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板壳型换热器的传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22012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12:05
一种构造成布置在板壳型板式换热器中的传热板。传热板包括入口端口(7)和出口端口(8)。入口端口(7)具有面向出口端口(8)且包括第一流体阻挡件(74)的第一入口部段(71),以用于在入口端口(7)的第二入口部段(72)上分布流体流(F11)的至少一部分。出口端口(8)具有面向入口端口(7)且包括第二流体阻挡件(84)的第一出口部段(81),以用于在出口端口(8)的第二出口部段(82)上分布流体流(F11)的至少一部分。波纹(9)布置在入口端口(7)和出口端口(8)中间。

Heat transfer plate for shell and plate heat exchanger

A heat transfer plate configured to be arranged in a plate and shell type plate heat exchanger. The heat transfer plate includes an inlet port (7) and an outlet port (8). The entrance port (7) has an outlet port (8) and includes a first fluid barrier (74) of the first entrance section (71), to be used in the entrance port (7) of the second entrance section (72) on the distribution of fluid flow (F11)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The outlet port (8) has an entrance port (7) and includes second fluid barrier (84) the first outlet section (81), to be used in the outlet port (8) of the second export section (82) on the distribution of fluid flow (F11)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The corrugations (9) are disposed between the inlet port (7) and the outlet port (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板壳型换热器的传热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构造成布置在板壳型换热器中的传热板。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这样的传热板的叠堆并且涉及板壳型换热器。
技术介绍
板式换热器在工业中用作用于加热、冷却、热回收、冷凝和蒸发的设备。根据例如要加热或冷却的介质的类型以及板式换热器作为其一部分的应用系统,换热器可具有不同的类型和设计。一种类型的板式换热器是所谓的板壳型换热器,其通常被称为“板壳型换热器”或“圆板式换热器”。这种类型很适合涉及高压和高温的用途。板壳型换热器包括由金属制成且布置在容器中的波纹形、圆形或椭圆形传热板的叠堆。板壳型换热器的传热表面由传热板形成,传热板彼此相邻焊接使得在传热板之间通常形成两个通道。这两个通道通过将传热板在板的外周边处和板的端孔处交替地焊接而实现,从而形成交替的流体通道。通道中的一个的流体接着经由传热板中的端孔引导通过传热板的叠堆,同时另一通道的流体经由板的外周边引导通过传热板的叠堆。流体的流可以是逆流、并流或横流的类型。传热板的布置使得板壳型换热器抵抗热膨胀,这使其适合在高压和高温条件下使用。在通常大于80-100巴的高压下,必须认真考虑传热板的设计,即使板壳型换热器的主要设计本身有助于耐高压性(耐应力性)。传热板的设计对于板多么有效地传递热量也是重要的。然而,如果传热改善,耐压性通常会降低,反之亦然。存在用于提供更耐压的板壳型换热器的多种技术。例如,US6474408和US7004237描述了如何通过考虑热膨胀而改善耐应力性。然而,据估计,板壳型换热器的耐应力性和传热能力的组合仍然不是最佳的,特别是在板壳型换热器在高压应用中使用时。【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别地,目的是提供一种更耐应力的板壳型换热器,同时仍确保传热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下。为了实现这些目的,提供了构造成布置在板壳型换热器中的传热板。传热板包括入口端口和布置成距入口端口一定距离处的出口端口。入口端口具有面向出口端口且包括第一流体阻挡件的第一入口部段,以用于在入口端口的第二入口部段上分布流体流的至少一部分。出口端口具有面向入口端口且包括第二流体阻挡件的第一出口部段,以用于在出口端口的第二出口部段上分布流体流的至少一部分。第一抵接部段布置在传热板的第一侧面的周边周围。在背对第一侧面的传热板的第二侧面处,第二抵接部段布置在入口端口周围并且第三抵接部段布置在出口端口周围。第一抵接部段构造成通过与布置在第一侧面处的第一类似的传热板的对应抵接部段焊接而接合,并且第二和第三抵接部段构造成通过与在第二侧面处的第二类似的传热板的对应抵接部段焊接而接合。传热板包括布置在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中间的波纹。传热板被构造成在至少80巴的压力下分布流体流。传热板包括波纹意味着传热板为波纹状的或者其具有波纹轮廓。面向出口端口的入口端口的部段表示入口端口最靠近出口端口的部分,而面向入口端口的出口端口的部段表示出口端口最靠近入口端口的部分。因此,由于面对的部段包括相应的流体阻挡件,没有流体或相对少量的流体可从最靠近出口端口的入口端口的部分流出。以对应的方式,没有流体或相对少量的流体可流过最靠近入口端口的出口端口的部分。这意味着从入口端口流到出口端口的全部或相对大量的流体被迫流过不包括所提及的流体阻挡件的端口的部段。这样,当流从一端口流至另一端口时,可防止流在传热板上走“捷径”。这是有利的,因为板的传热可保持相对高的水平,即使例如端口布置成彼此相对靠近。然后由流体阻挡件实现高的传热,该流体阻挡件“迫使”流体在流体阻挡件的(多个)侧面处流动,并且通常流过包括波纹的传热的更大部段,即,流过传热板的波纹部段。如将进一步描述地,将端口彼此相对靠近地布置通常提供了更耐应力的传热板。波纹可包括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细长脊和凹槽,第一轴线相对于第二轴线倾斜15-75°的角度,第二轴线延伸穿过入口端口的中心且穿过出口端口的中心。波纹的这种布置提供了热量通过传热板的有效传递。具体而言,波纹的所有脊和凹槽可平行于第一轴线。附加地或备选地,波纹可围绕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第一和第二流体阻挡件可布置在传热板的第一侧面上。