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上下均为双动的可调式液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171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下均为双动的可调式液压机,特别是适用于冲裁、精整、翻边、板材拉延。闭塞锻造和几种工艺复合的金属塑性冷成形或热成形。它由立柱和上横梁、主滑块、压边滑块、工作台、浮动工作台和下横梁组成。固设在上横梁上的主缸液压腔与固设在上横梁上的辅助缸液压腔之间连通,其柱塞驱动连接主滑块,固设在主滑块上的气液储能器的液压腔与固设在主滑块压边缸的液压腔连通,压边缸的柱塞驱动连接压边滑块,固设在下横梁上的顶出缸之柱塞驱动连接浮动工作台,大大地简化了现行液压机的液压系统的结构,降低了能量损耗,提高了加工工件的精度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塑性加工的液压机,特别是适用于冲裁、精整、翻边、板材拉延、闭塞锻造和几种工艺复合的金属塑性冷成形或热成形的上下均为双动的可调式液压机
技术介绍
在现代制造的塑性成形技术中,液压机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图14的液压机是现有上部为双动、下部为单动的典型液压机,它由充液缸64、主缸65、上横梁66、压边缸67、主滑块68、压边滑块69、操纵装置70、液压系统71、工作台72、顶出缸73组成,这种液压机,采用在工作台72的上方的压边滑块69压边、主滑块68成形,在工作台下方只有顶出缸73,而且顶出缸只能起顶料作用,不能同时进行反向压边的复合成形;在用于闭塞锻造、板材拉延、精整、切边、冲孔、翻边,以及它们之间的复合工艺等,为了简化工序,提高成形效率、材料利用率和工件精度,都需要在上下均为双动的液压机上进行,这便增加了液压机结构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而且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正反向压边和成形的上下均为双动的可调式液压机,以提高生产效率、易于操作,更适于复合成形工艺对加工设备的技术需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一种上下均为双动的可调式液压机,由主体和液压系统组成,其主体包括立柱8和穿置固定在立柱8上下端的上横梁1、下横梁21,与立柱8呈滑动配合的主滑块9、压边滑块1,以及装在立柱8上的固定工作台14和浮动工作台15,固设在上横梁1中的主缸2之柱塞6和固设在上横梁1的四个辅助缸5之柱塞7驱动连接主滑块9,固设在主滑块9中的气液储能器11的液压腔与固设在主滑块9中的压边缸10的液压腔有连通管32连通,压边缸10之柱塞12驱动连接压边滑决13,在顶出缸柱塞22的上端面可以卡装工装模具或顶出模,在顶出缸柱塞22的上部设有顶起浮动工作台的卡环槽23,卡环槽23可以装卸卡环,装上卡环后,顶出缸柱塞22可将浮动工作台15顶起到预定的高度。所述的固定工作台14设在压边滑块13与浮动工作台15之间,浮动工作台15设在固定工作台14与下横梁21之间,浮动工作台15与立柱8呈滑动配合,顶出缸17固设在下横梁21上,顶出缸17之柱塞22可穿过浮动工作台15的中心孔。所述的固设在主滑块9上的气液储能器11的气囊34中高压氮气35的气压与气液储能器中液压腔的高压油33的液压相平衡,高压油33通过连通管32与压边缸10的液压相平衡,充气阀36和压力表接口37设在气液储能器11上。所述的主缸2和四个辅助缸5固设在上横梁1中,主缸2和四个辅助缸5的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胜分别有连通管28和连通管29连通,在主缸2上设有可兼作回程排油管的加载液压管3和可兼作加载排油管的回程液压管4,加载液压管3和回程液压管4与高压液源连通,回程排油管4和加载排油管3与油箱连通。所述的主滑块9和压边滑块13间穿置回位拉杆24,通过螺接在拉杆24上端部的调整螺母2调节两滑块间之最大间距。所述的顶出缸柱塞22上部设有顶起浮动工作台15的卡环槽23,在卡环槽中,装上卡环后,顶出缸柱塞22能把浮动工作台15顶起到预定的高度,并用浮动工作台限位固定螺母16将浮动工作台12锁死。在所述的主缸2、辅助缸5、压边缸10和气液储能器11及顶出缸17的外壁上分别设有水冷套27、26、30和31及18,在每个水冷套中设有螺旋隔离板59,气液储能器的水冷套31与压边缸水冷套3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连通管57和58,主缸水冷套27与辅助缸水冷套2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连通管60和61。所述的主缸水冷套2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进水口60和出水口61,气液储能器水冷套3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进水口55和56,在压边缸水冷套18的上端和下端也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冷套所有的进水口都与冷却系统的出水口连接,水冷套所有的出水口都与冷却系统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的气液储能器11的气囊34可用活塞39和密封圈40代替。