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纱线张力的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573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纱线张力的调节器,用于调节纱架上的纱筒退绕处纱线的张力,该调节器包括导纱管,纱筒沿纱架横向排列成若干排,该调节器还包括电机和由电机通过链条传动机构驱动的直线运动机构,直线运动机构包括转轴和由转轴经锥齿轮传动机构、齿轮带动作直线运动的齿条,转轴沿纱架的横向设置且对应每排纱筒均设有一根转轴,锥齿轮传动机构由固定在转轴上的第一锥齿轮和转动安装在纱架上的第二锥齿轮构成,每个纱筒对应一个锥齿轮传动机构、齿轮和齿条,导纱管沿纱架的纵向垂直地固定在齿条上,链条传动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每根转轴轴端部的多排链轮和传动链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纱筒退绕处的纱线张力保持稳定,避免发生塌纱和断纱事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纱线张力的调节器,用于调节纱架上的纱筒退绕处纱线的张力,该调节器包括导纱管,纱筒沿纱架横向排列成若干排,该调节器还包括电机和由电机通过链条传动机构驱动的直线运动机构,直线运动机构包括转轴和由转轴经锥齿轮传动机构、齿轮带动作直线运动的齿条,转轴沿纱架的横向设置且对应每排纱筒均设有一根转轴,锥齿轮传动机构由固定在转轴上的第一锥齿轮和转动安装在纱架上的第二锥齿轮构成,每个纱筒对应一个锥齿轮传动机构、齿轮和齿条,导纱管沿纱架的纵向垂直地固定在齿条上,链条传动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每根转轴轴端部的多排链轮和传动链条。本技术能使纱筒退绕处的纱线张力保持稳定,避免发生塌纱和断纱事故。【专利说明】一种调节纱线张力的调节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特别是涉及整经机或者经编机中用来调节纱线张力的调节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整经机或者经编机中,用来调节纱架上纱筒退绕处纱线张力的调节器,包括对应每个纱筒设置的三根导纱管,所述三根导纱管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相互平行地固定安装在纱架的支承杆上,所述支承杆与纱架固定连接;在工作时,纱线从纱筒上退绕,经过所述导纱管调节张力后送入整经机的整经机构进行整经或者送入经编机的编织机构进行编织。这种纱线张力调节器的结构虽然简单,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以下缺点,即随着纱筒上的纱线不断减少,纱筒的直径不断变小,纱筒上纱线至导纱管之间的距离随之不断增大,从而导致纱线受到的拉力发生变化,造成纱线张力不稳定,甚至造成塌纱、断纱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纱线从纱筒上退绕的过程中,能使纱线的张力保持稳定,从而避免发生塌纱和断纱事故的调节纱线张力的调节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这样一种调节纱线张力的调节器,用于调节纱架上的纱筒退绕处纱线的张力,该调节器包括导纱管,所述纱筒沿纱架的横向排列成若干排,该调节器还包括电机和由该电机通过链条传动机构驱动的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转轴和由所述转轴经锥齿轮传动机构、齿轮带动作直线运动的齿条,所述转轴沿纱架的横向设置且对应每排纱筒均设有一根转轴,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由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一锥齿轮和与第一锥齿轮啮合配合且转动地安装在纱架上的第二锥齿轮构成,所述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每个纱筒对应一个锥齿轮传动机构、齿轮和齿条,所述导纱管沿纱架的纵向垂直地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条上,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每根转轴轴端部的多排链轮和位于多排链轮之间的传动链条。在本技术中,对应每个纱筒均设有三根导纱管,所述三根导纱管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相互平行地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条上。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导纱管固定安装在齿条上,因而在工作时,由电机通过链条传动机构驱动纱架上的各排转轴同时转动,各排转轴经其上的锥齿轮传动机构、齿轮带动齿条及固定在齿条上的导纱管作直线运动,这样随着纱筒直径不断缩小,导纱管相对于各纱筒中心的距离也随之不断缩小,从而使每个纱筒上纱线至与其对应的导纱管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保证了纱线的张力稳定,避免发生塌纱和断纱事故。