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人保护主动弹起式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161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行人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行人保护主动弹起式系统及汽车。包括防撞梁、发动机舱盖和弹起装置,弹起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举升器、支撑器和控制器,防撞梁设置在汽车前保险杠上,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防撞梁内,举升器设置在发动机舱盖的下方,用于举升发动机舱盖,支撑器与车身连接,用于实现举升后的发动机舱盖的支撑与复位,控制器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值,并根据该压力信号值控制举升器的举升。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行人与车辆发生碰撞时,发动机舱盖弹起,增加了发动机舱盖上方的安全吸能空间,减缓了头部撞击舱盖的损伤值,减轻车辆行人头部碰撞的伤害,同时顶起的发动机舱盖能够迅速复位,避免对驾驶员前方视线的阻挡。

A pedestrian protection initiative pop up system and vehi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pedestrian protection, and discloses a pedestrian protection active pop-up system and automobile. The anti-collision beam is arranged on the front bumper of the automobile, the pressure sensor is arranged in the anti-collision beam, and the lifter is arranged under the engine cabin cover for lifting the engine cabin cover, the support and the body of the automobile. The controller is used to receive the pressure signal value of the pressure sensor and control the lift of the lift according to the pressure signal value. In the invention, when a pedestrian collides with a vehicle, the engine cabin cover bounces, increases the safe energy absorbing space above the engine cabin cover, reduces the damage value of the head impact on the cabin cover, reduces the injury of the pedestrian head collision of the vehicle, and the engine cabin cover can be quickly restored to avoid the driver's front sight. St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人保护主动弹起式系统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行人保护
,公开了一种行人保护主动弹起式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据统计,近年来中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行人超过2万人,约占总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30%。欧盟统计的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人死亡数是车内乘员的9倍。并且调查显示,在行人与车辆撞击的交通事故中,因头部撞击导致死亡的人数占据很大的比例,当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在车辆与行人的腿部发生碰撞后,行人容易以腿部为中心撞向车头,而行人头部容易砸到发动机舱盖板末端。人的头部撞击能量非常大,足以让机舱盖变形。机舱盖下的发动机舱内一般设置有雨刮电机和发动机等硬度较大的部件,机舱盖变形后,行人的头部容易与发动机舱内部的这些硬点发生二次碰撞,而这些硬点和行人的头部发生碰撞的能量较大,且由于行人头部较为脆弱及其重要性,这些碰撞对人体的伤害是致命的。因此,避免行人与车辆碰撞时行人头部和发动机舱内部的硬点发生二次碰撞对保证行人的生命安全意义重大。现有的解决方案中,一般都是通过从雨刷面弹出气囊后,对行人的头部进行保护,但是气囊体积大,容易阻挡驾驶员视线,并且,在气囊弹出前首先将发动机舱盖弹起,以给气囊的弹出提供空间,发动机舱盖弹出后不能够复位,会影响驾驶员后续的驾驶(比如运输到4S电维修)。进一步的,发动机弹起时是通过压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压力值传输给控制器后,右控制器控制发动机舱盖被举升机构举升的,由于现有技术中要传感器都是设置在汽车前保险杠中的,在层层压缩后,压力传感器接收到的压力值并不是很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行人与车辆发生碰撞后,对行人保护力度不够以及对驾驶员的保护力度不够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人保护主动弹起式系统,包括防撞梁、发动机舱盖和弹起装置,所述弹起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举升器、支撑器和控制器,所述防撞梁设置在汽车前保险杠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防撞梁内,所述举升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舱盖的下方,用于举升所述发动机舱盖,所述支撑器与车身连接,用于支撑举升后的发动机舱盖并复位,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值,并根据该压力值控制所述举升器举升。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器包括安装座、举升臂和缓冲臂,所述安装座与车身连接,所述举升臂与发动机舱盖连接,所述缓冲臂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缓冲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举升臂转动连接,所述举升臂与缓冲臂之间通过铆钉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臂与所述举升臂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设置在靠近安装座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缠绕柱和弹升片,所述缠绕柱上缠绕有螺旋弹簧,所述弹升片设置在所述缠绕柱上,所述弹升片的一面与所述缓冲臂贴合,所述弹升片的另一面与所述螺旋弹簧贴合。