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飞燕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动式施工路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3471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5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施工路障,包括路障主体、支撑底座、滚轮安装瓦、滚轮轴、万向滚轮、顶杆孔、下压片、驻动顶杆、支架固定盘、把手支架、移动把手、操作口、防尘盖、折页、密封卡扣、卡扣槽、示警透明板、蓄电池、示警灯承载板、示警灯、排线管、亮度调节板、操作按钮、导线和充电插口;所述支撑底座设置在路障主体下侧,支撑底座内侧设置有滚轮安装瓦,滚轮安装瓦下侧设置有滚轮轴,滚轮轴下侧安装有万向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移动式施工路障,改变了传统的施工路障的缺点,使用者可以随意对该施工路障进行移动调节,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有效的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施工设备、施工路障
,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移动式施工路障
技术介绍
施工路障是在施工地的周围放置用来警示行人和过往车辆及时进行避让的设备,施工路障的放置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而且能有效的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施工路障具有阻挡过往行人和车辆和给予外界警示信息的功能,现有的施工路障功能单一,大都只具备阻挡过往行人和车辆的作用,施工路障本身由金属或者塑胶材料制成,在夜间无法发出警示信息,导致一些夜间的行人和车辆会误入施工地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而且现阶段的施工路障难于移动,体积过大,在需要对施工路障进行移动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抬起路障进行移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施工工作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便于根据施工地实时情况进行随意移动和提供一些警示信息的可移动式施工路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式施工路障,包括路障主体、支撑底座、滚轮安装瓦、滚轮轴、万向滚轮、顶杆孔、下压片、驻动顶杆、支架固定盘、把手支架、移动把手、操作口、防尘盖、折页、密封卡扣、卡扣槽、示警透明板、蓄电池、示警灯承载板、示警灯、排线管、亮度调节板、操作按钮、导线和充电插口;所述支撑底座设置在路障主体下侧,支撑底座内侧设置有滚轮安装瓦,滚轮安装瓦下侧设置有滚轮轴,滚轮轴下侧安装有万向滚轮,支撑底座右侧设置有顶杆孔和下压片,下压片下侧设置有驻动顶杆;所述支架固定盘设置在路障主体右侧,支架固定盘右侧设置有把手支架,把手支架右侧设置有移动把手;所述操作口设置在路障主体上侧,操作口上设置有防尘盖,防尘盖通过折页与操作口连接,防尘盖上侧设置有密封卡扣,操作口前侧设置有卡扣槽;所述示警透明板设置在路障主体前侧;所述路障主体内部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前侧设置有示警灯承载板,示警灯承载板上设置有示警灯,蓄电池上侧设置有排线管,排线管上侧设置有亮度调节板,亮度调节板上侧设置有操作按钮;所述充电插口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进一步,所述万向滚轮以路障主体为中心呈轴对称结构;进一步,所述把手支架可以通过支架固定盘进行不同角度的调节;进一步,所述示警灯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示警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所述的可移动式施工路障,在保证了阻挡过往行人和车辆的作用下拥有了更好的警示作用,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时间的明暗度来调节该施工路障内示警灯的明暗,可以适应各种施工环境,保证了过往行人和车辆可以观察到该路障并进行及时的避让,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改变了传统的施工路障的缺点,使用者可以随意对该施工路障进行移动调节,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有效的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整体设计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路障主体;2-支撑底座;3-滚轮安装瓦;4-滚轮轴;5-万向滚轮;6-顶杆孔;7-下压片;8-驻动顶杆;9-支架固定盘;10-把手支架;11-移动把手;12-操作口;13-防尘盖;14-折页;15-密封卡扣;16-卡扣槽;17-示警透明板;18-蓄电池;19-示警灯承载板;20-示警灯;21-排线管