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1773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4 00:41
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张力调节器,所述的张力调节器垂直设置在纱架进口端,内设有两排垂直排列的穿线孔,特别的,所述的两排穿线孔左右的排列密度不同,具体靠近纱架的穿线孔的排列密度大于远离纱架的穿线孔密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纱线张力控制器通过改变不同层次的纱线在进入纱架时候的角度,将不同层次的纱线的张力大小调至接近或相同,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具有实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张力调节器,所述的张力调节器垂直设置在纱架进口端,内设有两排垂直排列的穿线孔,特别的,所述的两排穿线孔左右的排列密度不同,具体靠近纱架的穿线孔的排列密度大于远离纱架的穿线孔密度。本技术提出的纱线张力控制器通过改变不同层次的纱线在进入纱架时候的角度,将不同层次的纱线的张力大小调至接近或相同,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具有实用性。【专利说明】纱线张力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纱线卷绕设备,特别指纱线张力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在纱线卷绕过程中,纱线需要经过12道瓷眼板,而不同的纱线经过的瓷眼板数量不同,从而导致纱线的张力不同,最上层纱线张力最紧,因经过了 12道瓷眼板,接触点多,摩擦力大,最下层纱线只经过I道瓷眼板,因此张力最小,这样卷绕的产品不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纱线张力控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纱架和张力控制器,张力控制器设在纱架的进口端,所述的张力控制器包括两排垂直排列的穿线孔,其中靠近纱架一端的穿线孔的密度大于远离纱架一端穿线孔的密度。进一步的,所述的张力控制器能在水平方向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的两排穿线孔,最上端的两个穿线孔之间具有12°的角度差,最下端的两个穿线孔具有44°的角度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不同层次的纱线在进入纱架时候的角度,将不同层次的纱线的张力大小调至接近或相同,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具有实用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该纱线张力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纱架I和张力控制器2,张力控制器2设在纱架I的进口端,所述的张力控制器2包括两排垂直排列的穿线孔3,其中靠近纱架一端的穿线孔的密度大于远离纱架一端穿线孔的密度。不同层次的纱线穿过其对应的线孔,上层角度最小,张力越小,最下层角度最大,张力越大,从上到下依次增加张力,来弥补纱线张力由于瓷眼板道数较少而导致纱线张力降低,这样能保持上下纱线张力一致。所述的张力控制器(2)能在水平方向转动,可以控制整体的张力大小。所述的两排穿线孔,最上端的两个穿线孔之间具有12°的角度差,最下端的两个穿线孔具有44°的角度差,经过实验得出的该角度,证明在该角度下,纱线的张力上下能保持基本相等。【权利要求】1.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纱架(I)和张力控制器(2),张力控制器(2)设在纱架(I)的进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力控制器(2)包括两排垂直排列的穿线孔(3),其中靠近纱架一端的穿线孔的密度大于远离纱架一端穿线孔的密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力控制器(2)能在水平方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排穿线孔,最上端的两个穿线孔之间具有12°的角度差,最下端的两个穿线孔具有44°的角度差。【文档编号】D02H13/26GK203530558SQ201320619109【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8日 【专利技术者】谈昆伦, 季小强 申请人: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纱架(1)和张力控制器(2),张力控制器(2)设在纱架(1)的进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力控制器(2)包括两排垂直排列的穿线孔(3),其中靠近纱架一端的穿线孔的密度大于远离纱架一端穿线孔的密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昆伦季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