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8267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1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型刀具,包括:第一排屑槽,该第一排屑槽由钻尖螺旋延伸至钻尾;第二排屑槽,该第二排屑槽由钻尖向钻尾方向螺旋延伸,该第二排屑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排屑槽的长度;磨背,所述磨背设置于所述第二排屑槽的尾部与之相接,并继续向钻尾方向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第一排屑槽由钻尖螺旋至钻尾,第二排屑槽的长度小于第一排屑槽,磨背与第二排屑槽的连接,通过磨背可改变排屑槽磨入深度从而去除两个排屑槽的刃背;在保证足够的刚性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减小刃背与孔壁摩擦发热,防止钻头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型刀具,包括:第一排屑槽,该第一排屑槽由钻尖螺旋延伸至钻尾;第二排屑槽,该第二排屑槽由钻尖向钻尾方向螺旋延伸,该第二排屑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排屑槽的长度;磨背,所述磨背设置于所述第二排屑槽的尾部与之相接,并继续向钻尾方向延伸。本专利技术由于第一排屑槽由钻尖螺旋至钻尾,第二排屑槽的长度小于第一排屑槽,磨背与第二排屑槽的连接,通过磨背可改变排屑槽磨入深度从而去除两个排屑槽的刃背;在保证足够的刚性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减小刃背与孔壁摩擦发热,防止钻头变形。【专利说明】—种微型刀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电路板(简称PCB)的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微型刀具。
技术介绍
随着印制电路板(PCB)技术和产品的发展,硬质合金钻头需求逐年增加,新型硬质合金钻头不断出现,对硬质合金钻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PCB用硬质合金钻头(简称PCB微钻)是一种形状复杂的带螺旋槽的微孔加工工具,由传统的麻花钻衍生而来。PCB微钻尺寸微小,其钻尖结构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目前大部分PCB厂家使用数控钻床来加工PCB板,数控钻孔是印制板制程的重要环节,而硬质合金钻头则是决定钻孔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客户对PCB钻头的产品性能、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常规产品已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如图1-图3所示,目前常用的PCB钻头通常都是有两个对称的切削刃11,两条对称螺旋的排屑槽10、对称的两组第一后刀面12及第二后刀面13。随着微型钻头的钻径要求越来越小,小钻头更易断钻,而常规钻头两螺旋槽形式削弱了钻头刚性。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申请:CN102310215B提出一种通过将两条对称的排屑槽10交汇到一起来解决钻头刚性的问题,但此种结构排屑槽交汇之后,会造成钻身的幅宽(排屑槽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大,在钻削过程中,会与孔壁发生过多的摩擦,导致热量增高,严重则导致钻头变形或危害孔壁的光滑度。同样的,中国专利申请:CN101767217B也提出一种单刃钻头,该种单刃钻也提出了长短排屑槽的设计结构,该种结构的钻头,在钻削过程中,同样也存在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刚性强度更好的一种微型刀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微型刀具,包括:第一排屑槽,该第一排屑槽由钻尖螺旋延伸至钻尾;第二排屑槽,该第二排屑槽由钻尖向钻尾方向螺旋延伸,该第二排屑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排屑槽的长度;磨背,所述磨背设置于所述第二排屑槽的尾部与之相接,并继续向钻尾方向延伸。优选的,所述磨背的螺旋角度与所述第二排屑槽相同。这样设置逐渐减小磨入深度,去除刃背,减小刃背与孔壁的摩擦。优选的,所述磨背延伸至钻尾。这是设置磨背的一种具体结构。优选的,所述磨背的磨入深度在由钻尖向钻尾的方向是逐渐减小的。这样设置磨背减小磨背的的摩擦。优选的,所述第二排屑槽的螺旋角与所述第一排屑槽的螺旋角不同。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的螺旋角不同是设置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的另一具体方式。优选的,所述磨背的螺旋角与所述第二排屑槽的螺旋角不同。这是设置磨背与第二排屑槽的另一种具体结构。优选的,所述磨背终结于其与第一排屑槽的相交位置。一般来说,钻身前端部分与孔壁的摩擦较大,这种设置方式,一可减小摩擦,二可避免钻身后端的强度受到影响,因为一般刀具断刀都发生在后端部分。