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的支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689813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3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的支架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通过导线的交叉而形成多个胞,并被设置为中空的圆筒形状;上部头部,从所述主体的一端比所述主体的直径扩大的直径延长形成;下部头部,从所述主体的另一端比所述主体的直径扩大的直径延长形成,其中,上部头部和下部头部被设置为分别接触到两种组织内侧。因此,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制造如下的支架:将两种组织之间连接而形成迂回路径,并能够提供用于保持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形成的迂回路径的充分的膨胀力以及最小轴向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连接两种组织来形成迂回路径的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支架为了扩张狭窄部位而被使用并且被形成为适合根据其被设置的各种器官、内腔的大小和性质、环境的用途,从而能够解决因内腔的狭窄导致的物质流动的阻碍或但是,除了用于扩张狭窄部位的用途之外,最近还提出了利用支架的各种用途,其除了用于通过扩张来恢复移动路径的直径之外,还用于引导各种外科器械的移动路径或者用于生成外科器械的附加移动路径。将支架用于除了狭窄部分扩张之外的形式的现有技术包括第10-2013-0110413号的韩国专利公开“用于吻合术的支架”(以下,称作现有技术)。在这种现有技术中,形成连接两种脏器的单独的连接通路来结合和维持两种脏器。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的问题:以吻合的目的而使用,所以通过使将两种脏器紧贴来维持结合状态并且从身体两端部扩张的张开部分以钝角张开而形成,因此难以确保和维持用于外科器械的移动的充足的通路直径,且难以确保充足的防脱落性而存在偏离设置位置。同时,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的问题:连接两种脏器的支架的导线交叉形式以同一形式形成,因此针对施加到支架的外力而确保和维持诸如内视镜的外科器械的移动的通路直径的过程中发生的导线的金属疲劳度增加,最终导致形成支架的导线的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如下的技术:利用两个导线按一定方式进行编织,来形成诸如内视镜的外科器械的移动充足的路径直径并使形成的路径具有结构稳定性的支架及其制造技术。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连接的支架的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通过导线的交叉而形成多个胞(cell),并被设置为中空的圆筒形状;上部头部,从所述主体的一端比所述主体的直径扩大的直径延长形成;下部头部,从所述主体的另一端比所述主体的直径扩大的直径延长形成,其中,所述上部头部和下部头部被设置为分别接触到两种组织内侧。在此,所述上部头部包括:第一部分,从所述主体的一端弯曲并沿所述主体的外出方向延长形成;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主体的一端侧方向以直径扩张的形态延长形成;第三部分,从所述第二部分向所述主体的一端侧方向以直径减小的形态延长形成,其中,所述下部头部包括:第四部分,从所述主体的另一端弯曲并沿所述主体的外侧方向延长形成;第五部分,从所述第四部分向所述主体的另一端侧方向以直径扩张的形态延长形成;以及第六部分,从所述第五部分向所述主体的另一端侧方向以直径减小的形态延长形成。同时,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主体的一端以所述主体的中心轴为基准向所述主体的外侧方向弯曲85°至90°的角度,而且所述第四部分从所述主体的另一端以所述主体的中心轴为基准向所述主体的外侧方向弯曲85°至90°的角度。在此,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以所述主体的中心轴为基准向所述主体的外侧方向弯曲相同角度,从而被设置为相对的形态。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连接的支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使用设置有突出销的夹具,并按以某一个作为基准的位置点作为起始点而出发之后,以经过位于对角线方向上的突出销的方式使导线上下弯折地移动而形成基于导线的交叉的胞,其中,所述突出销能够拆卸于将具有与主体相同的直径(R)的圆筒体的圆周(W)和长度(L)等间隔地划分而设定的圆周划分线和长度划分线所交叉的所有的位置点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阶段:A阶段,从所述夹具一端的第一起始点到所述夹具另一端的第一地点为止使第一导线进行Z字形的弯折移动,从而形成第一主体的一部分;B阶段,从所述第一地点到所述夹具另一端的第一转换点为止,沿着突出地结合于所述夹具的一端侧外周面上并设置有突出销的下部头部形成部件的外周面,使所述第一导线反复Z字形弯折的图案而形成下部第一头部,其中,所述突出销能够分别装卸于在沿着一侧圆周而设定的头部长度划分线上的与所述圆周划分线对应的所有的位置点处;C阶段,从所述第一转换点到所述夹具一端的第二地点为止使所述第一导线进行Z字形的弯折移动,从而形成所述第一主体的一部分;以及D阶段,从所述第二地点到所述第一起始点为止沿着上部头部形成部件的外周面使所述第一导线反复Z字形弯折的图案而形成上部第一头部,其中,所述上部头部形成部件与所述下部头部形成部件相对地突出地结合于所述夹具的另一端侧外周面上并设置有突出销,所述突出销能够分别装卸于在沿着一侧圆周而设定的头部长度划分线上的与所述圆周划分线对应的所有的位置点处。