减压装置的减压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18866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8 17:45
减压装置的减压部。一种减压装置,其设置在气门机构的凸轮轴的端部,在发动机起动时,通过使气门机构的气门打开减小发动机的燃烧室的压力,该减压装置包括减压部,该减压部是减压装置的部件并且由层叠有多个金属板的层叠体构成。减压部优选地是接合到减压轴以使减压轴在凸轮轴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枢转的配重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减压装置的减压部。一种减压装置,其设置在气门机构的凸轮轴的端部,在发动机起动时,通过使气门机构的气门打开减小发动机的燃烧室的压力,该减压装置包括减压部,该减压部是减压装置的部件并且由层叠有多个金属板的层叠体构成。减压部优选地是接合到减压轴以使减压轴在凸轮轴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枢转的配重块。【专利说明】减压装置的减压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在四冲程发动机的气门机构中的减压装置的减压部。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可起动性,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些气门机构装配有减压装置。例如,如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254025号公报)和附图17至附图19所示,这种减压装置包括:减压凸轮101,其包括与配重块(mass weight)103接合的减压轴102 ;复位弹簧104 ;和止动板105。参照图17至图19,在气门机构的未示出的凸轮轴中,减压槽沿轴向形成在凸轮轴的包括排气侧凸轮的基圆部的表面侧,并且减压凸轮101的减压轴102可枢转地容纳在该减压槽中。减压凸轮101在凸轮轴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复位弹簧104的施力的作用下以减压轴102为中心枢转。在发动机停止时,复位弹簧104的施力作用在减压轴102的一端(凸轮部106)上,以使该一端从排气侧凸轮的基圆部114突出。如果发动机在该状态下起动,则通过减压轴102的突出的凸轮部106稍微向上推用于发动机的排气门的摇臂,并且排气门打开使得发动机的燃烧室的压力减小,由此提高了发动机的可起动性。在图18中示出了该操作状态。当发动机的转速例如如图19所示达到怠速转速时,减压凸轮10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使配重块103远离凸轮轴移动的方向枢转。因此,减压轴102的凸轮部106置于排气侧凸轮的基圆内,使得排气门在正常状态下操作。上述减压装置的减压凸轮101中的配重块103包括:接合部108,其设置有用于接合(例如,压配合)减压轴102的孔107 ;配重部(weight portion) 109,其是确定减压凸轮101的重量和整个结构的大部分质心平衡的区域;和悬挂部110,其用于悬挂接合部108和配重部109。复位弹簧104布置在接合部108周围。复位弹簧104的一端104A锁定到凸轮链轮111,另一端104B锁定到形成在配重块103的悬挂部110中的锁定部112。此外,借助于螺栓113将止动板105与凸轮链轮111 一起固定到凸轮轴的一端面。如图18所示,当通过复位弹簧104的施力使减压凸轮101在接近凸轮轴的方向上枢转时,一个螺栓113与配重块103的抵接部114抵接,由此限制减压凸轮101枢转。此外,如图19所示,当离心力作用在配重块103上时,使配重块103沿远离凸轮轴移动的方向枢转,并且形成在配重块103中的抵接部115与止动板105的止动部116抵接,由此限制减压凸轮101枢转。如上所述,减压装置的减压凸轮101中的配重块103形成为复杂形状,以满足如下条件:配重块103是用于确定减压凸轮101的重量和整体的质心平衡的区域;要求配重块103形成有用于接合减压轴102的孔107 ;要求配重块103设置有用于锁定复位弹簧104的另一端104B的锁定部112 ;要求配重块103设置有用于限位的抵接部114和115。作为用于建立这种复杂形状的制造方法,虽然能够想到锻造、铸造、机械加工、烧结等方法,但是,通常是通过能够以现实成本批量生产的烧结法来制造配重块103。然而,由于烧结是引起孔穴的存在的制造方法,因此,存在如下风险:如果孔穴由于材料的缺陷而增加,则配重块103缺少承受在抵靠止动板105和螺栓113时的重复载荷和冲击载荷的强度。此外,当通过烧结法制造配重块103时,在制造工艺中需要设置用于孔107的脱模角(draft angle)。因此,为了将减压轴102压入孔107中,需要单独地对通过烧结加工形成的孔的内径进行机械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情况构思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强度和制造效率的减压装置的减压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压装置的减压部,所述减压装置设置在气门机构的凸轮轴的端部,在发动机起动时,通过使所述气门机构的气门打开减小发动机的燃烧室的压力,其中,减压部是所述减压装置的部件并且由层叠有多个金属板的层叠体构成。在上述方面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将提供下述主题特征。可以优选为,构成所述层叠体的所述金属板具有不同的形状,并且在所述层叠体的外周部形成有在所述金属板的层叠方向形状相同的区域,该区域在外周部的圆周方向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可以优选为,所述层叠体由带孔的金属板通过层叠而构成,所述金属板层叠成使得所述孔的中心定位在由在所述层叠体的孔周围的外周部并且在所述金属板的层叠方向上形状相同的至少一个区域和以最短距离连接该区域的两端点的直线构成的形状中。所述层叠体可以通过将多个金属板进行局部地嵌合接合构成或者可以通过将各所述金属板的大致整个周边部进行嵌合接合构成。所述层叠体可以构成为将多个金属板层叠为台阶状。所述层叠体可以构成为将所述层叠体的一部分替换成金属管。构成所述层叠体的所述金属板可以是钢板。可以优选为,所述减压部是接合到减压轴的,并且使所述减压轴在凸轮轴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枢转的配重块。根据具有上述特征的本专利技术,由于构成层叠体的金属板与烧结体相比具有更大的密度并且不具有存在于烧结体中的孔穴,因此,构成层叠体的减压部具有优异的抵抗重复载荷和冲击载荷的强度。此外,由于减压部能够通过诸如金属板的切削、层叠和接合等简单且快速的工艺来制造,因此能够提闻减压部的制造效率。下面将参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其他有利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减压装置的减压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减压凸轮的减压装置和凸轮轴的截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减压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图1和图2所示的减压装置中的减压凸轮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减压凸轮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图3所示的减压凸轮的平面图;图6包括图6A、图6B和图6C,是示出图3所示的减压凸轮中的构成配重块的钢板的主视图;图7包括图7A、图7B和图7C,是用于说明图3和图5中的接合部的外周部的移动的说明图;图8A示出图6的层叠钢板被圆榫嵌合(round-dowel caulk)接合的状态,图8B是沿着图8A的线VII1-VIII截取的剖视图;图9A示出层叠钢板被整榫嵌合(whole-dowel caulk)接合的状态,图9B是沿着图9A的线IX-1X截取的剖视图;图10包括图10A、图1OB和图10C,是示出层叠体件的立体图,其中各层叠体件均通过层叠具有相同形状的钢板而制成,并且层叠体件构成图1至图9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配重块;图1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减压装置的减压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减压凸轮的侧视图;图12是示出图1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减压凸轮的侧视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减压装置的减压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减压凸轮的侧视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减压装置的减压部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减压凸轮的侧视图;图1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减压装置的减压部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减压凸轮和凸轮轴的截面图;图16是示出图15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压装置的减压部,所述减压装置设置在气门机构的凸轮轴的端部,在发动机起动时,通过使所述气门机构的气门打开减小发动机的燃烧室的压力,其中,减压部是所述减压装置的部件并且由层叠有多个金属板的层叠体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本洋平水村雄一神谷洋三冈村透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