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合模塑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851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层成型体,它由以下部分组成:(a)由合成树脂所组成的芯层;(b)设在该芯层上的、由用一种接枝单体改性了的改性聚烯烃所组成的中间层(Ⅱ);(c)设在该中间层(Ⅱ)上的、由一种聚合物所组成的、必要时可被起毛加饰的表层。该叠层成形体有着优异的耐热性、耐寒性、耐摩耗性、耐损伤性、耐油性、耐溶剂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是有关叠层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的,具体地说,是有关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溶剂性、耐摩性和耐损伤性的软质叠层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的。人们知道,历来是用合成树脂的表层来保护立体成形品表面的,或作为已装饰和印刷过的成形体,将由其他合成树脂制成的表层叠层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中心层上形成叠层成形体。这种叠层成形体,是采用真空成形方法,将合成树脂片材吸附在注射模塑成形用金属模具的模腔内壁上预先成形,然后将处于流动可塑化状态的合成树脂注入模腔内模塑成形而得到的,主要广泛用于汽车的内外装饰部件和建材等。这种成形体的优点是,作为表皮层,如使用预先带有文字和图案等的材料,就不必在立体成形品成形之后再绘图了。但是,历来作为表层使用的合成树脂片材或薄膜是使用聚氯乙烯等,而历来的表层材料存在的问题是,真空成形时的吸引性差、成形体的立体形状越复杂成形越困难、角隅处常产生裂纹或在某些部位形成折皱等。另外,复制金属模具模腔内壁面上的条纹图案而形成的折皱也未必良好。还有,聚氯乙烯等的表皮层的耐热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溶剂性、耐摩性和耐损伤性都较差。此外,因可塑剂渗出,用于汽车内装饰部件时手感也欠佳。本专利技术着力于解决上述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溶剂性、耐摩性和耐损伤性的软质叠层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兼备上述各良好特性、软质并带有清晰的条纹图案的叠层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中的第1种叠层成形体的特点是,由(甲)以合成树脂制成的芯层和(乙)置于这个芯层上以聚烯烃泡沫体、聚氨脂泡沫体及热塑性弹性泡沫体制成的中间层(Ⅰ)和(丙)置于该中间层(Ⅰ)上的经过从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的衍生物、不饱和环氧单体及不饱和羟基单体形成的群体中选择的至少1种接枝单体接枝改性过的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制成的中间层(Ⅱ)和(丁)置于该中间层(Ⅱ)上的从聚酰胺、聚氨基甲酸脂及聚酯形成的群体中选择的至少1种聚合物制成的表皮层构成。本专利技术中的第1种叠层成形体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工序,即先将由上述聚烯烃泡沫体、聚氨脂泡沫体及热塑性弹性泡沫体制成的中间层(Ⅰ)和上述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制成的中间层(Ⅱ)和上述聚合物制成的表皮层构成的3层片材预热,然后将这3层片材紧密吸附在真空成形用金属模具的模腔内壁面上,得到带有凹部的备用成形品;然后在使该备用成形品紧贴在上述真空成形用金属模具模腔内壁面上的状态下或紧贴在与上述真空成形用金属模具分开的成形用金属模具模腔内壁面上的状态下合模,得到带有凹部的成形品;再将处于流动可塑化状态的合成树脂注入紧贴在上述金属模具模腔内壁面上的成形品凹部内成形而得到权利要求第1项所记载的叠层成形体。本专利技术中的第2种叠层成形体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工序,即先将由上述聚烯烃泡沫体、聚氨脂泡沫体及热塑性弹性泡沫体制成的中间层(Ⅰ)和上述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制成的中间层(Ⅱ)和上述聚合物制成的表皮层构成的3层片材预热,然后将这3层片材-->紧密吸附在真空成形用金属模具的模腔内壁面上,得到带有凹部的备用成形品;然后将处于流动可塑化状态的合成树脂注入紧贴在上述真空成形用金属模具模腔内壁面上的备用成形品凹部内,或注入紧贴在上述真空成形用金属模具分开的成形用金属模具模腔内壁面上的备用成形品的凹部内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得到权利要求第1项所记载的叠层成形体。本专利技术中第3种叠层成形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由上述合成树脂制成的中心层和上述聚烯烃泡沫体、聚氨脂泡沫体及热塑性弹性泡沫体制成的中间层(Ⅰ)和上述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制成的中间层(Ⅱ)和上述聚合物制成的表层构成的4层片材预热,然后将这4层片材真空成形,而得到权利要求第1项所记载的叠层成形体。本专利技术中第2种叠层成形体的特点是,由(甲)以合成树脂制成的芯层和(乙)由置于这个芯层上的、经过从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的衍生物、不饱和环氧单体及不饱和羟基单体形成的群体中选择的至少1种接枝单体而接枝改性过的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制成的中间层(Ⅱ)和(丙)置于该中间层(Ⅱ)上的、从聚酰胺、聚氨基甲酸脂及聚酯形成的群体中选择的至少1种聚合物制成的表层构成。