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整轧机辊缝的液压控制装置,减压阀与手动换向阀组成减压换向回路,由第一高压球阀控制通断,手动换向阀连接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分别经第二高压球阀、第三高压球阀后连接液压马达,液压马达与第二高压球阀、第三高压球阀之间有带快速接头的高压软管,液压马达内的液压油经泄油路直接排回油箱,回油路经减压阀回油到油箱,回油路装有第一单向阀,泄油路装有第二单向阀,由液压马达控制轧机上蜗轮蜗杆的传动调节辊缝的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调整轧机时,可以同时调整辊缝,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整轧机辊缝的液压控制装置,减压阀与手动换向阀组成减压换向回路,由第一高压球阀控制通断,手动换向阀连接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分别经第二高压球阀、第三高压球阀后连接液压马达,液压马达与第二高压球阀、第三高压球阀之间有带快速接头的高压软管,液压马达内的液压油经泄油路直接排回油箱,回油路经减压阀回油到油箱,回油路装有第一单向阀,泄油路装有第二单向阀,由液压马达控制轧机上蜗轮蜗杆的传动调节辊缝的大小,本技术在调整轧机时,可以同时调整辊缝,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专利说明】一种调整轧机辊缝的液压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调整轧机辊缝的液压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铁生产企业,在调整轧机的同时缺少调整辊缝的装置,只能一步一步来,这样会占用部分的生产时间,浪费到电,气,并且调整人员提前通知,无法保障作业人员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由于棒材生产的品种较多,经常需要对轧机进行换辊、改轧作业,而在换辊之前需要将液压马达接头上的胶管拆下,此时便有残留在管路上的大量油液流出,造成极大的浪费,生产成本也随之提高,油液泄漏以后,管路随之受到污染,液压油加速乳化,并加速液压马达、油泵、液压阀等元件的磨损,增加备件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整轧机辊缝的液压控制装置,在调整轧机时,可以同时调整辊缝,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调整轧机辊缝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减压阀与手动换向阀组成减压换向回路,由第一高压球阀控制通断,手动换向阀连接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分别经第二高压球阀、第三高压球阀后连接液压马达,液压马达与第二高压球阀、第三高压球阀之间有带快速接头的高压软管,液压马达内的液压油经泄油路直接排回油箱,回油路经减压阀回油到油箱,回油路装有第一单向阀,泄油路装有第二单向阀,由液压马达控制轧机上蜗轮蜗杆的传动调节棍缝的大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调整轧机辊缝的液压控制装置,液压泵站输出压力转化为液压马达动力,带动蜗轮蜗杆传动进而调节轧机辊缝,油液由高压端进入减压阀,达到系统所需压力,再由手动换向阀控制马达的方向,以便达到调整辊缝的大小,在调整轧机时,可以同时调整辊缝,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减压阀,2、手动换向阀,3、第一高压球阀,4、第一油路,5、第二油路,6、快速接头,7、高压软管,8、第二高压球阀,9、第三高压球阀,10、液压马达,11、泄油路,12、回油路,13、第一单向阀,14、第二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调整轧机辊缝的液压控制装置,减压阀I与手动换向阀2组成减压换向回路,由第一高压球阀3控制通断,手动换向阀2连接第一油路4与第二油路5,分别经第二高压球阀8、第三高压球阀9后连接液压马达10,液压马达10与第二高压球阀8、第三高压球阀9之间有带快速接头6的高压软管7,液压马达10内的液压油经泄油路11直接排回油箱,回油路12经减压阀I回油到油箱,回油路12装有第一单向阀13,泄油路11装有第二单向阀14,由液压马达控制轧机上蜗轮蜗杆的传动调节轧机辊缝的大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调整轧机辊缝的液压控制装置工作原理是:液压泵站输出压力转化为液压马达动力,带动蜗轮蜗杆传动进而调节轧机辊缝,液压油由高压端进入减压阀,达到系统所需压力,再由手动换向阀控制液压马达的方向,以便达到调整轧机辊缝的大小。本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安全系数,还节约了各种生产资源和人力,在调整轧机时,可以同时调整辊缝,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权利要求】1.一种调整轧机辊缝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减压阀与手动换向阀组成减压换向回路,由第一高压球阀控制通断,手动换向阀连接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分别经第二高压球阀、第三高压球阀后连接液压马达,液压马达与第二高压球阀、第三高压球阀之间有带快速接头的高压软管,液压马达内的液压油经泄油路直接排回油箱,回油路经减压阀回油到油箱,回油路装有第一单向阀,泄油路装有第二单向阀,由液压马达控制轧机上蜗轮蜗杆的传动调节棍缝的大小。【文档编号】B21B31/32GK203556647SQ201320682877【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专利技术者】潘峰, 李小鹏 申请人:江苏华菱锡钢特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峰,李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菱锡钢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