在此,所述A阶段包括:A-1阶段,反复如下的Z字形弯折的图案,即,将所述第一导线从所述第一起始点开始沿着上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l(圆周划分线每1格移动长度划分线1格的对角线距离)之后,从该位置点再沿着下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l;A-2阶段,从所述A-1阶段的终点开始使所述第一导线沿着下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2l,来从所述A-1阶段中形成的部分隔离位置点,所述C阶段包括:C-1阶段,反复如下的Z字形弯折的图案反复,即,将所述第一导线从所述第一转换点沿着下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l,之后从该位置点开始沿着上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l;C-2阶段,从所述C-1阶段的终点开始使所述第一导线沿着上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2l,从而与所述C-1阶段中形成的部分隔离位置点,在所述A阶段中,将所述A-1阶段以及所述A-2阶段交替地进行;在所述C阶段中,将所述C-1阶段以及所述C-2阶段交替地进行。所述第一地点位于与所述第一转换点相同的长度划分线上,且位于与所述A-1阶段的终点中的第偶数个终点相同的圆周划分线上,而且与在所述A-1阶段以及所述A-2阶段所交替地进行而形成的多个所述A-1阶段的终点中的最后的终点对应。同时,所述第二地点位于与所述第一转换点相同的长度划分线上,且位于与所述C-1阶段的终点中的第奇数个终点相同的圆周划分线上,而且与在所述C-1阶段以及所述C-2阶段所交替地进行而形成的多个所述C-1阶段的终点中的最后的终点对应。同时,所述B阶段包括:B-1阶段,在第一弯折点弯折所述第一导线使得所述第一导线接触到形成所述下部头部形成部件的环形下部面的下部弯折部,其中,第一弯折点位于从所述第一地点沿着所述下部头部形成部件与所述夹具所构成的切线中的下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l(圆周划分线每1格移动长度划分线1格的对角线距离)的位置;B-2阶段,反复如下的Z字形弯折的图案来重新返回到所述第一弯折点,即,沿着下部弯曲部的外周面将从所述B-1阶段的第一弯折点弯曲的所述第一导线沿下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l'(从第一弯折点移动至设置于所述下部头部形成部件内的头部长度划分线上的位置点中的与以所述第一弯折点的圆周划分线为基准而移动三格的位置所对应的圆周划分线对应的位置点的距离),之后从该位置点重新沿着下部弯曲部的外周面沿上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l',在此,该下部弯曲部以直径从所述下部头部形成部件的所述下部弯折部扩张之后重新缩小的形态延伸形成;B-3阶段,在通过所述B-2阶段而再次位于的所述第一弯折点处弯折第一导线使得该第一导线与夹具的外周面接触,之后从所述第一弯折点沿着上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l,使得该第一导线位于第一转换点。此外,所述D阶段包括:D-1阶段,从第二弯折点弯折所述第一导线使得所述第一导线接触到形成所述上部头部形成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5/201580018516.html" title="用于连接的支架及其制造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用于连接的支架及其制造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连接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通过导线的交叉而形成多个胞,并被设置为中空的圆筒形状;上部头部,从所述主体的一端比所述主体的直径扩大的直径延长形成;下部头部,从所述主体的另一端比所述主体的直径扩大的直径延长形成,其中,上部头部和下部头部被设置为分别接触到两种组织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04 KR 10-2015-00173231.一种用于连接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通过导线的交叉而形成多个胞,并被设置为中空的圆筒形状;上部头部,从所述主体的一端比所述主体的直径扩大的直径延长形成;下部头部,从所述主体的另一端比所述主体的直径扩大的直径延长形成,其中,上部头部和下部头部被设置为分别接触到两种组织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的支架,其特征在于上部头部包括:第一部分,从主体的一端弯曲并沿主体的外出方向延长形成;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向主体的一端侧方向以直径扩张的形态延长形成;第三部分,从第二部分向主体的一端侧方向以直径减小的形态延长形成,其中,下部头部包括:第四部分,从主体的另一端弯曲并沿主体的外侧方向延长形成;第五部分,从第四部分向主体的另一端侧方向以直径扩张的形态延长形成;第六部分,从第五部分向主体的另一端侧方向以直径减小的形态延长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的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从主体的一端以主体的中心轴为基准向主体的外侧方向弯曲85度至90度的角度,第四部分,从主体的另一端以主体的中心轴为基准向主体的外侧方向弯曲85度至90度的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连接的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以主体的中心轴为基准向主体的外侧方向弯曲相同角度,从而被设置为相对的形态。5.