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和搭载于车辆的电源装置的冷却构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9416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2 15:39
一边实现在车内空间所搭载的电源装置的排气空间的高效化,一边抑制由从电源装置排出到车内空间的空气所引起的不适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搭载有电源装置的车辆具备:电源装置(50),其配置于车辆的车内空间;冷却装置(60),其将车内空间内的空气供给到电源装置;以及冷却管道(62),其供从电源装置排出的空气流动。冷却管道与第一冷却流路(Sa)、第二冷却流路(Sb)和第三冷却流路(Sc)中的任一个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流路(Sa)由车辆的立柱形成,所述第二冷却流路(Sb)由车辆的框架部和在框架部所设置的台阶部形成,所述第三冷却流路(Sc)由框架部和在框架部所设置的划痕板部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边实现在车内空间所搭载的电源装置的排气空间的高效化,一边抑制由从电源装置排出到车内空间的空气所引起的不适感。本专利技术的搭载有电源装置的车辆具备:电源装置(50),其配置于车辆的车内空间;冷却装置(60),其将车内空间内的空气供给到电源装置;以及冷却管道(62),其供从电源装置排出的空气流动。冷却管道与第一冷却流路(Sa)、第二冷却流路(Sb)和第三冷却流路(Sc)中的任一个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流路(Sa)由车辆的立柱形成,所述第二冷却流路(Sb)由车辆的框架部和在框架部所设置的台阶部形成,所述第三冷却流路(Sc)由框架部和在框架部所设置的划痕板部形成。【专利说明】车辆和搭载于车辆的电源装置的冷却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搭载电源装置的车辆,更详细而言涉及搭载于车辆的电源装置的冷却构造。
技术介绍
搭载于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电池组通过风扇等冷却装置冷却以抑制电池组内部的温度上升。从风扇送入的空气等冷却介质在电池组内流动以进行与电池模块之间的热交换。因电池模块而升温了的空气排出到电池组外,从而将电池组内部冷却。电池组例如能够搭载于车内空间的座椅下方。在此情况下,能够设为如下的冷却构造:将车内空间内的空气抽入电池组,并将在电池组内流通后的空气排出到车内空间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0041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0741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若从搭载于座椅下方的电池组排出的空气与在车内空间乘车的乘员接触,则会使乘员觉得不舒服。但是,相对于有限的车内空间,难以充分地确保在车内空间搭载的电池组的排气空间。由此,难以确保从电池组排出的空气的排气空间(排气路径等的空间)以使得因电池组而升温了的空气不给在车内空间乘车的乘员带去不适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边实现在车内空间搭载的电源装置的排气空间的效率化,一边抑制由从电源装置排出到车内空间的空气所引起的不适感。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搭载有电源装置的车辆包括:所述电源装置,其配置于所述车辆的车内空间;冷却装置,其将所述车内空间内的空气供给到所述电源装置;以及冷却管道,其供从所述电源装置排出的所述空气流动。而且,所述冷却管道与第一冷却流路、第二冷却流路和第三冷却流路中的任一冷却流路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流路由所述车辆的立柱形成,所述第二冷却流路由所述车辆的框架部和在所述框架部所设置的台阶部形成,所述第三冷却流路由所述框架部和在所述框架部所设置的划痕板部形成。由此,能够不在车内空间中另行设置从所述电源装置排出的所述空气的流通路径,有效活用车内空间而高效地确保从所述电源装置排出的所述空气的流通路径(冷却路径),能够通过冷却路径适当地进行的冷却了电源装置后向车内空间排出的空气的温度管理。另外,所述框架部是在所述立柱的下部两侧形成的车辆框架,所述第一冷却流路、第二冷却流路以及第三冷却流路经由所述立柱彼此连结,由此能够将从所述电源装置排出的所述空气穿过多个流通路径(冷却路径)向车内空间排出,能够高效地进行冷却了电源装置后向车内空间排出的空气的温度管理。