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的横向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1384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床的横向进给装置,包括手轮、第一齿轮轴、内齿轮、传动轴、电机传动机构和轴承组件,第一齿轮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第一转轴贯穿手轮,第一齿轮轴与内齿轮相配合,内齿轮与电机传动机构连接,电机传动机构与传动轴连接,手轮和第一齿轮轴由轴承组件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轮和电机传动机构通过第一齿轮轴与内齿轮的配合实现手动进给和机动进给相互转换,手动进给时只有第一齿轮轴的齿轮与内齿轮的一次齿轮啮合且电机传动机构与转动轴连接,因此降低了进给时的噪音,本磨床的横向进给装置具有便于控制、结构简单、运动平稳、工作性能好、易维修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磨床的横向进给装置,包括手轮、第一齿轮轴、内齿轮、传动轴、电机传动机构和轴承组件,第一齿轮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第一转轴贯穿手轮,第一齿轮轴与内齿轮相配合,内齿轮与电机传动机构连接,电机传动机构与传动轴连接,手轮和第一齿轮轴由轴承组件支撑。本技术的手轮和电机传动机构通过第一齿轮轴与内齿轮的配合实现手动进给和机动进给相互转换,手动进给时只有第一齿轮轴的齿轮与内齿轮的一次齿轮啮合且电机传动机构与转动轴连接,因此降低了进给时的噪音,本磨床的横向进给装置具有便于控制、结构简单、运动平稳、工作性能好、易维修的特点。【专利说明】磨床的横向进给装置
本技术涉及磨床的进给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磨床的横向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磨床进给机构结构一般为手动进给和机动进给相结合,现有技术中的磨床进给机构结构一种为由电机驱动的轮和手轮均固定在传动轴上,并由传动轴带动磨头进给,当采取机动进给时,手轮会随着传动轴的转动而转动,手轮转动不仅消耗了电机输出的扭矩,还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另一种为电机输出轴和手轮通过减速箱与传动轴连接,减速箱内多级齿轮啮合使进给时产生较大的噪音,减速箱需频繁保养且维修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磨床的横向进给装置,包括手轮、第一齿轮轴、内齿轮、传动轴、电机传动机构和轴承组件,第一齿轮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第一转轴贯穿手轮,第一齿轮轴与内齿轮相配合,内齿轮与电机传动机构连接,电机传动机构与传动轴连接,手轮和第一齿轮轴由轴承组件支撑。由此,第一齿轮轴贯穿手轮,第一齿轮轴向内齿轮方向推进时,第一齿轮轴的齿轮与内齿轮啮合,手轮可带动内齿轮转动,然后由内齿轮通过电机传动机构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使传动轴带动磨床的拖板和磨头组件进给,第一齿轮轴向背离内齿轮方向拉出时,第一齿轮轴的齿轮与内齿轮脱离,可由电机传动机构带动传动轴,方便手动进给和机动进给相互转换,手动进给时只有第一齿轮轴的齿轮与内齿轮的一次齿轮哨合且电机传动机构与转动轴连接,因此降低了进给时的噪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传动机构可以包括电机、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以及套设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上的同步带,第一同步带轮的一侧与内齿轮连接,另一侧与传动轴连接,第二同步带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由此,电机通过带动第二同步带轮,之后由第二同步带轮带动第一同步带轮和同步带实现传动轴的转动,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和同步带的配合降低了机动进给时的噪音,且便于维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轴承组件可以包括第一轴承和用于安装第一轴承的轴承支架,轴承支架与磨床的床鞍连接,手轮与第一齿轮轴之间设有轴套,轴套穿过第一轴承。由此,轴套实现了手轮与第一齿轮轴的配合,第一轴承和轴承支架实现了对手轮和第一齿轮轴的支撑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轴套的内侧设有键,第一转轴上设有与键配合的键槽,键槽的长度大于键的长度。由此,键槽和键的配合可控制第一齿轮轴向内齿轮方向推进和背离内齿轮方向拉出的行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磨床的横向进给装置还包括与电机相连的行程开关,第一齿轮轴设有齿轮的一端设有行程挡圈,行程挡圈与行程开关相配合。