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高加工性罐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9695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9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高加工性罐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含有C:0.001%~0.080%、Si:0.003%~0.100%、Mn:0.10%~0.80%、P:0.001%~0.100%、S:0.001%~0.020%、Al:0.005%~0.100%、N:0.0050%~0.0150%、B:0.0002%~0.0050%,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形成。在压延方向截面中,以面积率计含有0.01%~1.00%的延伸率为5.0以上的晶粒。这种罐用钢板通过将钢坯再加热温度设为1200℃以上,热轧后以小于650℃的温度进行卷取,进行一次冷轧,接着,以均热温度680~760℃、均热时间10~20秒钟进行连续退火,以20%以下的压延率进行二次冷轧而得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C:0.001%~0.080%、Si:0.003%~0.100%、Mn:0.10%~0.80%、P:0.001%~0.100%、S:0.001%~0.020%、Al:0.005%~0.100%、N:0.0050%~0.0150%、B:0.0002%~0.0050%,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形成。在压延方向截面中,以面积率计含有0.01%~1.00%的延伸率为5.0以上的晶粒。这种罐用钢板通过将钢坯再加热温度设为1200℃以上,热轧后以小于650℃的温度进行卷取,进行一次冷轧,接着,以均热温度680~760℃、均热时间10~20秒钟进行连续退火,以20%以下的压延率进行二次冷轧而得到。【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强度且具有高加工性的罐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饮料罐、食品罐所使用的钢板中,对于盖、底、3片罐的罐身、拉深罐等中使用被称为DR (Double Reduced)材的钢板。退火后再次进行冷轧的DR材与仅进行压延率小的调质压延的SR (Single Reduce)材相比、容易减薄板厚,而通过使用薄的钢板能够降低成本。制造DR材的DR法是通过在退火后实施冷轧而产生加工固化,因此可以制造薄且硬的钢板。然而,另一方面,利用DR法制造的DR材缺乏延展性,因此与SR材相比加工性差。由3片构成的食品罐、饮料罐的罐身材料,在成型为筒状后,为了绕紧盖、底,对两端实施凸缘加工。因此,罐身端部要求良好的伸长率。另一方面,作为制罐素材的钢板需要与板厚所对应的强度,DR材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制薄所获得的经济效果,需要SR材以上的拉伸强度(约520MPa以上)。 以往使用的DR材中,难以兼具上述那样的加工性和强度,因此在食品罐、饮料罐的罐身材料中主要使用SR材。然而,现在为了从降低成本的观点出发减薄板厚,即使对食品罐、饮料罐的罐身材料中也期待使用DR材,DR材的扩大应用的需要在日益增加。应上述需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通过将低碳钢中的固溶N量设为一定量以上并规定总伸长值和兰克福特值而得的凸缘加工性优异的DR材。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通过规定低碳钢中的固溶N量和固溶C量而得的凸缘加工性优异的DR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731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943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均存在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公开有在将压延方向的总伸长值以X表示,平均兰克福特值以Y表示时,满足X≥10%且Y≥0.9、或X < 10%且Y≥一0.05X + 1.4的关系的DR钢板,但根据焊接条件,仍然会产生HAZ软化(Heat-Affected Zone softening),产生凸缘裂纹。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制造方法中,连续退火工序中需要进行过时效处理,因此制造成本过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该情况而完成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作为盖、底和3片罐身等的材料的。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获得了以下发现。为了兼具加工性和强度,有效的是添加适当的量的N而赋予强度,并且,将退火后的二次冷轧率限制于适当的范围而确保加工性。