另外,能够将所述冷却管道配置于在所述车内空间所搭载的座椅的下方的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立柱之间,并将所述冷却管道直接连接于所述立柱。此时,通过在形成为从所述车辆的上方朝向下方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变大的所述立柱的下部连接所述冷却管道,能够实现一边电源装置的排气空间的高效化,一边充分地确保从电源装置排出的空气的流通量(例如,空气的排气路径的大小)的冷却构造。另外,所述冷却管道包括:第一冷却管道,其与所述车辆的左侧的所述立柱连接;和第二冷却管道,其与所述车辆的右侧的所述立柱连接。即,通过将车辆左右方向的两侧的立柱分别与冷却管道连接,能够将从所述电源装置排出的所述空气穿过多个流通路径(冷却路径)向车内空间排出,能够通过多个冷却路径适当地进行冷却了电源装置后向车内空间排出的空气的温度管理。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搭载于车辆的电源装置的冷却构造包括:冷却装置,其将所述车辆的车内空间内的空气供给到所述电源装置;冷却管道,其供从所述电源装置排出的所述空气流动;以及与所述冷却管道连接的三个冷却流路即第一冷却流路、第二冷却流路和第三冷却流路中的任一冷却流路,所述第一冷却流路由所述车辆的立柱形成,所述第二冷却流路由所述车辆的框架部和在所述框架部所设置的台阶部形成,所述第三冷却流路由所述框架部和在所述框架部所设置的划痕板部形成。由此,能够有效活用车内空间而高效地确保从所述电源装置排出的所述空气的流通路径(冷却路径),能够通过冷却路径适当地进行冷却了电源装置后向车内空间排出的空气的温度管理。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从电源装置排出的空气穿过由车辆的立柱等形成的冷却流路而排出到车内空间,所以能够一边实现电源装置的排气空间的高效化,一边抑制由冷却电源装置后排出到车内空间的空气所引起的不适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搭载有实施例1的电源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图2是搭载于图1的车辆的电源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1的冷却路径的示意图。图5是搭载于实施例2的车辆的电源装置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B-B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图1至图4是示出实施例1的图。图1是搭载有本实施例的电池组(电源装置)50的车辆I的示意图。车辆I是例如搭载有电池组50的混合动力车或者电动车等车辆。混合动力车是除了电池组50之外还具备内燃机或者燃料电池作为使车辆行驶的动力源的车辆。电动车是仅具备电池组50作为车辆的动力源的车辆。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辆I搭载在构成车内空间R的地板2上配置的电池组50。电池组50在配置于地板2上的前座椅3的下方配置,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部件相对于地板2固定。在地板2的车辆左侧部2a以及车辆右侧部2b,中心立柱4 (B立柱)形成为从地板2朝向未图示的车顶(顶盖)大致竖直。此外,在图1的例子中,图示了地板2的车辆左侧部2a的中心立柱4,省略了车辆右侧部2b的中心立柱4。中心立柱4包括形成为凹状的立柱部41和对立柱部41的凹状开口面进行覆盖的立柱装饰部42。在中心立柱4的内部,由立柱部41的凹部和立柱装饰部42形成空间SI。空间SI从中心立柱4的下部4a朝向车辆I的顶盖延伸。空间SI是如后所述地从电池组50排出的空气的冷却路径Sa。中心立柱4的下部4a形成为从车辆I的上方(顶盖)朝向下方(地板2)在车辆I的前后方向上宽度变大。在中心立柱4的下部4a的两侧(车辆I的前后方向两侧)形成有门槛(side sill)5、60门槛5是与中心立柱4的下部4a连接且向车辆I的后方延伸的框架部件。在门槛5上设置有当乘员向车内空间R内上车时能够脚踏的台阶部件7。台阶部件7设置为从中心立柱4的下部4a朝向 车辆I的后方覆盖门槛5。在门槛5和台阶部件7之间形成有空间(间隙)S2。空间S2是后述的从电池组50排出的空气的冷却路径Sb。门槛6是与中心立柱4的下部4a连接且与门槛5反向的朝向车辆I的前方延伸的框架部件。在门槛6上设置有划痕板(scuff plate,门槛条)部件8。划痕板部件8设置为从中心立柱4的下部4a朝向车辆I的前方覆盖门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谷尚宪太田登大代哲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