一种用于连接的支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使用设置有突出销的夹具,并按以某一个作为基准的位置点作为起始点而出发之后,以经过位于对角线方向上的突出销的方式使导线上下弯折地移动而形成基于导线的交叉的胞,其中,所述突出销能够拆卸于将具有与主体相同的直径(R)的圆筒体的圆周(W)和长度(L)等间隔地划分而设定的圆周划分线和长度划分线所交叉的所有的位置点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阶段:A阶段,从所述夹具一端的第一起始点到所述夹具另一端的第一地点为止使第一导线进行Z字形的弯折移动,从而形成第一主体的一部分;B阶段,从所述第一地点到所述夹具另一端的第一转换点为止,沿着突出地结合于所述夹具的一端侧外周面上并设置有突出销的下部头部形成部件的外周面,使所述第一导线反复Z字形弯折的图案而形成下部第一头部,其中,所述突出销能够分别装卸于在沿着一侧圆周而设定的头部长度划分线上的与所述圆周划分线对应的所有的位置点处;C阶段,从所述第一转换点到所述夹具一端的第二地点为止使所述第一导线进行Z字形的弯折移动,从而形成所述第一主体的一部分;以及D阶段,从所述第二地点到所述第一起始点为止沿着上部头部形成部件的外周面使所述第一导线反复Z字形弯折的图案而形成上部第一头部,其中,所述上部头部形成部件与所述下部头部形成部件相对地突出地结合于所述夹具的另一端侧外周面上并设置有突出销,所述突出销能够分别装卸于在沿着一侧圆周而设定的头部长度划分线上的与所述圆周划分线对应的所有的位置点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连接的支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阶段包括:A-1阶段,反复如下的Z字形弯折的图案,即,将所述第一导线从所述第一起始点开始沿着上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l(圆周划分线每1格移动长度划分线1格的对角线距离)之后,从该位置点再沿着下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l;A-2阶段,从所述A-1阶段的终点开始使所述第一导线沿着下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2l,来从所述A-1阶段中形成的部分隔离位置点,所述C阶段包括:C-1阶段,反复如下的Z字形弯折的图案反复,即,将所述第一导线从所述第一转换点沿着下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l,之后从该位置点开始沿着上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l;C-2阶段,从所述C-1阶段的终点开始使所述第一导线沿着上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2l,从而与所述C-1阶段中形成的部分隔离位置点,在所述A阶段中,将所述A-1阶段以及所述A-2阶段交替地进行;在所述C阶段中,将所述C-1阶段以及所述C-2阶段交替地进行。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连接的支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点位于与所述第一转换点相同的长度划分线上,且位于与所述A-1阶段的终点中的第偶数个终点相同的圆周划分线上,而且与在所述A-1阶段以及所述第A-2阶段所交替地进行而形成的多个所述A-1阶段的终点中的最后的终点对应。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连接的支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点位于与所述第一转换点相同的长度划分线上,且位于与所述C-1阶段的终点中的第奇数个终点相同的圆周划分线上,而且与在所述C-1阶段以及所述C-2阶段所交替地进行而形成的多个所述C-1阶段的终点中的最后的终点对应。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连接的支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阶段包括:B-1阶段,在第一弯折点弯折所述第一导线使得所述第一导线接触到形成所述下部头部形成部件的环形下部面的下部弯折部,其中,第一弯折点位于从所述第一地点沿着所述下部头部形成部件与所述夹具所构成的切线中的下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l(圆周划分线每1格移动长度划分线1格的对角线距离)的位置;B-2阶段,反复如下的Z字形弯折的图案来重新返回到所述第一弯折点,即,沿着下部弯曲部的外周面将从所述B-1阶段的第一弯折点弯曲的所述第一导线沿下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l'(从第一弯折点移动至设置于所述下部头部形成部件内的头部长度划分线上的位置点中的与以所述第一弯折点的圆周划分线为基准而移动三格的位置所对应的圆周划分线对应的位置点的距离),之后从该位置点重新沿着下部弯曲部的外周面沿上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l',在此,该下部弯曲部以直径从所述下部头部形成部件的所述下部弯折部扩张之后重新缩小的形态延伸形成;B-3阶段,在通过所述B-2阶段而再次位于的所述第一弯折点处弯折第一导线使得该第一导线与夹具的外周面接触,之后从所述第一弯折点沿着上部方向的对角线移动l,使得该第一导线位于第一转换点。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连接的支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阶段包括:D-1阶段,从第二弯折点弯折所述第一导线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钟贤朴宪国尹镐文钟必张峰硕
申请(专利权)人:MI泰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