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弯段对称管压弯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1671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弯段对称管压弯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设于压机上平台上,下模设于压机下平台上,压块设于下模上的中部位置,用于固定被加工零件管子的压条窜插于压块中;上模包括上压板,左上模块和右上模块分别固定于上压板的左右两端,左上模块和右上模块分别与下模的左右两端合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一次压制成型,能够很好地控制管子上的几何尺寸,后续无需对管子进行手工作正,即省时又省力;加工出的管子零件,多批次之间整体精度高,降低了后续零件安装装配难度,具有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操作便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弯段对称管压弯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设于压机上平台上,下模设于压机下平台上,压块设于下模上的中部位置,用于固定被加工零件管子的压条窜插于压块中;上模包括上压板,左上模块和右上模块分别固定于上压板的左右两端,左上模块和右上模块分别与下模的左右两端合模。本技术提供的装置一次压制成型,能够很好地控制管子上的几何尺寸,后续无需对管子进行手工作正,即省时又省力;加工出的管子零件,多批次之间整体精度高,降低了后续零件安装装配难度,具有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操作便捷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双弯段对称管压弯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弯段对称管压弯成型模具,属于弯管模具

技术介绍
生产车间进行弯管加工时通常使用弯管模具,首先对管子两端弯制加工弯段,再对管子中间弯段进行弯制加工。采用此种加工方式,加工出的管子几何尺寸的精度较低。如果采用此种加工方式进行大批量弯管加工,加工出的批量管子长短不一,不能达到标准化要求,而且此种加工方法生产效率低,不利于车间大规模投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且操作便捷的双弯段对称管压弯成型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弯段对称管压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设于压机上平台上,下模设于压机下平台上,压块设于下模上的中部位置,用于固定被加工零件管子的压条窜插于压块中;上模包括上压板,左上模块和右上模块分别固定于上压板的左右两端,左上模块和右上模块分别与下模的左右两端合模。 优选地,所述压块通过螺栓和第一垫圈旋紧定位于所述下模上。 优选地,所述左上模块和右上模块分别通过第二垫圈、六角头螺栓固定于所述上压板的左右两端。 优选地,所述左上模块的左半段与右半段形成阶梯型结构且左半段的宽度小于右半段;左上模块底面左端形成两道平行的第一端部直段结构弧形凹槽,左上模块底面右端形成两道平行的中间直段结构弧形凹槽,两道第一纵向倾斜结构弧形凹槽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圆弧段结构凹槽与第一端部直段结构弧形凹槽、中间直段结构弧形凹槽衔接; 所述右上模块的左半段与右半段形成阶梯型结构且左半段的宽度大于右半段;右上模块底面右端形成两道平行的第二端部直段结构弧形凹槽,右上模块底面右端形成两道平行的中间直段结构弧形凹槽,两道第二纵向倾斜结构弧形凹槽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圆弧段结构凹槽与第二端部直段结构弧形凹槽、中间直段结构弧形凹槽衔接。 优选地,所述左上模块上,中间直段结构弧形凹槽比第一端部直段结构弧形凹槽高H2,第一圆弧段结构凹槽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为R3、R4,第一圆弧段结构凹槽的圆弧角为b ; 所述右上模块上,中间直段结构弧形凹槽比第二端部直段结构弧形凹槽高H1,第二圆弧段结构凹槽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为Rl、R2,第二圆弧段结构凹槽的圆弧角为a ; 所述第一端部直段结构弧形凹槽、第二端部直段结构弧形凹槽、第一纵向倾斜结构弧形凹槽、第二纵向倾斜结构弧形凹槽的直径均为Φ1,Φ1数值与被加工管件外径相同;第一圆弧段结构凹槽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为R3和R4,第一圆弧段结构凹槽的圆弧角为b ;第二圆弧段结构凹槽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为Rl和R2,第二圆弧段结构凹槽的圆弧角为a ; 两道平行的第一端部直段结构弧形凹槽之间的节距为T3,两道平行的中间直段结构弧形凹槽之间的节距为Tl,两道平行的第二端部直段结构弧形凹槽之间的节距为T2,两道第一纵向倾斜结构弧形凹槽之间形成折角山两道第二纵向倾斜结构弧形凹槽之间形成折角C。