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76692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主体,其内设置有冷却液流道;转接件,其内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一端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另一端口密封连接,使得所述冷却液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分别用于与冷却液输送管道的接头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冷散热装置,散热主体的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口的位置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块的设计决定,能够适应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块多种应用场合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冷散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冷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块主要通过风冷散热的方式实现散热。随着电源模块应用场合的扩大,人们对散热效率和静音方面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液体的散热速度远远大于空气,液冷散热方式的散热效率较高,同时液冷散热方式在噪音方面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如图1所示,用于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块的液冷散热装置包括板式散热主体10,其内设置有管型冷却液流道11,冷却液流道11的两端口分别与冷却液输送管的接头20密封连接,即冷却液流道11的两端口与冷却液输送管的接头20直接连接。在实际运用中,冷却液输送管的接头的位置一般是固定的。这样,冷却液输送管的接头的位置直接决定了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口的位置,不能灵活的安排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口的位置,导致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块的设计受到了限制,不能适应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块多种应用场合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散热装置,散热主体的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口的位置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块的设计决定,能够适应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块多种应用场合的发展趋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主体,其内设置有冷却液流道;转接件,其内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一端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另一端口密封连接,使得所述冷却液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分别用于与冷却液输送管道的接头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主体是板式散热主体,其包括两个平行的板面;所述冷却液流道单层设置在所述两个板面之间。优选的,所述板式散热主体还包括与所述板面相垂直的侧面;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口设置在所述板式散热主体的侧面。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设置在所述转接件的同一面。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设置在所述转接件的同一面。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在相对于所述板面相垂直的方向上下排列。优选的,所述设置有冷却液流道两端口的板式散热主体的侧面与所述设置有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的一面相平行或垂直。优选的,所述散热主体是板式散热主体,其包括两个平行的板面;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口设置在所述板式散热主体的同一板面或分别设置在两个板面。优选的,所述冷却液流道包括:至少η个依次相连通的通道,所述每个通道的一端是位于所述板式散热主体的侧面的通道端口,其中,η是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η-2个堵头,两个通道端口作为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口,其他通道端口与所述η-2个堵头一一对应密封连接。本技术的液冷散热装置,在冷却液输送管的接头的位置固定后,通过控制转接件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方向使得散热主体的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口的位置仍然可以灵活的安排,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块的设计决定,能够适应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块多种应用场合的发展趋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用于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块的液冷散热装置与冷却液输送管的接头相连接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液冷散热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液冷散热装置的显示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液冷散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液冷散热装置的显示冷却液流道结构的示意图。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技术中:10板式散热主体,11管型冷却液流道,20冷却液输送管的接头;本技术中:100板式散热主体,110冷却液流道,111通道,112堵头,200转接件,210第一流道,220第二流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液冷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主体,其内设置有冷却液流道;转接件,其内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口与冷却液流道的一端口密封连接,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口与冷却液流道的另一端口密封连接,使得冷却液流道分别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连通;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分别用于与冷却液输送管道的接头密封连接。本技术的液冷散热装置,散热主体的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口分别与转接件的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和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密封连接,转接件的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与冷却液输送管道的接头密封连接。在冷却液输送管的接头的位置固定后,转接件的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位置也随之固定。根据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块的设计的需要,确定散热主体的冷却液流道两端口的位置,进而确定了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和第二流道的第一端的位置。这样,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和第二流道的第一端的位置以及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的位置都已经确定,通过控制转接件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方向使得冷却液流道分别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连通,以实现冷却液的流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液冷散热装置,在冷却液输送管的接头的位置固定后,通过控制转接件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方向使得散热主体的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口的位置仍然可以灵活的安排,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块的设计决定,能够适应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块多种应用场合的发展趋势。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板式散热主体100,其包括两个平行的板面和与之相垂直的侧面;板式散热主体100内设置有冷却液流道110 ;冷却液流道单层设置在两个板面之间且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口设置在板式散热主体的同一侧面。冷却液流道单层设置在两个板面之间,这样,板式散热主体的厚度只要能够加工冷却液流道即可,可以将板式散热主体的厚度设计的比较小。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口设置在板式散热主体的同一侧面。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口设置在板式散热主体的侧面,可以方便板式散热主体的板面的固定;设置在同一侧面,使得与之配合的转接件的尺寸可以控制的比较小。转接件200,其内设置有第一流道210和第二流道220 ;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口与冷却液流道的一端口密封连接,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口与冷却液流道的另一端口密封连接,使得冷却液流道分别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连通;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分别用于与冷却液输送管道的接头密封连接;其中,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设置在转接件的同一面;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在相对于板面相垂直的方向上下排列;设置有冷却液流道两端口的板式散热主体的一个侧面与设置有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的一面相垂直。需要说明的是,板式散热主体是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块的液冷散热装置常用的散热主体,散热主体的结构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多种,板式散热主体只是其中的一种,仅用于举例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设置在转接件的位置是根据冷却液输送管道的接头的位置决定的,不限于本例中所限定的具体位置。同理,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的排列方式,也不限于本例中所限定的具体排列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主体,其内设置有冷却液流道;转接件,其内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一端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另一端口密封连接,使得所述冷却液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分别用于与冷却液输送管道的接头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主体,其内设置有冷却液流道; 转接件,其内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一端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另一端口密封连接,使得所述冷却液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分别用于与冷却液输送管道的接头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是板式散热主体,其包括两个平行的板面; 所述冷却液流道单层设置在所述两个板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散热主体还包括与所述板面相垂直的侧面;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口设置在所述板式散热主体的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口设置在所述板式散热主体的同一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设置在所述转接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日富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