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MOS器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91248 阅读:3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4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MOS器件结构,包括位于硅衬底上的栅极、位于硅衬底中的栅极两侧的源漏区以及栅极下方的第一N阱,所述第一N阱四周依次围有P阱、第二N阱,所述第一N阱、P阱和第二N阱下方相连设有第三N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PMOS器件结构上增加包围PMOS的P阱结构,以及增加包围P阱的第二N阱和深N阱结构,将PMOS与衬底隔离开来,可减小衬底噪声对PMOS器件的影响,从而具有较好的噪声特性,在射频微波毫米波应用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毫米波(射频,微波)PMOS器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硅半导体器件的特征尺寸在不断减小。而随着控制栅尺寸的越来越小,CMOS器件的截止频率(fT)也越来越高,使得CMOS器件在微波甚至毫米波电路上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在55nm/40nm技术节点,由于PMOS的截止频率远小于NMOS的截止频率,因而在具体电路设计中一般不使用PMOS做放大器。但随着PMOS应力技术的成熟,以及高k值金属栅工艺在CMOS技术上的应用,在28nm/20nm技术节点,PMOS器件的驱动能力已有较大的提高,其截止频率也随之相应提高,使得PMOS在电路中的应用成为可能。请参阅图1,图1是现有的一种CMOS器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CMOS器件通常的形成方法可包括:首先在硅衬底10上形成浅沟槽隔离11(STI);接着形成双阱,包括N阱15(NW)和P阱16(PW);然后生长栅介质和栅极材料,并通过光刻、刻蚀形成栅极13;再下来分别形成侧墙14和源漏区12,最终形成包括NMOS和PMOS的CMOS器件。通常在NMOS结构中,可以采用深N阱(deep NWell,DNW)将该NMOS的P阱(PWell)与衬底其他部分完全隔离开,从而可避免衬底噪声的影响。但在PMOS结构中,其N阱(NWell)被周边的P阱和P型衬底(P-Substrate)包围,由于P阱和P型衬底在整个芯片上是连成一体的,不利于将衬底噪声隔开,如图2所示,会引入衬底带来的噪声(Noise)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PMOS器件结构,以有效隔离衬底噪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PMOS器件结构,包括位于硅衬底上的栅极、位于硅衬底中的栅极两侧的源漏区以及栅极下方的第一N阱,所述第一N阱四周依次围有P阱、第二N阱,所述第一N阱、P阱和第二N阱下方相连设有第三N阱,以将所述PMOS器件与硅衬底隔离。优选地,所述第三N阱为深N阱,其与第二N阱一起构成对P阱的包围结构。优选地,所述硅衬底为P型硅衬底。一种上述的PMOS器件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提供一硅衬底,在所述硅衬底中形成第三N阱;步骤S02:在所述硅衬底中形成有源区隔离结构;步骤S03:在所述第三N阱上方形成第一N阱以及围绕第一N阱的第二N阱;步骤S04:在所述第一、第二N阱之间形成围绕第一N阱的P阱;步骤S05:在所述第一N阱位置的硅衬底上方形成栅极;步骤S06:在所述栅极两侧形成侧墙,以及在栅极两侧的硅衬底中形成源漏区。优选地,步骤S01中,所述硅衬底为P型硅衬底。优选地,步骤S02中,所述隔离结构为浅沟槽隔离。优选地,步骤S01中,通过光刻形成第三N阱图形,然后向所述硅衬底中注入N型掺杂杂质,形成具有深N阱结构的第三N阱。优选地,步骤S03中,通过光刻形成第一、第二N阱图形,然后向所述硅衬底中注入N型掺杂杂质,形成第一、第二N阱;步骤S04中,通过光刻形成P阱图形,然后向所述硅衬底中注入P型掺杂杂质,形成P阱。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PMOS器件结构上增加包围PMOS的P阱结构,以及增加包围P阱的第二N阱和深N阱结构,将PMOS与衬底隔
离开来,可减小衬底噪声对PMOS器件的影响,从而具有较好的噪声特性,在射频微波毫米波应用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一种CMOS器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PMOS衬底噪声来源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PMOS器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隔绝衬底噪声电学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PMOS器件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时,为了清楚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以便于说明,特对附图中的结构不依照一般比例绘图,并进行了局部放大、变形及简化处理,因此,应避免以此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来加以理解。