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含吡嗪环和三氮唑结构的席夫碱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衍生物具有许多药物常见的席夫碱结构,这一结构作为支持基团或药效基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被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引入吡嗪环和三氮唑结构,作为新型的席夫碱类化合物将会为医药化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吡嗪类化合物于1888年首次被人们合成,许多含吡嗪环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吡嗪类化合物在药物上主要起抗结核、驱饶虫、抗惊厥、抗菌、清除自由基等重要作用。三氮唑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氮化合物。在六十年代中期荷兰的Philiph-Duphe公司成功研发出第一个1,2,4_三氮唑类杀菌剂-威菌灵,它本身具有的生物活性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和研究,之后更多的具有高效杀菌活性的三氮唑类化合物被广泛研发并应用于杀菌、除草、杀虫、农药等方面。在上世纪中期,人们在三氮唑的研究中发现氨基均三唑对哺乳动物细胞的过氧化氢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增加细胞内H2O2水平而产生细胞毒作用,为此,三氮唑作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类含吡嗪环和三氮唑结构的席夫碱类衍生物,其特征是它有如下通式:式中R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亮,张飞,张雁滨,王晓亮,杨雨顺,汤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