本专利技术固设在主滑块中的压边缸之柱塞驱动连接压边滑块,顶出缸固设在下横梁上,在压边滑块与浮动横梁之间设置固定工作台,在固定工作台与下横梁之间设置与立柱呈滑动配合的浮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在上横梁中主缸四周设有四个对称均布的辅助缸,主缸和辅助缸的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分别通过油管相连通;在主横梁上设有两个气液储能器和四个液压缸,每个气液储能器的高压油腔与每两个压边缸的液压腔通过油管相连通;借助固设在下横梁中顶出缸柱塞上的卡环,可驱动浮动工作台,浮动工作台的限位螺母可将其固定在预定的高度;主滑块和压边滑块间穿置压边滑块回位拉杆,通过螺接在拉杆端部的调整螺母调节两滑块间之最大间距,主缸与顶出缸的加载液压管和回程液压管与液压系统的液路连接,气液储能器中盛有高压油的液压腔和高压氮气的气囊,高压油和高压氮气可借助气囊分隔,也可以借助活塞分隔。在主滑块和压边滑块滑块的下面、在固定工作合的上下面、在浮动工作台的上面均设有装卡工装模具的T型槽;在主滑块下面装有上凸模、在压边滑块下面装有上压边模、在顶出缸柱塞的上端面上装有下凸模、在浮动工作台的上面装有下压边模、在固定工作台的上面装有凹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能量利用率高、功能好、生产效率高、易于操作、造价低,而且既可用于塑性热成形,也可用于塑性冷成形,因此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1.由于设计了主缸和压边缸的上复合成形结构;浮动滑块和顶出缸的下复合成形结构,而且上下压边力均可调,这就大大简化了现行液压机的结构,并能进行切边和冲孔、整形和弯曲、上下压边的正反向拉延、以及较为复杂的闭塞锻造和体积复合成形,因此,改革和开发了现行液压机的功能。2.由于主缸、压边缸和气液储能器之间的连通协调结构,以及压边滑块的回位拉杆,节省了压边滑块的加压与回程的液压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由于顶出缸与可调的浮动工作台的协调结构,节省了下压边所需的液压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因此,大大地简化了现行液压机的液压系统及其控制系统的结构,降低了压机的能量损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3.节省了制造原材料和专用液压构件,缩短了液压机的制造周期,降低了液压机的制造成本。4.提高了加工工件的精度和生产效率,对操作人员无特殊技术要求。5.冲击和震动小、无公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液压机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A向视图。图4是图1的B-B向视图。图5是图1的C-C剖视图。图6是图1的B-B剖视图中以活塞代替气囊的视图。图7是直齿轮墩粗胀挤复合精成形的模具安装图。图8是图7的D-D向视图。图9是图7的E-E向视图。图10是储能器与压边缸纯水冷套装置的俯视图。图11是图10的F~F剖视图。图12是主缸与辅助缸纯水冷套装置的俯视图。图13是图12的G~G剖视图。图14是现行液压机的主视图。图1至图13中1是上横梁,2是主缸,3是加载液压管兼作回程排油管,4是回程液压管兼作加载排油管,5是辅助缸,6是主缸柱塞,7是辅助缸柱塞,8是立柱,9是主滑块,10是压边缸,11是气液储能器,12是压边缸柱塞,13是压边滑块,14是工作台,15是浮动工作台,16是浮动工作台限位固定螺母,17是顶出缸,18是顶出缸纯水冷套,19是顶出缸加载液压管兼作回程排油管,20是顶出缸回程液压管兼作加载排油管,21是下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下均为双动的可调式液压机,由主体和液压系统组成,其主体包括立柱(8)和穿置固定在立柱(8)上下端的上横梁(1)、下横梁(21),与立柱(8)呈滑动配合的主滑块(9)、压边滑块(1),以及装在立柱(8)上的固定工作台(14)和浮动工作台(15),其特征在于固设在上横梁(1)中的主缸(2)之柱塞(6)和固设在上横梁(1)的四个辅助缸(5)之柱塞(7)驱动连接主滑块(9),固设在主滑块(9)中的气液储能器(11)的液压腔与固设在主滑块(9)中的压边缸(10)的液压腔有连通管(32)连通,压边缸(10)之柱塞(12)驱动连接压边滑块(13),在顶出缸柱塞(22)的上端面可以卡装工装模具或顶出模,在顶出缸柱塞(22)的上部设有顶起浮动工作台的卡环槽(23),卡环槽(23)可以装卸卡环,装上卡环后,顶出缸柱塞(22)可将浮动工作台(15)顶起到预定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玉泉王明辉管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