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3611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按键结构,按键结构包含底板、键帽、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磁性件。底板具有磁性部,键帽设置于底板之上,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设置于底板与键帽之间,键帽经由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而能相对于底板上下移动。磁性件对应磁性部设置于底板与键帽之间,磁性件与磁性部之间产生吸引力,吸引力使磁性件接触并施力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以驱使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将键帽远离底板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用于产生回复力的机构无需占据过大的空间即可作用,减少对支架于结构及作动上的限制;藉由磁性件及磁性部的材料以获得所需的吸引力,无需增加磁性件及磁性部的结构体积,维持按键结构的作动稳定度及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按键结构,按键结构包含底板、键帽、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磁性件。底板具有磁性部,键帽设置于底板之上,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设置于底板与键帽之间,键帽经由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而能相对于底板上下移动。磁性件对应磁性部设置于底板与键帽之间,磁性件与磁性部之间产生吸引力,吸引力使磁性件接触并施力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以驱使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将键帽远离底板移动。本专利技术中用于产生回复力的机构无需占据过大的空间即可作用,减少对支架于结构及作动上的限制;藉由磁性件及磁性部的材料以获得所需的吸引力,无需增加磁性件及磁性部的结构体积,维持按键结构的作动稳定度及结构强度。【专利说明】按键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尤其指一种利用磁吸力作动的按键结构。
技术介绍
按键结构通常透过交叉连接的支架提供键帽上下移动的机构,并另于键帽下方设置有弹性构件(例如硅胶圆突),弹性构件用以提供键帽回复力以驱使键帽回到原位(即未被按压时的位置)。支架与弹性构件通常采用紧凑配置以缩小按键结构所需设置空间,但由于支架采交叉连接且硅胶圆突设置于其间,使得支架结构具有一定的结构复杂性。此夕卜,硅胶圆突需具有相当的结构体积始能提供使用者足够的按压回馈手感(即使用者按压时感受的反作用力),使得按键结构所需的体积有其限制。因此,除非减损或牺牲键帽作动的稳定性或按压回馈手感,否则此种按键结构实难以适用于薄形键盘中。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先前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一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利用磁性件与底板间产生的吸引力以同时驱使支撑键帽的两个支架作动,故能同时兼顾键帽作动的稳定性及提供足够的按压回馈手感,利于适用于薄形键盘(例如但不限于笔记型电脑键盘)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包含底板、键帽、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磁性件。底板具有磁性部;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之上;第一支架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第二支架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该键帽经由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而能相对于该底板上下移动;磁性件对应该磁性部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该磁性件与该磁性部之间产生吸引力,该吸引力使该磁性件接触并施力于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以驱使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将该键帽沿远离该底板的方向移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架可旋转地抵接该底板及该键帽,该第二支架可旋转地抵接该底板及该键帽。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磁性件设置于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之间,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相对设置,使得当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水平上下移动时,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相对于该底板反向旋转。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磁性件相对于该底板可旋转,当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水平上下移动时,该磁性件与该第一支架同向旋转。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磁性件固定于该第一支架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架还包括凹槽,该磁性件镶嵌于该凹槽中。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架为塑胶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磁性件可旋转地抵接该底板。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磁性件及该第一支架以同一旋转轴相对于该底板旋转。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架包含第一部位及第二部位,该第一部位以第一旋转轴可旋转地抵接该键帽,该第二部位以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抵接该底板,该磁性件包含抵接部,该抵接部以第三旋转轴可旋转地抵接该底板,该第三旋转轴于该底板上的投影位于该第一旋转轴及该第二旋转轴于该底板上的投影之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二支架包含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及第三部位,该第一部位可旋转地抵接该键帽,该第二部位可旋转地抵接该底板,该第三部位保持与该磁性件接触,该第二部位位于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三部位之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三部位于该第二部位与磁性件之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分隔设置。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磁性部及该磁性件的其中之一为磁铁,该磁性部及该磁性件的其中另一为顺磁性件。 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另一种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包含底板、键帽、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磁性件。底板具有磁性部;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之上;该第一支架为塑胶件,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第二支架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该键帽经由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而能相对于该底板上下移动;磁性件固定于该第一支架上,该磁性件与该磁性部之间产生吸引力,该吸引力使该磁性件接触并施力于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以驱使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将该键帽沿远离该底板的方向移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支架包含突出端部,该突出端部保持与该磁性件接触。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支架包含枢轴结构,该枢轴结构可旋转地抵接该底板,该突出端部位于枢轴结构与磁性件之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均可旋转地抵接该底板。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均可活动地抵接该键帽。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的其中之一可旋转地抵接该键帽,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的其中另一可滑动地抵接该键帽。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磁性部及该磁性件的其中之一为磁铁,该磁性部及该磁性件的其中另一为顺磁性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架还包括凹槽,该磁性件镶嵌于该凹槽中。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按键结构中用于产生回复力的机构(即磁性件及磁性部)无需占据过大的空间即可作用,减少对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于结构及作动上的限制;此外,可藉由选择磁性件及磁性部的材料以获得所需的吸引力,无需藉助增加磁性件及磁性部的结构体积来实现。藉此,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作动稳定度及结构强度均可维持在一定的程度以上。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按键结构能克服先前技术中按键结构应用于薄形键盘时无法兼顾键帽作动的稳定性及提供足够的按压回馈手感的两难。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按键结构的局部分解图; 图3为图1中按键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图1中按键结构沿线X-X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按键结构的键帽被按压后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按键结构的键帽被右斜按压后的剖视图; 图7为图1中按键结构的键帽左侧被施力按压时的剖视图; 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爆炸图; 图9为图8中按键结构的俯视图; 图10为图8中按键结构3沿线Y-Y的剖视图; 图11为图8中按键结构的键帽被压后的剖视图; 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爆炸图; 图13为图12中按键结构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2中按键结构的键帽被倾斜按压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结构I的示意图,图2为按键结构I的局部分解图,图3为按键结构I的爆炸图,图4为按键结构I沿图1中线X-X的剖视图。按键结构I包含底板12、薄膜电路板14、键帽16、第一支架18、第二支架20及磁性件22。底板12具有磁性部122 (于图2中以虚线绘示其设置位置)及复数个连接部124、126,于本实施例中,底板12主要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结构包含:底板,具有磁性部;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之上;第一支架,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第二支架,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该键帽经由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而能相对于该底板上下移动;以及磁性件,对应该磁性部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该磁性件与该磁性部之间产生吸引力,该吸引力使该磁性件接触并施力于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以驱使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将该键帽沿远离该底板的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