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斯璋专利>正文

一种隔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266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隔热板,由基体材料层和纯金属层等构成。其纯金属层的制作方法涉及表面技术领域。在现代保温隔热的设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重量轻、空间占用少、导热性能稳定、使用安装简便安全、寿命长等显著特征。(*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隔热领域中的一种隔热板。公知的隔热板,如中国技术专利91232852·5、92202263·3等所公开的隔热板,均系采用多孔隔热的原理。因此,存在热稳定性较差、安装和使用困难等,各种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性能稳定、结构简单、经济和使用方便,且能适应各种具体使用目的的隔热板。这种隔热板,以纯金属晶体结构的特性为设计基础,利用镜反射隔热的原理,通过表面技术的处理而制造的。这种板,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隔热板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该板是由三层材料层组合构成的。其一,基体材料层;其二,纯金属层;其三,抗氧化防护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纯金属层,其特征在于该层是由若干层、若干种纯金属元素组合构成的,且每层是由单一种纯金属元素构成的。这种层与层之间的叠加,其特征在于该层是一种多层镀的镀膜层。根据特殊的使用用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纯金属层,其特征在于该层至少是由单一层构成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隔热板,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其一,由于结构简单,可避免传统隔热设施中热应力所带来的苦恼,做到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热应力所带来的伤害。其二,结合现代的电镀技术,本专利技术可将物体的围护结构同隔热、装饰,三位集于一体。因此,比起其它隔热板而言,具有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的重量,且空间占用少,其节能效果十分显著。可在航天、飞机、汽车、火车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其三,隔热性能稳定、使用安装简便安全、使用寿命长等,是目前多孔隔热材料及目前航天技术中所使用的超级隔热材料所不及的。其四,传统隔热设施中须抽成真空的,一旦使用本专利技术,就没有这个-->必要了。这就为某些特殊的隔热设施带来了福音。下面是对本专利技术隔热原理的进一步说明:在纯金属晶胞的最紧密堆积中,其空间利用率为74.05%,因此在堆积过程中,尚存有一定的空隙,此空隙占整个球体空间的25.95%。例如,在铝原子密置层中有1/3的位置是空着的。且不同的纯金属元素,其原子核大小不一,空隙位置不同。所有这些都为调控若干层不同的纯金属镀膜提供了依据。因此,可根据不同的用途需要而设置纯金属的层数及层的厚度。一种微观严密的、热光子透不过的多层镀的镀膜层,就是以层层相叠,层层遮挡晶体的空隙。这种多层镀的镀膜层,可称得上是划时代的白体板。这种白体板,在以单面镀为设计时。当一面受热而温度很高时,有高辐射层的外表面以辐射形式散去热能;另侧面,因镀体具有热辐射吸收能力小,同时反射能力也小的原故,因此,即使表面温度很高,但由于多层镀所形成的功能性镀层的作用,使传入的热能小到最大的程度,起到意想不到的隔热保温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到的基体材料、纯金属元素及抗氧化防护材料,在现有技术资料中为数众多。因此难以一一例举。现仅提供一实施例以说明,如图所示。(电镀中纯金属的纯度一般取工业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热板,其特征在于该板是由三层材料层组合构成的,其一,基体材料层;其二,纯金属层;其三,抗氧化防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板,其特征在于该板是由三层材料层组合构成的。其一,基体材料层;其二,纯金属层;其三,抗氧化防护层。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纯金属层,其特征在于该层是由若干层纯金属元素组合构成的。3、根据权力要求1或2所述的纯金属层,其特征在于该层是由若干种纯金属元素组合构成的。4、根据权力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斯璋
申请(专利权)人:林斯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