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自排气储液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44411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01:05
一种分体式自排气储液罐,包括上储液罐、下储液罐以及连通上储液罐和下储液罐的橡胶软管,其特征在于,在上储液罐的出油口内部通道中设置气体流通通道,下储液罐内部的气体通过该气体流通通道排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自排气储液罐,可使下储液罐内的空气自动充分排出。其技术方案为:分体式自排气储液罐包括上储液罐、下储液罐以及连通上储液罐和下储液罐的橡胶软管,其特征在于,在上储液罐的出油口内部通道中设置气体流通通道,下储液罐内部的气体通过该气体流通通道排出。【专利说明】一种分体式自排气储液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储液罐,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自排气的分体式储液罐。
技术介绍
由于整车发动机舱布置空间限制,很多车型需采用分体式储液罐设计,即:上储液罐、下储液罐,并用橡胶软管进行连通。目前,上、下储液罐连通方式有以下两种:①上储液罐两个出油口,用两根橡胶软管与下储液罐连通。②上储液罐一个出油口,用一根直径比较粗的橡胶软管与下储液罐连通。以上两种产品结构设计会导致售后市场手工加注制动液时,下储液罐内部空气排气不畅,气体不易排出,影响整车制动安全性能,并且产品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自排气储液罐,可使下储液罐内的空气自动充分排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分体式自排气储液罐,包括上储液罐、下储液罐以及连通上储液罐和下储液罐的橡胶软管,在上储液罐的出油口内部通道中设置气体流通通道,下储液罐内部的气体通过该气体流通通道排出。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方案是在上储液罐出油口内部增加气体流通通道,使下储液罐内空气自动充分排出,提高下罐体排气效率,缩短排气时间。而且,通过改变出油口内部通道结构设计,使橡胶软管直径缩小,降低产品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分体式自排气储液罐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图3示出了气体流通通道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分体式自排气储液罐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分体式自排气储液罐包括上储液罐1、下储液罐2以及连通上储液罐和下储液罐的橡胶软管3。图2示出了其剖面结构,在上储液罐I的出油口的内部通道中设置气体流通通道10,气体流通通道10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请参见图3,下储液罐2内部的气体通过气体流通通道10排出(图3左侧箭头所示方向),而制动液通过气体流通通道10排除(图3右侧箭头所示方向)。经试验验证,上储液罐I出油口内部增加气体流通通道10后,用一根直径比较细的橡胶软管与下储液罐连通的情况下,排气时间由原来的300多秒缩减至30秒左右。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实现和使用本技术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所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自排气储液罐,包括上储液罐、下储液罐以及连通上储液罐和下储液罐的橡胶软管,其特征在于,在上储液罐的出油口内部通道中设置气体流通通道,下储液罐内部的气体通过该气体流通通道排出。【文档编号】B60T17/06GK203543942SQ201320581609【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专利技术者】苏永胜, 葛宏, 马闯, 冯志杰, 郑玉花 申请人:上海大陆汽车制动系统销售有限公司, 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自排气储液罐,包括上储液罐、下储液罐以及连通上储液罐和下储液罐的橡胶软管,其特征在于,在上储液罐的出油口内部通道中设置气体流通通道,下储液罐内部的气体通过该气体流通通道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胜葛宏马闯冯志杰郑玉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陆汽车制动系统销售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