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7800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电气化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成像装置,其技术解决方案为:所述支撑架上架设有相对安装对称分布的两组拍摄组,该两组拍摄组分别用于抓拍接触网悬挂系统的正面图像和反面图像,拍摄组分外、中、内三排架设在支撑架两对称边,满足电气化铁路分为上下铁路和下行铁路的分布,同时实现正反面拍摄,拍摄模块相对安装对称分布,拍摄范围覆盖整个接触网,且适用于站场、桥梁、隧道、直线、曲线等场景,有助于对接触网故障更准确的识别和管理监控,其结构方便安装、实用美观,适用于电气化轨道交通接触网的成像拍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气化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接触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供电线路,它用于保证对电力机车提供可靠的电能。接触网沿铁路露天设置,没有备用,一旦发生设备事故将中断行车。特别是在繁忙的线路,当发生范围较大的接触网设备事故时,不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干扰电气化铁路运输。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遍布崇山峻岭和大江大河,对于上述接触网悬挂状态的检测,目前还是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即由专门的检查人员进行检测,然而这种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工作量大,而且在巡检的过程还需要使得接触网处于停电状态、且需要轨道车作业平台等复杂的作业配合条件。现有的针对电气化轨道交通接触网的故障检测通常采用智能的拍摄装置,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高速铁路线路大都是全程封锁的,对接触网悬挂状态的检查和维护只能在非常有限的天窗时间内进行,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会受到夜间照明条件的限制,很容易出现成像不清晰或无法全面覆盖整个接触网范围而造成漏检情况,难以适应接触网高效检修维护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拍摄装置的排布进行严格分配以保证接触网每个区域内的高清成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气化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成像装置,在一定的速度下,能对接触网各个部件高清成像。本技术所述的智能成像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电气化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成像装置,固定安装于车顶,包括拍摄装置和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架设有相对安装对称分布的两组拍摄组,该两组拍摄组分别用于抓拍接触网悬挂系统的正面图像和反面图像,拍摄组分外、中、内三排架设在支撑架一对称边,一组拍摄组外排两外侧对称分别安装有1个附加悬挂与吊柱座拍摄单元,其中间安装有1个录像单元,中排两外侧对称分别安装有1个平腕臂拍摄单元,其中间安装有1个承力索拍摄单元,承力索拍摄单元下侧安装有一个接触悬挂拍摄单元,内排两外侧对称分别安装有一个斜腕臂拍摄单元,其中间安装有一个线夹拍摄单元,中排和内排之间上侧边安装有一个支柱杆号拍摄单元,另一组拍摄组位置关系为所述一组拍摄组的对称分布。其中:附加悬挂与吊柱座拍摄单元用于拍摄附加区域、吊柱区域,录像单元用于对接触网的全程录像,平腕臂拍摄单元用于拍摄接触网平腕臂区域,承力索拍摄单元用于拍摄承力索区域,接触悬挂拍摄单元用于拍摄接触线区域,斜腕臂拍摄单元用于拍摄斜腕臂区域,支柱杆号拍摄单元用于拍摄支柱杆号区域。优选的,支撑架上外、中、内三排间距为1110mm,两组拍摄组之间间距为2929mm,支撑架上外、中、内三排每排长为2740mm。优选的,两组拍摄组之间还安装有几何参数测量单元,该几何参数测量单元负责测量接触线与轨道面之间的几何关系以及接触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即测量内容有接触线导高、拉出值、高度差、横向距。更具体的,所述几何参数测量单元为激光雷达。优选的,外排还对称安装有2个触发定位器,用于对接触网的定位并为拍摄装置提供拍摄信号。优选的,拍摄组每个独立的拍摄单元包括一工业相机和一高频闪光灯,该工业相机和高频闪光灯用紧固件固定于一云台固定支撑架上,安装及拆卸工具统一,部件动作活动灵活、无卡死现象。优选的,所述紧固件采用自锁螺母和弹簧垫片固定,这种防松结构简单可靠,可多次拆装而不降低防松性能。优选的,工业相机和高频闪光灯套有防爆炮筒外壳,防护等级达到IP68,能很好的适应户外各种恶劣环境。优选的,所述支撑架是采用工业铝型材制成的支撑架。