并且,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调节纱线张力的调节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调节纱线张力的调节器的一种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2所示的一种调节纱线张力的调节器,用于调节纱架6上的纱筒5退绕处纱线5 -1的张力,该调节器包括导纱管10,所述纱筒5沿纱架6的横向排列成若干排,该调节器还包括电机I和由该电机I通过链条传动机构7驱动的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转轴2和由所述转轴2经锥齿轮传动机构、齿轮3带动作直线运动的齿条4,所述转轴2沿纱架6的横向设置且对应每排纱筒5均设有一根转轴2,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由固定在所述转轴2的第一锥齿轮8和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配合且转动地安装在纱架6上的第二锥齿轮9构成,所述齿轮3与第二锥齿轮9固定连接,每个纱筒5对应一个锥齿轮传动机构、齿轮3和齿条4,所述导纱管10沿纱架6的纵向垂直地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条4上,所述链条传动机构7包括分别设置在每根转轴2轴端部的多排链轮7-1和位于多排链轮7 -1之间的传动链条7 — 2。在本技术中,如图1、2所示,对应每个纱筒5均设有三根导纱管10,所述三根导纱管10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相互平行地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条3上。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参见图1、2,纱线5 — I从纱筒5上退绕,与此同时,电机I通过链条传动机构7,驱动纱架6上的各排转轴2同时转动,各排转轴2经其上的锥齿轮传动机构、齿轮3带动齿条4及固定在齿条上的导纱管10作直线运动,这样随着纱筒5直径不断缩小,导纱管10相对于各纱筒5中心的距离也随之不断缩小,从而使每个纱筒5上纱线至与其对应的导纱管10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保证了纱线的张力稳定,避免发生塌纱和断纱事故。【权利要求】1.一种调节纱线张力的调节器,用于调节纱架(6)上的纱筒(5)退绕处纱线(5 — I)的张力,该调节器包括导纱管(10),所述纱筒(5)沿纱架(6)的横向排列成若干排,其特征在于:该调节器还包括电机(I)和由该电机(I)通过链条传动机构(7)驱动的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转轴(2)和由所述转轴(2)经锥齿轮传动机构、齿轮(3)带动作直线运动的齿条(4),所述转轴(2)沿纱架(6)的横向设置且对应每排纱筒(5)均设有一根转轴(2 ),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由固定在所述转轴(2 )上的第一锥齿轮(8 )和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配合且转动地安装在纱架(6)上的第二锥齿轮(9)构成,所述齿轮(3)与第二锥齿轮(9 )固定连接,每个纱筒(5 )对应一个锥齿轮传动机构、齿轮(3 )和齿条(4),所述导纱管(10)沿纱架(6)的纵向垂直地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条(4)上,所述链条传动机构(7)包括分别设置在每根转轴(2)轴端部的多排链轮(7 -1)和位于多排链轮(7 -1)之间的传动链条(7 —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纱线张力的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个纱筒(5)均设有三根导纱管(10),所述三根导纱管(10)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相互平行地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条(3)上。【文档编号】D02H13/26GK203513905SQ201320606645【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专利技术者】王占洪, 商汉东, 高新 申请人: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纱线张力的调节器,用于调节纱架(6)上的纱筒(5)退绕处纱线(5-1)的张力,该调节器包括导纱管(10),所述纱筒(5)沿纱架(6)的横向排列成若干排,其特征在于:该调节器还包括电机(1)和由该电机(1)通过链条传动机构(7)驱动的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转轴(2)和由所述转轴(2)经锥齿轮传动机构、齿轮(3)带动作直线运动的齿条(4),所述转轴(2)沿纱架(6)的横向设置且对应每排纱筒(5)均设有一根转轴(2),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由固定在所述转轴(2)上的第一锥齿轮(8)和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配合且转动地安装在纱架(6)上的第二锥齿轮(9)构成,所述齿轮(3)与第二锥齿轮(9)固定连接,每个纱筒(5)对应一个锥齿轮传动机构、齿轮(3)和齿条(4),所述导纱管(10)沿纱架(6)的纵向垂直地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条(4)上,所述链条传动机构(7)包括分别设置在每根转轴(2)轴端部的多排链轮(7-1)和位于多排链轮(7-1)之间的传动链条(7-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洪商汉东高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