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0265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用于设置在前大灯壳体上,吸能结构包括支架、沿支架长侧延伸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支架、第一折边、第二折边与前大灯壳体围设成缓冲吸能腔,支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第一紧固孔外周设有溃缩孔Ⅰ,第二紧固孔外周设有溃缩孔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架、第一折边、第二折边与前大灯壳体围设成缓冲吸能腔,增大了可变形空间和碰撞时的缓冲距离,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的外周分别设有溃缩孔Ⅰ和溃缩孔Ⅱ,在行人碰撞时产生变形和压溃并吸收能量,及时有效地保护了行人的安全。

A car headlamp's energy absorption structure and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ergy absorption structure of a headlamp for a car, which is set on a front lamp housing. The energy absorption structure includes a bracket, a first frill and second folded edges extending along the long side of the bracket. The bracket, the first frill, the second fold edge and the front headlight shell are arranged into a buffer energy absorption chamber. The two ends of the bracket are provided with a first fastening respectively. The hole and the second fastening hole are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first fastening hole, and a collaps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first fastening hole, and a collaps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second fastening hol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including the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of the automobile headlamp. The bracket, the first fold edge, the second fold edge and the front headlight shell are arranged into a buffer energy absorption chamber, which increases the deformation space and the buffer distance of the collisio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first fastening hole and the second fastening hol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shrinkage hole I and the shrinkage hole II, which produces deformation, crushing and absorbing energy during the pedestrian collision, and The safety of pedestrians is effectively prot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碰撞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车辆的安全性及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汽车被动安全中,根据碰撞形式可分为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偏置碰撞、后碰等。由于正面碰撞发生较为频繁,占所有碰撞事故中40%左右。现有技术中,车辆对行人头部和腿部的保护效果均不明显,尤其是汽车前组合灯,因其位于汽车最前沿的两侧,是汽车最容易发生碰撞的位置之一。由于前舱空间的限制,前大灯后端一般都安装有空滤,电器盒,电池等硬点,前大灯后端的空间无法满足该空间要求;二是车辆前大灯上没有可溃缩式结构。在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行人头部和腿部撞击时,汽车大灯压溃吸能能力非常弱,存在碰撞安全性低、不能有效对行人进行保护的缺点。为规避上述安全问题,安装在汽车大灯处能够压溃并吸收碰撞能量,以减轻车辆对行人撞击的伤害,提升行车安全性的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及汽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装在汽车大灯处能够压溃并吸收碰撞能量,以减轻车辆对行人撞击的伤害,提升行车安全性,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及汽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用于设置在前大灯壳体上,所述吸能结构包括支架、沿支架长侧延伸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支架、第一折边、第二折边与前大灯壳体围设成缓冲吸能腔,所述支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所述第一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紧固孔用于将吸能结构固定至车身支架,所述第一紧固孔外周设有溃缩孔Ⅰ,所述第二紧固孔外周设有溃缩孔Ⅱ。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长条形,所述支架的宽度沿第一紧固孔至第二紧固孔方向逐渐变窄。进一步地,所述溃缩孔Ⅰ包括若干个条形孔Ⅰ,所述条形孔Ⅰ沿所述第一紧固孔外周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溃缩孔Ⅱ包括若干个条形孔Ⅱ,所述条形孔Ⅱ沿所述所述第二紧固孔间隔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一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紧固孔设置在所述吸能结构的同一侧。具体地,所述第一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紧固孔内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或螺钉。优选地,所述第一折边、所述第二折边上均开设有流水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分别与前大灯壳体通过密封胶连接为一体。具体地,所述吸能结构由塑料通过注塑成型为一体结构。