在以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PMOS器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PMOS器件结构,包括位于硅衬底20上的栅极25,位于硅衬底20中并位于栅极25两侧的源漏区24,以及位于硅衬底20中并位于栅极25下方的第一N阱27(NW)。所述第一N阱27四周依次围有P阱23(PW)、第二N阱21(NW)。所述第一N阱27、P阱23和第二N阱21之间采用隔离结构22进行隔离。位于所述第一N阱27、P阱23和第二N阱21下方设置有与第一N阱、P阱和第二N阱相连的第三N阱28(DNW),第三N阱用于将所述PMOS器件与下方的硅衬底相隔离。请参阅图3。所述第三N阱28为采用深N阱工艺形成的深N阱(deepNWell,DNW),第三N阱28与第二N阱21一起构成对P阱23的包围结构。第三N阱与第二N阱的连接以形成将P阱有效封闭为限。所述硅衬底20采用P型硅衬底(P-Substrate)。所述隔离结构22可采用浅沟槽隔离(STI)结构。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栅极25两侧还可以具有侧墙结构26。请参阅图5,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PMOS器件结构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PMOS器件的栅极25(Gate)横跨硅衬底中的有源区(AA),栅极25两侧的有源区具有源漏区24。位于栅极25下方的硅衬底中设置有PMOS器件的N阱27(即第一N阱);围绕第一N阱设置有P阱23,P阱将PMOS包围;围绕P阱设置有深N阱28(deep Nwell;即第三N阱),深N阱又将P阱包围;最外层设置有第二N阱21,第二N阱21与深N阱28紧接,并共同将P阱23以及PMOS器件包围起来,使PMOS器件与深N阱下方的硅衬底相隔离,如图4所示,从而可减小衬底噪声(Noise)对PMOS器件的影响。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上述的PMOS器件结构的制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3和图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PMOS器件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执行步骤S01:提供一P型硅衬底20,在所述硅衬底中形成第三N阱;可通过光刻工艺形成第三N阱图形;然后向所述硅衬底中注入N型掺杂杂质,在所述硅衬底中形成具有深N阱(deep Nwell)结构的第三N阱28。执行步骤S02:在所述硅衬底中形成有源区隔离结构。采用与常规射频/毫米波工艺相同的工艺流程,在所述硅衬底20中形成有源区隔离结构22,例如可以是浅沟槽隔离结构22(STI)。执行步骤S03:在所述第三N阱上方形成第一N阱以及围绕第一N阱的第二N阱;可通过光刻工艺形成第一、第二N阱图形;然后向所述硅衬底中注入N型掺杂杂质,在所述硅衬底中的第三N阱28上方形成第一N阱27以及围绕第一N阱的第二N阱21。执行步骤S04:在所述第一、第二N阱之间形成围绕第一N阱的P阱;可通过光刻工艺形成P阱图形;然后向所述硅衬底中注入P型掺杂杂质,在所述硅衬底中的第三N阱28上方、第一、第二N阱27、21之间形成围绕第一N阱27的P阱23。执行步骤S05:在所述第一N阱位置的硅衬底上方形成栅极;可采用与常规射频/毫米波工艺相同的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P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硅衬底上的栅极、位于硅衬底中的栅极两侧的源漏区以及栅极下方的第一N阱,所述第一N阱四周依次围有P阱、第二N阱,所述第一N阱、P阱和第二N阱下方相连设有第三N阱,以将所述PMOS器件与硅衬底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硅衬底上的栅极、位于硅衬底中的栅极两侧的源漏区以及栅极下方的第一N阱,所述第一N阱四周依次围有P阱、第二N阱,所述第一N阱、P阱和第二N阱下方相连设有第三N阱,以将所述PMOS器件与硅衬底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N阱为深N阱,其与第二N阱一起构成对P阱的包围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衬底为P型硅衬底。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MOS器件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提供一硅衬底,在所述硅衬底中形成第三N阱;步骤S02:在所述硅衬底中形成有源区隔离结构;步骤S03:在所述第三N阱上方形成第一N阱以及围绕第一N阱的第二N阱;步骤S04:在所述第一、第二N阱之间形成围绕第一N阱的P阱;步骤S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刘林林庄翔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成都微光集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