此外,若热轧前的钢坯再加热温度低,则铸造后析出的AlN的再溶解不能充分进行,若热轧后的卷取温度高,则析出的AlN变得过多。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承担强度的固溶N均不足,因此钢坯再加热温度、卷取温度也需要限制在适当的温度范围。而且,通过将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可以实现强度和加工性的良好平衡。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以上发现而完成的,其要旨如下所述。 一种高强度高加工性罐用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001%~0.080%、S1:0.003% ~0.100%、Mn:0.10% ~0.80%、P:0.001% ~0.100%、S:0.001% ~0.020%、Al:0.005% ~0.100%、N:0.0050% ~0.0150%、B:0.0002% ~0.0050%,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形成,并且,在压延方向截面中,以面积率计包含0.01%~1.00%的晶粒延伸率为5.0以上的晶粒。—种高强度高加工性罐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如下的钢进行连续铸造而制成钢坯,将钢坯再加热温度设为1200°C以上而进行热轧后,以小于650°C的温度进行卷取,接着,进行一次冷轧,接着,以均热温度680~760°C、均热时间10~20秒钟进行连续退火,接着,以20%以下的压延率进行二次冷轧,上述钢以质量%计含有C:0.001% ~0.080%、S1:0.003% ~0.100%、Mn:0.10% ~0.80%、P:0.001% ~0.100%、S:0.001% ~0.020%、A1:0.005% ~0.100%、N:0.0050% ~0.0150%,B:0.0002% ~0.0050%,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形成。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表示钢的成分的%全部为质量%。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得到拉伸强度为520MPa以上且断裂伸长率为7%以上的高强度高加工性罐用钢板。其结果,通过提高原板(钢板)的加工性,能够在3片罐的凸缘加工时不产生裂纹地利用薄的板厚的DR材进行制罐,实现罐用钢板的大幅度薄壁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罐用钢板是拉伸强度为520MPa以上且断裂伸长率为7%以上的高强度高加工性罐用钢板。并且,这种钢板能够通过使用含有0.0050%~0.0150%的N的钢,将热轧前的钢坯再加热温度、热轧后的卷取温度、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和二次冷轧率设定为适当的条件而制造。对本专利技术的罐用钢板的成分组成进行说明。C:0.001% ~0.080%若C量大于0.080%,则加工性变差,冷轧性也下降。此外,铸造时容易产生亚包晶裂纹,有可能增加钢坯修整等成本。因此,C量设为0.080%以下。另一方面,若C量小于0.001%,则晶粒的粗大化变得显著,在加工部产生表面粗糙不良的危险性增大。因此,C量设为 0.001% ~0.080%OS1:0.003% ~0.100%若Si量大于0.100%,则引起表面处理性的下降、耐腐蚀性变差等问题,因此,上限设为0.100%。另一方面,若小于0.003%,则精炼成本变过大,因此,下限设为0.003%。Mn:0.10% ~0.80%Mn具有防止S所致的热轧中的赤热脆性、使晶粒微细化的作用,在确保所希望的材质方面是必需的元素。为了发挥这些效果,需要至少添加0.10%以上。另一方面,若过量地添加Mn,则耐腐蚀性变差,此外,钢板会过度硬质化,因此,上限设为0.80%OP:0.001% ~0.100%P是使钢硬质化,使加工性变差,同时使耐腐蚀性也变差的有害元素。因此,上限设为0.100%。另一方面,使P小于0.001%时,脱P成本变得过大。因此,下限设为0.001%。S:0.001% ~0.020%S是在钢中作为夹杂物而存在,导致加工性下降、耐腐蚀性变差的有害元素。因此,上限设为0.020%。另一方面,使S小于0.001%时,脱S成本变得过大。因此,下限设为0.001%。Al: 0.005% ~0.100%Al是制钢时作为脱氧剂的必需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高加工性罐用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001%~0.080%、Si:0.003%~0.100%、Mn:0.10%~0.80%、P:0.001%~0.100%、S:0.001%~0.020%、Al:0.005%~0.100%、N:0.0050%~0.0150%、B:0.0002%~0.0050%,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形成,并且,在压延方向截面中,以面积率计包含0.01%~1.00%的晶粒延伸率为5.0以上的晶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匠小岛克己飞山洋一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