;22-亮度调节板;23-操作按钮;24-导线;25-充电插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移动式施工路障,包括路障主体1、支撑底座2、滚轮安装瓦3、滚轮轴4、万向滚轮5、顶杆孔6、下压片7、驻动顶杆8、支架固定盘9、把手支架10、移动把手11、操作口12、防尘盖13、折页14、密封卡扣15、卡扣槽16、示警透明板17、蓄电池18、示警灯承载板19、示警灯20、排线管21、亮度调节板22、操作按钮23、导线24和充电插口25;所述支撑底座2设置在路障主体1下侧,支撑底座2内侧设置有滚轮安装瓦3,滚轮安装瓦3下侧设置有滚轮轴4,滚轮轴4下侧安装有万向滚轮5,支撑底座2右侧设置有顶杆孔6和下压片7,下压片7下侧设置有驻动顶杆8;所述支架固定盘9设置在路障主体1右侧,支架固定盘9右侧设置有把手支架10,把手支架10右侧设置有移动把手11;所述操作口12设置在路障主体1上侧,操作口12上设置有防尘盖13,防尘盖13通过折页14与操作口12连接,防尘盖13上侧设置有密封卡扣15,操作口12前侧设置有卡扣槽16;所述示警透明板17设置在路障主体1前侧;所述路障主体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8,蓄电池18前侧设置有示警灯承载板19,示警灯承载板19上设置有示警灯20,蓄电池18上侧设置有排线管21,排线管21上侧设置有亮度调节板22,亮度调节板22上侧设置有操作按钮23;所述充电插口25通过导线24与蓄电池18连接。进一步,所述万向滚轮5以路障主体1为中心呈轴对称结构;进一步,所述把手支架10可以通过支架固定盘9进行不同角度的调节;进一步,所述示警灯承载板19上设置有多个示警灯20。本技术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通过移动把手11来推动该施工路障将其移动到施工地周围的警示位置,移动到位后,通过按压下压片7来将驻动顶杆8压入顶杆孔6内对万向滚轮进行停止驻动,防止该施工路障发生滑动,然后根据施工环境的不同打开防尘盖13通过操作口12来对路障主体1内的亮度调节板22进行相应亮度的调节,从而使示警灯20发出不同的亮度来达到示警作用,示警灯20发出的光亮通过示警透明板17向外界散发,使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可以更好的观察并及时避让,通过蓄电池18来对该路障进行电源的供应即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式施工路障,包括路障主体(1)、支撑底座(2)、滚轮安装瓦(3)、滚轮轴(4)、万向滚轮(5)、顶杆孔(6)、下压片(7)、驻动顶杆(8)、支架固定盘(9)、把手支架(10)、移动把手(11)、操作口(12)、防尘盖(13)、折页(14)、密封卡扣(15)、卡扣槽(16)、示警透明板(17)、蓄电池(18)、示警灯承载板(19)、示警灯(20)、排线管(21)、亮度调节板(22)、操作按钮(23)、导线(24)和充电插口(2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2)设置在路障主体(1)下侧,支撑底座(2)内侧设置有滚轮安装瓦(3),滚轮安装瓦(3)下侧设置有滚轮轴(4),滚轮轴(4)下侧安装有万向滚轮(5),支撑底座(2)右侧设置有顶杆孔(6)和下压片(7),下压片(7)下侧设置有驻动顶杆(8);所述支架固定盘(9)设置在路障主体(1)右侧,支架固定盘(9)右侧设置有把手支架(10),把手支架(10)右侧设置有移动把手(11);所述操作口(12)设置在路障主体(1)上侧,操作口(12)上设置有防尘盖(13),防尘盖(13)通过折页(14)与操作口(12)连接,防尘盖(13)上侧设置有密封卡扣(15),操作口(12)前侧设置有卡扣槽(16);所述示警透明板(17)设置在路障主体(1)前侧;所述路障主体(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8),蓄电池(18)前侧设置有示警灯承载板(19),示警灯承载板(19)上设置有示警灯(20),蓄电池(18)上侧设置有排线管(21),排线管(21)上侧设置有亮度调节板(22),亮度调节板(22)上侧设置有操作按钮(23);所述充电插口(25)通过导线(24)与蓄电池(1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施工路障,包括路障主体(1)、支撑底座(2)、滚轮安装
瓦(3)、滚轮轴(4)、万向滚轮(5)、顶杆孔(6)、下压片(7)、驻动顶杆(8)、
支架固定盘(9)、把手支架(10)、移动把手(11)、操作口(12)、防尘盖(13)、
折页(14)、密封卡扣(15)、卡扣槽(16)、示警透明板(17)、蓄电池(18)、
示警灯承载板(19)、示警灯(20)、排线管(21)、亮度调节板(22)、操作按
钮(23)、导线(24)和充电插口(2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2)设置
在路障主体(1)下侧,支撑底座(2)内侧设置有滚轮安装瓦(3),滚轮安装
瓦(3)下侧设置有滚轮轴(4),滚轮轴(4)下侧安装有万向滚轮(5),支撑
底座(2)右侧设置有顶杆孔(6)和下压片(7),下压片(7)下侧设置有驻动
顶杆(8);所述支架固定盘(9)设置在路障主体(1)右侧,支架固定盘(9)
右侧设置有把手支架(10),把手支架(10)右侧设置有移动把手(11);所述
操作口(12)设置在路障主体(1)上侧,操作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燕
申请(专利权)人:张飞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