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9495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2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能与反应容器、试样喷嘴的个体差无关地控制试样喷嘴的前端与反应容器的底之间的间隔,能抑制试样附着在试样喷嘴上。计算试样分注机构的试样喷嘴(11a)的前端与坐标测定用台接触后直到停止位置检测器(44)检测停止位置检测板(43)的臂(42)的移动距离,并存储在存储器中。使试样喷嘴(11a)向反应容器(2)的底面移动,在停止位置检测器(44)检测出停止位置检测板(43)时停止移动,从该位置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移动距离使臂(42)向上方移动。是使试样喷嘴(11a)的前端与反应容器(2)的底面接触的状态,能在抑制试样喷嘴(11a)的弯曲(挠曲)的状态下使试样喷嘴(11a)停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能与反应容器、试样喷嘴的个体差无关地控制试样喷嘴的前端与反应容器的底之间的间隔,能抑制试样附着在试样喷嘴上。计算试样分注机构的试样喷嘴(11a)的前端与坐标测定用台接触后直到停止位置检测器(44)检测停止位置检测板(43)的臂(42)的移动距离,并存储在存储器中。使试样喷嘴(11a)向反应容器(2)的底面移动,在停止位置检测器(44)检测出停止位置检测板(43)时停止移动,从该位置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移动距离使臂(42)向上方移动。是使试样喷嘴(11a)的前端与反应容器(2)的底面接触的状态,能在抑制试样喷嘴(11a)的弯曲(挠曲)的状态下使试样喷嘴(11a)停止。【专利说明】自动分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血液、尿等成分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进行血液、尿等生物体试样所含的特定成分的定量或定性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从分析结果的再现性、处理速度高等方面来看,在现在的诊断中并不欠缺。自动分析装置的测定方法大致分为使用与试样中的分析对象成分反应,反应液的颜色变化的试剂的分析法(比色分析)、使用在与对象成分直接或间接地特异地结合的物质中添加标识体的试剂,对标识体进行计数的分析法(免疫分析)。即使在任意的分析法中,都在试样中混合规定量的试剂来进行分析,但近年来,伴随分析成本的削减要求,要求能减少用于分析的试剂的量的分析装置。用于在现在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一次分析的试样是一桁微升的等级,同时要求维持较高的分注精度。在一微升左右的低分注量中,作为维持较高的分注再现性的方法,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方法中,在向试样容器内排出试样后,通过直到喷嘴从试样脱离都以低速使喷嘴进行动作,减少试样相对于喷嘴的附着量,提高试样的分注精度。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方法中,在向反应容器排出试剂时,通过将反应容器底与试样探针前端的间隙保持为一定,在分注试样的状态下使试样探针上升,防止试样附着在试样探针侧面,从而提高分注精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7120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754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技术中,为了不使装置的单位时间的处理能力下降,使喷嘴以低速移动的距离为喷嘴从排出的试样试样脱离,但对脱离所需的喷嘴的上升距离并未充分言及。另外,有时使喷嘴下降到反应容器底面附近,但在实际的装置中,数百个反应容器环状地设置,难以将这些反应容器的全部的底面的高度保持为一定。因此,普遍利用弹性体支撑喷嘴,以喷嘴在全部的反应容器中弹性接触的方式下降,需要也包括该弹性接触的距离地使试样喷嘴以低速进行动作。因此,使喷嘴从试样脱离所需的时间变长。另外,在喷嘴的长度上也存在个体差,由于喷嘴的安装拆卸、更换,喷嘴前端与反应容器的相对位置变化,因此需要相对于基准位置进行位置修正,或增长弹性接触的距离之类的对应,后者在低速下的移动距离变得更长。例如,当以低速的喷嘴的移动速度是IOmm / s时,如果移动距离增加1mm,则移动时间增加0.ls,成为每单位时间的处理能力下降的原因。另外,当喷嘴从弹性接触状态(喷嘴弯曲(挠曲的状态))上升并返回原来的状态(在喷嘴上没有弯曲的状态)时,喷嘴振动,存在使附着在喷嘴侧面的试样向反应容器侧面飞散的可能性。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技术中,在向反应容器排出试样时,通过将反应容器底与试样探针前端的间隙保持为一定,在分注试样的状态下使试样探针上升,防止试样附着在试样探针侧面,提高分注精度,但在上述方法中,必须使试样探针与试样用泵的动作同步,难以控制。另外,从试剂探针排出的试样在反应容器底如何湿润扩散由于相对于由污染或损伤等引起的反应容器底的试样的湿润性的变化、、反应容器清洗后的剩余水的影响而变化,因此难以将喷嘴前端距反应容器底的距离与距排出的试样液面的反应容器底的距离控制为相同。另外,由于试样探针在排出试样的状态下进行上升动作,因此伴随上升动作的试样探针的振动有可能对分注精度带来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能够与反应容器、试样喷嘴的个体差无关地对每次试样分注控制试样喷嘴前端与反应容器底的间隔,能抑制试样附着在试样喷嘴前端的自动分析装置及自动分析装置的试样分注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如下。使试样喷嘴下降到反应容器,使上述试样喷嘴与上述反应容器弹性接触,利用停止位置检测器停止。上述试样喷嘴停止后,使上述试样喷嘴上升到上述反应容器的弹性接触开始点。在试样的排出开始时,可以在上升到弹性接触开始点后开始,也可以在上升前的阶段开始。在后者的场合,在排出时间相同的场合,与前者相比,能够缩短试样喷嘴从利用障碍物检测器停止到排出结束的时间。在向上述弹性接触开始点的上升距离中,在坐标测定位置中,存储静电容量检测器与停止位置检测器的停止位置,使用上述停止位置的差。排出试样后,使上述试样喷嘴以低速移动到上述试样喷嘴前端从试样脱离,在从试样脱离后,以高速使上述试样喷嘴移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与反应容器、试样喷嘴的个体差无关地将试样排出到反应容器时,试样喷嘴位于与反应容器底的弹性接触开始点(试样喷嘴与容器底处于接触状态),因此试样喷嘴不会振动,另外,试样能以相对于反应容器底可靠地湿润扩散的方式排出。另外,在排出后,能够以最小的低速移动距离使试样喷嘴从试样脱离,能够节约以低速的移动时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适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试样分注机构11的概略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控制器21的内部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弹性接触移动距离48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弹性接触移动距离48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说明试样喷嘴Ila向反应容器2的下降方法的图。图7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试样喷嘴Ila向反应容器2的下降方法的图。图8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试样向反应容器2的排出方法的图。图9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试样向反应容器2的排出方法的图。图10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试样向反应容器2的排出方法的图。图11是求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弹性接触移动距离48的其他方法的说明图。图12是求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弹性接触移动距离48的其他方法的说明图。图13是说明停止位置检测器及静电容量检测器的输出信号与臂驱动距离的关系的图。图14是说明臂的移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图。图15是说明停止位置检测器及静电容量检测器的输出信号与臂驱动距离的关系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使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在图1中,在反应盘I上圆周状地排列有反应容器2。在试剂盘9中能在圆周上配置多个试剂瓶10。在反应盘I附近设置使载置了试样容器15的架16移动的试样搬运机构17。在反应盘I与试剂盘9之间设置试剂分注机构7、8。另外,在反应盘I与试样搬运机构17之间设置能旋转及上下移动的试样分注机构11,该试样分注机构11具备试样分注喷嘴(简称为试样喷嘴)11a。在试样喷嘴Ila上连接有试样用泵19。试样喷嘴Ila在以旋转轴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居晃启中村和弘时枝仁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