进一步的,所述举升臂与所述缓冲臂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在素数弹升片上滚动。进一步的,所述举升臂上还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连接片和限位钉,所述连接片一端与所述举升臂连接,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钉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靠近所述凸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凸台之间设置有凹槽。进一步的,所述举升器通过固定架限制在车身上,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支撑架、横梁和第二支撑架,所述横梁与水平面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均与车身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行人保护系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行人保护主动弹起式系统及汽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当行人与车辆发生碰撞后,通过举升器举升发动机舱盖,对行人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替代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气囊保护行人这种复杂方案,简化了工艺的同时对行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防撞梁上设置用于放置压力传感器以及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的压力管,使得行人与车辆碰撞后,直接通过压缩汽车前保险杠的蒙皮后压缩防撞梁,使得压力传感器所采集的压力准确,确保了中央传感器对是否点爆举升器的判断准确性;3)本专利技术中的设计使得发动机舱盖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让行人沿发动机盖“滑”出去,而不是与前风挡玻璃发生“碰撞”,这样就能有效的减小二次碰撞产生的伤害;4)本申请中的支撑器通过螺旋弹簧储能与放能,能够实现在汽车碰撞试验中的多次反复试验,提高试验效率,节约经济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行人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行人保护系统的操作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器的机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举升器与固定架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防撞梁,11-第一吸能部,12-第二吸能部,13-第三吸能部,14-卡槽,15-凹槽,16-第一缓冲槽,17-第二缓冲槽,18-第一支撑块,19-第二支撑块,2-弹起装置,21-压力传感器,22-控制器,23-支撑器,231-举升臂,232-缓冲臂,233-安装座,234-凸台,235-锁紧机构,2351-弹升片,2352-螺旋弹簧,236-限位组件,2361-连接片,2362-限位钉,237-凹槽,238-限位板,24-举升器,3-发动机舱盖,4-固定架,41-第一支撑架,42-横梁,43-第二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实施例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施提供了一种行人保护主动弹起式系统,具体的,参阅图1,所述行人保护系统包括防撞梁1、发动机舱盖3和弹起装置2,所述弹起装置2包括压力传感器21、举升器24、支撑器23和控制器22,所述防撞梁1设置在汽车前保险杠上,所述压力传感器21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人保护主动弹起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梁(1)、发动机舱盖(3)和弹起装置(2),所述弹起装置(2)包括压力传感器(21)、举升器(24)、支撑器(23)和控制器(22),所述防撞梁(1)设置在汽车前保险杠上,所述压力传感器(21)设置在所述防撞梁(1)内,所述举升器(24)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舱盖(3)的下方,用于举升所述发动机舱盖(3),所述支撑器(23)与车身连接,用于支撑举升后的发动机舱盖(3)并复位,所述控制器(22)用于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21)检测的压力值,并根据该压力值控制所述举升器(24)举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人保护主动弹起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梁(1)、发动机舱盖(3)和弹起装置(2),所述弹起装置(2)包括压力传感器(21)、举升器(24)、支撑器(23)和控制器(22),所述防撞梁(1)设置在汽车前保险杠上,所述压力传感器(21)设置在所述防撞梁(1)内,所述举升器(24)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舱盖(3)的下方,用于举升所述发动机舱盖(3),所述支撑器(23)与车身连接,用于支撑举升后的发动机舱盖(3)并复位,所述控制器(22)用于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21)检测的压力值,并根据该压力值控制所述举升器(24)举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主动弹起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器(23)包括安装座(233)、举升臂(231)和缓冲臂(232),所述安装座(233)与车身连接,所述举升臂(231)与发动机舱盖(3)连接,所述缓冲臂(231)一端与所述安装座(233)转动连接,所述缓冲臂(232)的另一端与所述举升臂(231)转动连接,所述举升臂(231)与缓冲臂(232)之间通过铆钉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人保护主动弹起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臂(232)与所述举升臂(23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锁紧机构(235),所述锁紧机构(235)设置在靠近安装座(233)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人保护主动弹起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235)包括缠绕柱和弹升片(2351),所述缠绕柱上缠绕有螺旋弹簧(2352),所述弹升片(2351)设置在所述缠绕柱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伟解刚刚黄卫芦连永富薰李素霞丁智彭鸿张鸿钧廖慧红臧宏建杨柳李金伟孙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