传热板、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可具有圆形形状,并且流体阻挡件可具有圆弧的形状。流体阻挡件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开口,使得一定量的流体可流过流体阻挡件。流体阻挡件可被压入传热板中,使得它们形成相应的流体阻挡脊。入口端口可定位在距传热板的周边边缘至少4 cm处。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热板的叠堆,其包括具有上述特征中的任一个的多个传热板。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板壳型换热器,其包括具有上述特征中的任一个的多个传热板。根据以下详细描述以及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以及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附图说明】现在将以举例方式结合所附示意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板壳型换热器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换热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用于图1的换热器的传热板的第一侧面的视图, 图4是沿图3的传热板的截面B-B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3的放大截面的视图, 图6是图3的传热板的第二侧面的视图,以及图7是图6的放大截面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示出了板壳型换热器I。换热器I包括外壳5、第一端板3和第二端板4。外壳5在该示例中为圆形的,但可设想其它形状,例如椭圆形。板壳型换热器I具有四个端口 11、12、13、14,根据其用途和构型,这些端口构成换热器I的入口端口或出口端口。在图示示例中,端口 11为第一流体流Fl的入口端口并且端口 12为出口端口,而端口 13为第二流体流F2的入口端口并且端口 14为出口端口 。第一流体流Fl的入口端口 11和出口端口 12布置在第一端板3处,相对靠近第一端板3的外边缘且在第一端板3的中心的相对侧处。第二流体流F2的入口端口 13和出口端口 14在外壳5的相对侧处布置在外壳5上。端板3和4刚性地接合到外壳5,使得端板3、4和外壳5具有允许由接合的端板3、4和外壳5形成的封罩内的高压力的柱形形状。端板3、4可焊接到外壳5或借助于螺栓(未示出)固定到外壳5。两个支撑件17、18附连到端板3、4,以允许将板壳型换热器I置于基础上。参照图2,示出了板壳型换热器I的剖视图。第一流体流Fl和第二流体流F2引导通过布置在由端板3、4和外壳5形成的封罩内的传热板的叠堆10。传热板的叠堆10通常包括10-300个或甚至更多个传热板。第一流体流Fl和第二流体流F2经由两个通道输送,这两个通道通过将叠堆10中的传热板在板的外周边处和板的入口端口及出口端口处交替地焊接而实现,从而形成交替的流体通道。第一流体流Fl接着经由传热板中的端口被引导通过传热板的叠堆10,同时第二流体流F2经由板的外周边引导通过传热板的叠堆10。叠堆10的传热板通常为类似的或甚至相同的,并且通过焊接接合到彼此,但可使用其它接合方法,例如硬焊。具体而言,第一流体流Fl的入口通道111穿过传热板中的第一组端口(入口端口)形成。第一流体流Fl的出口通道121穿过传热板中的第二组端口(出口端口)形成。入口通道111和出口通道121沿着平行于主轴线A6的相应轴线A7、A8延伸。第一流体流Fl的流进入入口通道111并且进一步进入在外周边处焊接到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构造成布置在板壳型换热器(1)中的传热板,所述传热板包括入口端口(7)和布置在距所述入口端口(7)一定距离处的出口端口(8),所述入口端口(7)具有面向所述出口端口(8)且包括第一流体阻挡件(74)的第一入口部段(71),以用于在所述入口端口(7)的第二入口部段(72)上分布流体流(F11)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出口端口(8)具有面向所述入口端口(7)且包括第二流体阻挡件(84)的第一出口部段(81),以用于在所述出口端口(8)的第二出口部段(82)上分布所述流体流(F11)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第一抵接部段(31)布置在所述传热板的第一侧面(21)的周边周围,在背对所述第一侧面(21)的所述传热板的第二侧面(22)处,第二抵接部段(73)布置在所述入口端口(7)的周围并且第三抵接部段(83)布置在所述出口端口(8)的周围,所述第一抵接部段(31)构造成通过与布置在所述第一侧面(21)处的第一类似的传热板(101)的对应抵接部段焊接而接合,并且所述第二(73)和第三(83)抵接部段构造成通过与在所述第二侧面(22)处的第二类似的传热板(102)的对应抵接部段焊接而接合,其中所述传热板包括布置在所述入口端口(7)和所述出口端口(8)中间的波纹(9),并且其中所述传热板构造成在至少80巴的压力下分布所述流体流(F1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5.25 EP 11167448.71.一种构造成布置在板壳型换热器(I)中的传热板,所述传热板包括入口端口(7)和布置在距所述入口端口(7) —定距离处的出口端口(8), 所述入口端口(7)具有面向所述出口端口(8)且包括第一流体阻挡件(74)的第一入口部段(71),以用于在所述入口端口(7)的第二入口部段(72)上分布流体流(Fll)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出口端口(8)具有面向所述入口端口(7)且包括第二流体阻挡件(84)的第一出口部段(81),以用于在所述出口端口⑶的第二出口部段(82)上分布所述流体流(Fll)的至少一部分,其中 第一抵接部段(31)布置在所述传热板的第一侧面(21)的周边周围, 在背对所述第一侧面(21)的所述传热板的第二侧面(22)处,第二抵接部段(73)布置在所述入口端口(7)的周围并且第三抵接部段(83)布置在所述出口端口(8)的周围, 所述第一抵接部段(31)构造成通过与布置在所述第一侧面(21)处的第一类似的传热板(101)的对应抵接部段焊接而接合,并且 所述第二(73)和第三(83)抵接部段构造成通过与在所述第二侧面(22)处的第二类似的传热板(102)的对应抵接部段焊接而接合,其中 所述传热板包括布置在所述入口端口(7)和所述出口端口(8)中间的波纹(9),并且其中 所述传热板构造成在至少80巴的压力下分布所述流体流(Fl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布洛姆格伦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法拉瓦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