基本工作流程:触发定位装置通过定位接触网产生信号给采集控制器,然后,采集控制器控制相机对接触网进行抓拍,抓拍图像回到工控机进行处理,最后保存到服务器,其中工控机可根据拍摄图像调控云台固定支撑架转动,供电方式:配电箱直接从机车取电,光源供电从配电箱取电,服务器、工控机和采集控制器通过不间断电源从配电箱取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应用于电气化轨道交通接触网的智能成像装置,能在一定速度下实现对接触网各个部件的高清成像,并且多个相机组和光源组都作用于接触网不同位置和角度,拍摄范围覆盖整个接触网,且适用于上行轨道和下行轨道,有助于对接触网故障更准确的识别和管理监控,其结构方便安装、实用美观,适用于电气化轨道交通接触网的成像拍摄工作。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拍摄范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图为本技术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图为本技术拍摄单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一种电气化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成像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如图1所示,电气化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成像装置,固定安装于车顶11,包括拍摄装置和支撑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上架设有相对安装对称分布的两组拍摄组,该两组拍摄组分别用于抓拍接触网悬挂系统的正面图像和反面图像,拍摄组分外、中、内三排架设在支撑架12两对称边,更具体的,如图1左侧边拍摄组所示,外排两外侧对称分别安装有一个附加悬挂与吊柱座拍摄单元3,其中间安装有一个录像单元8,中排两外侧对称分别安装有一个平腕臂拍摄单元1,其中间安装有一个承力索拍摄单元5,承力索拍摄单元5下侧安装有一个接触悬挂拍摄单元4,内排两外侧对称分别安装有一个斜腕臂拍摄单元2,其中间安装有一个线夹拍摄单元7,中排和内排之间上侧边安装有一个支柱杆号拍摄单元6,图1右侧边拍摄组位置关系为左侧边拍摄组的对称分布。如图2所示,附加悬挂与吊柱座拍摄单元3用于拍摄附加区域F、吊柱区域E,录像单元8用于对接触网的全程录像,平腕臂拍摄单元1用于拍摄接触网平腕臂区域A,承力索拍摄单元5用于拍摄承力索区域C,接触悬挂拍摄单元4用于拍摄接触线区域E,斜腕臂拍摄单元2用于拍摄斜腕臂区域B,支柱杆号拍摄单元6用于拍摄支柱杆号区域G。如图3所示视角面,支撑架上外、中、内三排间距为1110mm,两组拍摄组之间间距为2929mm,如图4所示视角面,支撑架上外、中、内三排每排长为2740mm。两组拍摄组之间还安装有几何参数测量单元9,该几何参数测量单元9负责测量接触线与轨道面之间的几何关系以及接触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即测量内容有接触线导高、拉出值、高度差、横向距。更具体的,所述几何参数测量单...

【技术保护点】
电气化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成像装置,固定安装于车顶(11),包括拍摄装置和支撑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上架设有相对安装对称分布的两组拍摄组,该两组拍摄组分别用于抓拍接触网悬挂系统的正面图像和反面图像,拍摄组分外、中、内三排架设在支撑架(12)两对称边,一组拍摄组外排两外侧对称分别安装有一个附加悬挂与吊柱座拍摄单元(3),其中间安装有一个录像单元(8),中排两外侧对称分别安装有一个平腕臂拍摄单元(1),其中间安装有一个承力索拍摄单元(5),承力索拍摄单元(5)下侧安装有一个接触悬挂拍摄单元(4),内排两外侧对称分别安装有一个斜腕臂拍摄单元(2),其中间安装有一个线夹拍摄单元(7),中排和内排之间上侧边安装有一个支柱杆号拍摄单元(6);另一组拍摄组位置关系为所述一组拍摄组的对称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气化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成像装置,固定安装于车顶(11),包括拍
摄装置和支撑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上架设有相对安装对
称分布的两组拍摄组,该两组拍摄组分别用于抓拍接触网悬挂系统的正面图像
和反面图像,拍摄组分外、中、内三排架设在支撑架(12)两对称边,一组拍
摄组外排两外侧对称分别安装有一个附加悬挂与吊柱座拍摄单元(3),其中间
安装有一个录像单元(8),中排两外侧对称分别安装有一个平腕臂拍摄单元
(1),其中间安装有一个承力索拍摄单元(5),承力索拍摄单元(5)下侧安
装有一个接触悬挂拍摄单元(4),内排两外侧对称分别安装有一个斜腕臂拍摄
单元(2),其中间安装有一个线夹拍摄单元(7),中排和内排之间上侧边安装
有一个支柱杆号拍摄单元(6);另一组拍摄组位置关系为所述一组拍摄组的对
称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化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成像装置,其特征
在于:支撑架(12)上外、中、内三排间距为1110mm,两组拍摄组之间间距
为2929mm,支撑架(12)上外、中、内三排每排长为2740mm。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苹李先军刘信风林杰唐小林马国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宏铁路高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