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6722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5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上设置有热介质进管、热介质出管、冷介质进管和冷介质出管,热介质进、出管,冷介质进出管上设置有温控阀门;所述温控阀门之间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所述两个温度控制装置分别与板式换热器本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通过温度控制装置控制温控阀门,可精确控制热介质和冷介质的热交换程度,即可精确控制热介质和冷介质的温度,温控阀门可在热介质和冷介质进入板式换热器中时,由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其关闭,形成密闭空间,减少了热交换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市场前景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上设置有热介质进管、热介质出管、冷介质进管和冷介质出管,热介质进、出管,冷介质进出管上设置有温控阀门;所述温控阀门之间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所述两个温度控制装置分别与板式换热器本体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通过温度控制装置控制温控阀门,可精确控制热介质和冷介质的热交换程度,即可精确控制热介质和冷介质的温度,温控阀门可在热介质和冷介质进入板式换热器中时,由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其关闭,形成密闭空间,减少了热交换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市场前景良好。【专利说明】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一液、液一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便、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但以往的板式换热器,冷热介质均是在流动中进行热交换,效率较低,且温度无法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高效热交换的可自动精确控温的板式换热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上设置有热介质进管1、热介质出管2、冷介质进管3和冷介质出管4,所述热介质进管I上设置有温控阀门一 5,所述热介质出管2上设置有温控阀门二 6,所述冷介质进管3上设置有温控阀门三7,所述冷介质出管4上设置有温控阀门四8 ;所述温控阀门一 5和温控阀门二 6之间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一 9,所述温控阀门三7和温控阀门四8之间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二 10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一 9和温度控制装置二 10分别与板式换热器13本体连接。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所述温控阀门一 5、温控阀门二 6、温控阀门三?和温控阀门四8均为止回阀结构。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所述热介质进管I上设置有热介质泵11 ;所述冷介质进管3上设置有冷介质泵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通过温度控制装置控制温控阀门,可精确控制热介质和冷介质的热交换程度,即可精确控制热介质和冷介质的温度,温控阀门可在热介质和冷介质进入板式换热器中时,由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其关闭,形成密闭空间,减少了热交换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市场前景良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的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的实施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热介质进管,2为热介质出管,3为冷介质进管,4为冷介质出管,5为温控阀门一,6为温控阀门二,7为温控阀门三,8为温控阀门四,9为温度控制装置一,10为温度控制装置二,11为热介质泵,12为冷介质泵,13为板式换热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上设置有热介质进管1、热介质出管2、冷介质进管3和冷介质出管4,热介质进管I上设置有温控阀门一 5,热介质出管2上设置有温控阀门二 6,冷介质进管3上设置有温控阀门三7,冷介质出管4上设置有温控阀门四8 ;温控阀门一 5和温控阀门二 6之间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一 9,温控阀门三7和温控阀门四8之间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二 10 ;温度控制装置一 9和温度控制装置二 10分别与板式换热器13本体连接。温控阀门一 5、温控阀门二 6、温控阀门三7和温控阀门四8均为止回阀结构。工作过程为,热介质和冷介质通过热介质进管和冷介质进管进入板式换热器中,此时,温控阀门二和温控阀门四是关闭状态,介质全部进入后,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关闭温控阀门一和三,进行热交换,由温度控制装置控制热交换时间,达到要求温度后,打开温控阀门二和四,放出介质即可。实施例2: 【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热介质进管I上设置有热介质泵11;所述冷介质进管3上设置有冷介质泵12。工作过程为,可通过设置的热介质泵和冷介质泵,将热介质和冷介质泵入或泵出,控制板式换热器中介质的温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上设置有热介质进管、热介质出管、冷介质进管和冷介质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进管上设置有温控阀门一,所述热介质出管上设置有温控阀门二,所述冷介质进管上设置有温控阀门三,所述冷介质出管上设置有温控阀门四;所述温控阀门一和温控阀门二之间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一,所述温控阀门三和温控阀门四之间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二;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一和温度控制装置二分别与板式换热器本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阀门一、温控阀门二、温控阀门三和温控阀门四均为止回阀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进管上设置有热介质泵;所述冷介质进管上设置有冷介质泵。【文档编号】F28F27/00GK103512397SQ201310453008【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专利技术者】刘耀峰 申请人:无锡荣能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控温的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上设置有热介质进管、热介质出管、冷介质进管和冷介质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进管上设置有温控阀门一,所述热介质出管上设置有温控阀门二,所述冷介质进管上设置有温控阀门三,所述冷介质出管上设置有温控阀门四;所述温控阀门一和温控阀门二之间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一,所述温控阀门三和温控阀门四之间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二;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一和温度控制装置二分别与板式换热器本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荣能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