由此,行程挡圈与行程开关相配合可实现行程开关的断开和连通,从而实现电机的开和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轮上设有微调旋钮和第二齿轮轴,微调旋钮与第二齿轮轴的一端连接,第二齿轮轴与手轮之间设有第二轴承,第二齿轮轴的转轴穿过第二轴承,轴承支架的外侧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轴的齿轮啮合。由此,微调旋钮便于提高手动进给时的精度,齿轮与第二齿轮轴的齿轮相啮合便于手动进给微量调节的实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齿轮轴的一端安装有捏手。由此,捏手便于第一齿轮轴的推进和拉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轮上设有刻度。由此,手轮上的刻度可提高手动进给的精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轮上设有手柄。由此,手柄便于工作人员对手轮进行操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手轮和电机传动机构通过第一齿轮轴与内齿轮的配合实现手动进给和机动进给相互转换,手动进给时只有第一齿轮轴的齿轮与内齿轮的一次齿轮啮合且电机传动机构与转动轴连接,因此降低了进给时的噪音;微调旋钮的设置可提高手动进给时的精度;行程开关用于控制电机的开和关,在手动进给和机动进给转换时便于控制电机,综上所述,本磨床的横向进给装置具有精度高、便于控制、结构简单、运动平稳、工作性能好、易维修的特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磨床的横向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磨床的横向进给装置的微调旋钮及轴承组件与手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磨床的横向进给装置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的磨床的横向进给装置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磨床的横向进给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手轮1、第一齿轮轴2、内齿轮3、传动轴4、电机传动机构5和轴承组件6,第一齿轮轴2包括第一转轴21和第一齿轮23,第一转轴21贯穿手轮I,第一齿轮轴2与内齿轮3相配合,内齿轮3与电机传动机构5连接,电机传动机构5与传动轴4连接,手轮I和第一齿轮轴2由轴承组件6支撑。传动轴4背离电机传动机构5的一端连接有丝杆41,丝杆41与磨床的拖板和磨头组件相配合,丝杆41转动时可带动磨头组件实现进5口 O电机传动机构5包括电机51、第一同步带轮52、第二同步带轮53、以及套设在第一同步带轮52和第二同步带轮53上的同步带54,第一同步带轮52的一侧通过螺钉与内齿轮3固定连接,另一侧与传动轴4套接,第二同步带轮53与电机51的输出轴511通过销钉固定连接。轴承组件6包括两个第一轴承61和用于安装第一轴承61的轴承支架62,轴承支架62与磨床的床鞍1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手轮I与第一齿轮轴2之间设有轴套7,轴套7穿过第一轴承61。轴套7在背离第一齿轮轴2的齿轮23的一端设有固定螺母72,固定螺母72与手轮I相抵触,轴套7和手轮I均与第一轴承61相抵触,因此轴套7与手轮I实现固定连接。手轮I上设有微调旋钮11和第二齿轮轴12,微调旋钮11与第二齿轮轴12的一端通过销钉固定连接,第二齿轮轴12与手轮I之间设有两个第二轴承13,第二齿轮轴12的转轴穿过第二轴承13,两个第二轴承13分设在第二齿轮轴12的转轴的两端,轴承支架62的外侧设有第二齿轮9,第二齿轮9通过螺钉91与轴承支架62固定连接,第二齿轮9与第二齿轮轴12的齿轮相啮合。手轮I的外圆周上印刷有刻度14。手轮I背离第一齿轮轴2的齿轮23的一侧设有手柄15,手柄15与手轮为螺纹连接。第一齿轮轴2的一端安装有捏手24,捏手24与第一齿轮轴2为螺纹连接。第一齿轮轴2设有第一齿轮23的一端设有行程挡圈81,行程挡圈81通过销钉与第一齿轮轴2固定连接,行程挡圈81与行程开关8相配合,行程开关8安装在轴承支架62上,行程开关8与电机51连接,行程开关8用于连通或断开电机51与电源的连接。如图3所示,A部分为轴套7与第一齿轮轴2配合的示意图,轴套7的内侧设有键71,第一转轴21上设有与键71配合的键槽22,键槽22的长度大于键7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磨床的横向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轮(1)、第一齿轮轴(2)、内齿轮(3)、传动轴(4)、电机传动机构(5)和轴承组件(6),第一齿轮轴(2)包括第一转轴(21)和第一齿轮(23),所述第一转轴(21)贯穿手轮(1),所述第一齿轮轴(2)与内齿轮(3)相配合,所述内齿轮(3)与电机传动机构(5)连接,所述电机传动机构(5)与传动轴(4)连接,所述手轮(1)和第一齿轮轴(2)由轴承组件(6)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祥缪霞张炜张文双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第二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