优选的,所述磨背包括两条并行的第一磨背以及第二磨背,所述第一磨背与所述第二磨背的螺旋角相同。两条并行的磨背可以进一步减小钻身与孔壁的摩擦,同时,设置两条并行的方式可以避免钻身结构受到过大的影响。优选的,所述微型刀具为单刃型钻头。这是微型刀具的一种具体类型。优选的,所述微型刀具为双刃型微型钻头,该双刃型微型钻头的两条主切削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排屑槽与所述第二排屑槽也是对称设置。这是微型刀具的另一种具体类型。本专利技术由于第一排屑槽由钻尖螺旋至钻尾,第二排屑槽的长度小于第一排屑槽,磨背与第二排屑槽的连接,通过磨背可改变排屑槽磨入深度从而去除两个排屑槽的刃背;在保证足够的刚性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减小刃背与孔壁摩擦发热,防止钻头变形。【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钻尖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钻头剖面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钻身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钻尖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钻身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钻尖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钻身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钻身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钻身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3:10、排屑槽;11、切削刃;12、第一后刀面;13、第二后刀面;图4-10:110、第一排屑槽;111、主切削刃;120、第二排屑槽;121、主切削刃;127、磨背;127a、第一磨背;127b、第二磨背;129、终结位置。【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型刀具,包括:第一排屑槽,该第一排屑槽由钻尖螺旋延伸至钻尾;第二排屑槽,该第二排屑槽由钻尖向钻尾方向螺旋延伸,该第二排屑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排屑槽的长度;磨背,所述磨背设置于所述第二排屑槽的尾部与之相接,并继续向钻尾方向延伸。本专利技术由于第一排屑槽由钻尖螺旋至钻尾,第二排屑槽的长度小于第一排屑槽,磨背与第二排屑槽的连接,通过磨背可改变排屑槽磨入深度从而去除两个排屑槽的刃背;在保证足够的刚性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减小刃背与孔壁摩擦发热,防止钻头变形。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4至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图中显示一种微型单刃钻头,其包括:第一排屑槽110、第二排屑槽120、磨背127以及主切削刃111。所述第一排屑槽110由钻尖螺旋延伸至钻尾,所述第二排屑槽120由钻尖向钻尾方向螺旋延伸,但不延伸至钻尾,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排屑槽120设置在钻头的大头区域,也就是说第二排屑槽12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排屑槽110的长度。所述磨背127设置于所述第二排屑槽120的尾部与之相接,并继续向钻尾方向延伸,磨背127同第二排屑槽120具有相同的螺旋角,与第一排屑槽110一样,一直延伸至钻尾。连接在第二排屑槽120尾部的磨背使得钻削时,钻身与孔壁的摩擦减小,从而避免过大的发热造成钻身变形影响孔位精度。实施例二:如图6所示也是一直单刃钻头,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磨背127的螺旋角与第二排屑槽120的螺旋角不同;磨背127向钻尾方向延伸,其磨入深度逐渐减小,并最终终结于于第一排屑槽110的相交位置129,钻头的前端部分与孔壁的摩擦是最大的,本实施例中,仅在钻头的前端部分设置磨背127,既可避免摩擦较大的问题,又可避免钻身的后端部分强度降低的问题。实施例三:如图7-8所示的一种双刃型微型钻头,其包括:对称设置第一排屑槽110、第二排屑槽120,磨背127,以及对称设置的主切削刃111、主切削刃121。其中,所述第一排屑槽110由钻尖螺旋延伸至钻尾,所述第二排屑槽120由钻尖向钻尾方向螺旋延伸,但不延伸至钻尾,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排屑槽120设置在钻头的大头区域,也就是说第二排屑槽12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排屑槽110的长度。所述磨背127设置于所述第二排屑槽120的尾部与之相接,并继续向钻尾方向延伸,磨背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微型刀具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强付连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