相应地,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支架、第一折边、第二折边与前大灯壳体围设成缓冲吸能腔,增大了可变形空间和碰撞时的缓冲距离,碰撞后能够吸收碰撞能量,减轻车辆对行人撞击的伤害,提高行车安全性。(2)本技术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的外周分别设有溃缩孔Ⅰ和溃缩孔Ⅱ,在行人碰撞时产生变形和压溃并吸收能量,受碰撞冲击后吸能断裂,及时有效地保护了行人的安全。(3)本技术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吸能结构为塑料注塑成型,结构简单,适用于不同的前大灯,成本较低,安装方便,通用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与前大灯壳体的装配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1-支架,2-第一折边,3-第二折边,4-第一紧固孔,5-第二紧固孔,6-溃缩孔Ⅰ,7-溃缩孔Ⅱ,8-流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用于设置在前大灯壳体上,所述吸能结构由塑料通过注塑成型为一体结构。所述吸能结构包括支架1、沿支架1长侧延伸的第一折边2和第二折边3,所述支架1、第一折边2、第二折边3与前大灯壳体围设成缓冲吸能腔,所述支架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紧固孔4和第二紧固孔5,所述第一紧固孔4与所述第二紧固孔5用于将吸能结构固定至车身支架,所述支架1为长条形,所述支架1的宽度沿第一紧固孔4至第二紧固孔5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第一紧固孔4外周设有溃缩孔Ⅰ6,所述第二紧固孔5外周设有溃缩孔Ⅱ7。所述溃缩孔Ⅰ6包括若干个条形孔Ⅰ,所述条形孔Ⅰ沿所述第一紧固孔4外周间隔设置。所述溃缩孔Ⅱ7包括若干个条形孔Ⅱ,所述条形孔Ⅱ沿所述所述第二紧固孔5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紧固孔4与所述第二紧固孔5设置在所述吸能结构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紧固孔4与所述第二紧固孔5内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或螺钉。所述第一折边2与所述第二折边3分别与前大灯壳体通过密封胶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折边2、所述第二折边3上均开设有流水槽8。实施例二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用于设置在前大灯壳体上,所述吸能结构由塑料通过注塑成型为一体结构。所述吸能结构包括支架1、沿支架1两个长侧延伸的第一折边2和第二折边3,所述支架1、第一折边2、第二折边3与前大灯壳体围设成缓冲吸能腔,所述支架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紧固孔4和第二紧固孔5,所述第一紧固孔4与所述第二紧固孔5用于将吸能结构固定至车身支架,所述支架1为长条形,所述支架1的宽度沿第一紧固孔4至第二紧固孔5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第一紧固孔4外周设有溃缩孔Ⅰ6,所述第二紧固孔5外周设有溃缩孔Ⅱ7。所述溃缩孔Ⅰ6包括若干个条形孔Ⅰ,所述条形孔Ⅰ沿所述第一紧固孔4外周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条形孔Ⅰ的形状和大小不同。所述溃缩孔Ⅱ7包括若干个条形孔Ⅱ,所述条形孔Ⅱ沿所述所述第二紧固孔5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条形孔Ⅱ的形状和大小不同。所述第一紧固孔4与所述第二紧固孔5设置在所述吸能结构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紧固孔4的安装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紧固孔5的安装高度。所述第一紧固孔4与所述第二紧固孔5内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螺栓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紧固孔4和所述第二紧固孔5将吸能机构与车身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折边2与所述第二折边3分别与前大灯壳体通过密封胶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折边2、所述第二折边3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流水槽8。实施例三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吸能结构与前大灯壳体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为一体,所述吸能结构通过螺钉穿过第一紧固孔4和第二紧固孔5将吸能结构固定在汽车车身上。实施例四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实施例二中的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或实施例三中的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支架、第一折边、第二折边与前大灯壳体围设成缓冲吸能腔,增大了可变形空间和碰撞时的缓冲距离,碰撞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用于设置在前大灯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包括支架(1)、沿支架(1)长侧延伸的第一折边(2)和第二折边(3),所述支架(1)、第一折边(2)、第二折边(3)与前大灯壳体围设成缓冲吸能腔,所述支架(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紧固孔(4)和第二紧固孔(5),所述第一紧固孔(4)与所述第二紧固孔(5)用于将吸能结构固定至车身支架,所述第一紧固孔(4)外周设有溃缩孔Ⅰ(6),所述第二紧固孔(5)外周设有溃缩孔Ⅱ(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用于设置在前大灯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包括支架(1)、沿支架(1)长侧延伸的第一折边(2)和第二折边(3),所述支架(1)、第一折边(2)、第二折边(3)与前大灯壳体围设成缓冲吸能腔,所述支架(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紧固孔(4)和第二紧固孔(5),所述第一紧固孔(4)与所述第二紧固孔(5)用于将吸能结构固定至车身支架,所述第一紧固孔(4)外周设有溃缩孔Ⅰ(6),所述第二紧固孔(5)外周设有溃缩孔Ⅱ(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为长条形,所述支架(1)的宽度沿第一紧固孔(4)至第二紧固孔(5)方向逐渐变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孔Ⅰ(6)包括若干个条形孔Ⅰ,所述条形孔Ⅰ沿所述第一紧固孔(4)外周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伟解刚刚丁智张鸿钧廖慧红尹道志杨洪李昕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