本专利技术中第4种叠层成形体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工序即先将由上述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制成的中间层(Ⅱ)和上述聚合物制成的表层构成的2层片材预热,然后将这2层片材紧密吸附在真空成形用金属模具的模腔内壁面上,得到带有凹部的备用成形品的工序;然后在使该备用成形品紧贴在上述真空成形用金属模具模腔内壁面上的状态下或紧贴在与上述真空成形用金属模具分开的成形用金属模具模腔内壁面上的状态下合模,得到带有凹部的成形品;再将处于流动可塑化状态的合成树脂注入紧贴在上述金属模具模-->腔内壁面上的成形品凹部内而成形,于是得到权利要求第5项所记载的叠层成形体。本专利技术中第5种叠层成形体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工序即先将由上述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制成的中间层(Ⅱ)和上述聚合物制成的表层所构成的2层片材预热,然后将这2层片材紧密吸附在真空成形用金属模具的模腔内壁面上,得到带有凹部的备用成形品;然后将处于流动可塑化状态的合成树脂注入紧贴在上述真空成形用金属模具模腔内壁面上的备用成形品凹部内、或注入紧贴在与上述真空成形用金属模具分开的成形用金属模具模腔内壁面上的备用成形品的凹部内而冲压成形,从而得到权利要求第5项记载的叠层成形体。本专利技术中第6种叠层成形体制造方法的特点是,先将由上述合成树脂制成的芯层和上述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制成的中间层(Ⅱ)和上述聚合物制成的表层构成的3层片材预热,然后将这3层片材真空成形,而得到权利要求第5项所记载的叠层成形体。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及第二叠层成形体中,设在中间层(Ⅱ)上的、由聚酰胺、聚氨脂以及聚酯所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聚合物所构成的表层也可以进行起毛加饰。另外,本专利技术书中使用的“片材”一词,也有薄膜的含意。图1(a)-(b),是有关本专利技术中第1种和第4种叠层成形体制造方法的工艺图,图2是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叠层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中所用的一装置的简图,图3是表示试样采取部位的平面图。下面,按照图面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的叠层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先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的第1种叠层成形体。本专利技术中的第1种叠层成形体,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芯层和聚烯烃泡沫体、聚氨脂泡沫体及热塑性弹性泡沫体制成的中间层(Ⅰ)和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制成的中间层(Ⅱ)和特定的聚合物制成的表层-->构成的。芯层本专利技术中的芯层由合成树脂制成。在本专利技术中,较好地是使用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等合成树脂。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具体地讲,不考虑结晶性和非结晶性,可列举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1-丁烯、聚4-甲基-1-戊烯、或乙烯、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等的α-烯烃类的无规或成块共聚物等的聚烯烃、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等乙烯·乙烯基化合物共聚物、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BS、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等苯乙烯系树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聚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甲酯等聚乙烯化合物、尼纶6、尼纶6-6、尼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叠层成形体,其特征是由以下部分组成:(a)由合成树脂组成的芯层;(b)设置在芯层上的、由用接枝单体(从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的衍生物、不饱和环氧单体以及不饱和羟基单体所组成的群组中选取的至少一种)改性了的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所组成 的中间层(Ⅱ);(c)由设置在中间层(Ⅱ)上的1种聚合物(从聚酰胺、聚氨脂以及聚酯所组成的群组中选取的至少一种)所组成的表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叠层成形体,其特征是由以下部分组成:(a)由合成树脂组成的芯层;(b)设置在芯层上的、由用接枝单体(从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的衍生物、不饱和环氧单体以及不饱和羟基单体所组成的群组中选取的至少一种)改性了的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所组成的中间层(Ⅱ);(c)由设置在中间层(Ⅱ)上的1种聚合物(从聚酰胺、聚氨脂以及聚酯所组成的群组中选取的至少一种)所组成的表层。2、一种叠层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序:对由中间层(Ⅱ)(由改性聚烯烃系的弹性体组成)和表层(由聚合物构成)所组成的2层片材进行预热,然后把这2层片材吸引粘接于真空成形用的金属模的模腔内壁面上,从而形成有凹部的预成形品;在使该预成形品粘接于上述真空成形用金属模模腔内壁面的状态、或粘接于与上述真空成形用金属模不是同一个的、另外的成形用金属模模腔内壁上的状态下,进行合模,进而得到具有凹部的成形品;在粘接于上述金属模的模腔内壁面上的成形品的凹部,射入处于流动可塑化状态的合成树脂,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多和保彦前田敏幸酒卷升竹原彻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