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部直段结构弧形凹槽均包含直径为Φ I的1/4圆弧面,I / 4圆弧面的上端向外侧斜下方延伸形成一曲面,该曲面与I / 4圆弧面上端相切,I / 4圆弧面的下端向下垂直延伸的长度为I / 2Φ1 ;所述第二端部直段结构弧形凹槽、中间直段结构弧形凹槽均与第一端部直段结构弧形凹槽截面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下模上表面左半段结构与左上模块底面结构相匹配,左上模块上的第一端部直段结构弧形凹槽、中间直段结构弧形凹槽、第一纵向倾斜结构弧形凹槽与下模上表面左半段相应部分衔接后构成圆形管状槽体;下模上表面右半段结构与右上模块底面结构相匹配,右上模块上的第二端部直段结构弧形凹槽、中间直段结构弧形凹槽、第二纵向倾斜结构弧形凹槽与下模上表面右半段相应部分衔接后也构成圆形管状槽体;下模上与左上模块、右上模块上的中间直段结构弧形凹槽匹配处以中间直段结构弧形凹槽向中间延伸至衔接。 优选地,所述下模上设有与所述螺栓匹配的螺纹孔。 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管子零件中的多个空间立体圆弧弯段采用模具一次压制成型,能够很好地控制管子上的几何尺寸,后续无需对管子进行手工作正,即省时又省力;加工出的管子零件,多批次之间整体精度高,降低了后续零件安装装配难度,具有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操作便捷的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待弯制成的管子零件主视图; 图2为待弯制成的管子零件俯视图; 图3为双弯段对称管压弯成型模具主视图; 图4为双弯段对称管压弯成型模具侧视图; 图5为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模局部俯视图; 图7为图5中A-A剖视图; 图8为图5中B-B剖视图; 图9为图5中D-D剖视图; 图10为图5中C-C剖视图; 图11为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下模俯视图; 图13为图12中E-E剖视图; 图14为图12中F-F剖视图; 图15为图12中A向视图; 图16为图12中B向视图; 图17为管子零件装入模具压制前示意图; 图18为管子零件装入模具压制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待加工的管子零件为两根相同的直径为Φ1的圆柱形管子,需弯制成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两根管子对称设置,均包括第一端部直段、第一圆弧段、第一纵向倾斜段、中间直段、第二圆弧段、第二纵向倾斜段和第二端部直段,第一纵向倾斜段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圆弧段与第一端部直段、中间直段一端连接,第二纵向倾斜段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圆弧段与第二端部直段、中间直段另一端连接。 中间直段高于第一端部直段、第二端部直段,中间直段与第一端部直段、第二端部直段之间的高度差分别为H2、H1。第一圆弧段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为R3、R4,第一圆弧段的圆弧角为b。第二圆弧段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为R1、R2,第二圆弧段的圆弧角为a。两根管子的第一端部直段、中间直段、第二端部直段的节距分别为T3、Tl、T2。两根管子的第一纵向倾斜段之间形成折角d,两根管子的第二纵向倾斜段之间形成折角C。 为将上述几何尺寸一次全部压制成型,设计一种双弯段对称管压弯成型模具,结合图3和图4,该双弯段对称管压弯成型模具由螺栓1、第一垫圈2、压块3、上模4、下模5和压条6构成,上模4安装在压机上平台上,下模5安装在压机下平台上,通过压机中配套的紧固件进行安装定位。压块3安装在下模5上的中部位置,通过螺栓1、第一垫圈2进行旋紧定位。压条6窜插在压块3的方孔中,用于固定被加工零件管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弯段对称管压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4)和下模(5),上模(4)设于压机上平台上,下模(5)设于压机下平台上,压块(3)设于下模(5)上的中部位置,用于固定被加工零件管子的压条(6)窜插于压块(3)中;上模(4)包括上压板(4‑3),左上模块(4‑1)和右上模块(4‑2)分别固定于上压板(4‑3)的左右两端,左上模块(4‑1)和右上模块(4‑2)分别与下模(5)的左右两端合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力翁遥成赵晓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