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查询
首页
专利评估
登录
注册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专利技术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共有19576项专利
用于个人交通工具装置的具有闩锁机构的可折叠座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描述了一种用于个人交通工具装置的可折叠座椅组件。座椅组件包括具有座椅表面的座椅和附接到座椅下侧的座椅柱。座椅组件还包括闩锁机构,闩锁机构具有枢转机构、位于枢转机构上方的夹具、在闩锁臂的枢转端处附接至枢转机构的闩锁臂、设置在闩锁臂的与枢转...
鞍乘型车辆制造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在气囊装置设置于转向系统的鞍乘型车辆中,在确保仪表的目视确认性的同时,使气囊容易迅速地展开。鞍乘型车辆具备:转向系统(31),其具备把手(21);把手罩(46),其覆盖所述把手(21);仪表(36),其安装于所...
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提供能高精度地判定本车辆与检测对象物体的位置关系,从而提高安全性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100)根据摄像头(10)的输出信息,检测其他车辆(MA)的后端部(MRr)的、在车辆(M)的左右方向上的右后端部(MR)和左后端部(ML),后端部(...
蓄电池壳体和其制造方法技术
具有稳定的接合品质的蓄电池壳体和其制造方法。蓄电池壳体通过将壳体部件(11)、(12)彼此在对接面X处接合,并使用盖板(20)覆盖而形成。壳体部件具有:第一凸部(14),其沿着制冷剂流路(30)的流动方向无台阶地连续且平坦地延伸;第二凸...
非接触电力传送系统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受电侧的温度推定的精度提高并精度良好地进行输出控制的非接触电力传送系统。非接触电力传送系统具备受电装置、控制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35a)及第二温度传感器(25a)。受电装置具备壳体(21)、二次侧线圈(15a)、芯...
驾驶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本发明提供驾驶辅助装置,该驾驶辅助装置提供对驾驶员来说舒适的驾驶辅助控制。驾驶辅助装置(3)具备:把持传感器(35),其检测驾驶员对转向操作件(22)的把持位置;控制装置(15),其执行车辆(1)的驾驶辅助控制,控制装置(15)对与驾驶...
车辆制造技术
本发明提供车辆,能够不损害确保乘员的视野、舒适性、美观等前窗所要求的功能,而确保基于摄像头的拍摄图像的外界识别的精度。该车辆具备摄像头(5),该摄像头(5)配置于前窗(4)的车室侧,隔着前窗拍摄外界,其中,前窗包含:第一车窗面板(11)...
车辆制造技术
本发明提供车辆,即使使前窗中的摄像头视野区域的范围在短时间内升温,也能够避免由温度差引起的前窗的破损,能够实现高的融冰性能。该车辆具备:摄像头(5),其配置于前窗(4)的车室侧,隔着前窗拍摄外界;以及加热器(31、32),其使前窗中的包...
车体下部构造制造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下部构造。所述车体下部构造设置在车辆中。车体下部构造包括:地板面板;侧梁,设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地板面板的外侧,且沿着辆的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后侧架,连接到侧梁的后侧与侧梁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内侧,且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
触觉式HMI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触觉式HMI装置,能够对与驾驶员的身体的部位对应的位置借由触觉刺激唤起驾驶员的注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触觉式HMI装置(4)具备:刺激部(43),对车辆(2)的前述操纵者提供振动触觉;通信部(42),将车...
车体下部结构制造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下部结构,具有良好的刚性并可抑制底板的变形。车体下部结构,包括:底板;下纵梁;底板横梁,在底板的车宽方向外侧与下纵梁连接,底板横梁具有上部构件与下部构件,上部构件与下部构件形成闭合截面;以及底板通道,在车宽方向上连接到...
车体底板结构制造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底板结构,具有良好的刚性并可抑制变形。车体底板结构,包括:底板,包括位于前方的前面板部和位于后方且形成在所述前面板部上方的位置的后面板部;下纵梁,位在底板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侧;底板横梁,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连接到下纵梁;以...
个人交通工具装置的座椅柱释放和车把保持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描述了一种可在骑行配置和存放配置之间转换的紧凑型个人交通工具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个人交通工具装置的座椅柱释放和车把保持机构包括内部附接的框架柱和在装配至框架柱的一侧上包括开口的座椅柱。座椅柱释放和车把保持机构还包括在框架柱内部连接...
机器人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位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远程操作多个末端执行器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具备:通信部,其与对一个以上的机器人中的至少一个机器人进行远程操作的一个以上的操作终端之间进行信息的输入输出;取得部,其取得由操作终端输入的操作输入...
车辆制造技术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前副车架后退时保护电池组内部的电池的车辆。车辆(1)具备:第一固定部(10),其将前副车架(5)的后端部与前侧车架(3)固定;电池组(40),其配置于前副车架(5)的后方;第一托架(51),其将电池组(40)与前侧车架(...
电池组制造技术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冷却蓄电池模块的单电池主体且也能够适当地冷却单电池端子的电池组。电池组(1)具备多个蓄电池模块(10)、蓄电池壳体(31)、以及从下方对蓄电池模块(10)进行冷却的水套(40)。蓄电池壳体(31)包括:供...
电动车的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电动车的充电系统,其使用驱动用的电机及逆变器,除了急速充电之外还能够进行普通充电,由此能够省略车载充电器,从而能够实现充电系统整体的部件个数及成本的降低。该电动车的充电系统(1)使用电动车的驱动用的电机(M)及逆变器(2),从...
车辆底部结构制造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底部结构,能够抑制电池部件的变形。车辆底部结构包括:地板底板,包括设置于上表面的地板横梁件,所述地板横梁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侧梁,设置于所述地板底板在所述车宽方向上的外侧,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电池部件,设置于所...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本发明能够适当地对蓄电池进行调温,并且从蓄电池消耗所期望的电力。控制装置(17)构成为能够执行基于蓄电池(11)的温度的调温控制和与蓄电池(11)的剩余容量相应的废电控制,在调温控制和废电控制的执行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基于调温控制的目标值...
电池组制造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保护蓄电池免受由车辆的碰撞引起的负载输入的影响的电池组。电池组(1)具备蓄电池(10)和蓄电池壳体(20),并搭载于车辆(V)。蓄电池壳体(20)具备:基板(30),其载置有蓄电池(10);框架部件...
首页
<<
31
32
33
34
35
36
37
>>
尾页
科研机构数量排行前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2095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9269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79140
浙江大学
7434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6476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64717
国家电网公司
59735
清华大学
518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49330
华南理工大学
48004
最新更新发明人
杭州鸿昱科技有限公司
3
长园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广东有限公司
46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3148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277
辽宁日晟太阳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
贵州省三元科技电气有限公司
1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429
江苏东台天腾铝业有限公司
29
烟台大学
3824
北京傲锐科技有限公司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