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防火隔热板,包括隔热层、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上防火层固定连接在隔热层的上部,下防火层固定连接在隔热层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复合式防火隔热板同时具有防火隔热的功能,施工时避免了防火层与隔热层分别安装,提高了施工效率;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分别固定连接在隔热层的上、下部形成三明治式结构,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起到保护隔热层的作用,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损坏隔热层,确保了隔热层隔热性能的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式防火隔热板。
技术介绍
现阶段在建筑具有保温防火效果的墙体时,由于防火层和隔热层是独立分开的,防火层与隔热层要分别施工安装,不仅施工效率低,而且隔热层安装过程中,易存在被损坏的问题,导致板材内部真空丧失,从而造成隔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牢固耐用的复合式防火隔热板。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复合式防火隔热板,包括隔热层、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上防火层固定连接在隔热层的上部,下防火层固定连接在隔热层的下部。本技术的复合式防火隔热板,同时具有防火隔热的功能,施工时避免了防火层与隔热层分别安装,提高了施工效率;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分别固定连接在隔热层的上、下部形成三明治式结构,隔热层处于上防火层与下防火层之间,上防火层及下防火层不仅加强了防火效果,且起到保护隔热层的作用,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隔热层被损坏,确保了隔热层隔热性能的稳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热层可以包括隔热芯材层和封裹层,封裹层包覆整个隔热芯材层。由于封裹层密封包裹整个隔热芯材层,有效地阻隔外部空气进入隔热芯材层,加强了隔热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热芯材层的材料可以为真空绝热板芯材。真空隔热板芯材能够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使得隔热层的导热系数可大幅度降低,提高了隔热效果。真空绝热板芯材形成的隔热芯材层相对于普通绝热芯材形成的隔热芯材层具有导热系数低、厚度薄、寿命长、清洁环保等特点,从而减少了墙体的整体厚度,增大了室内使用面积,同时提高了隔热效果,节能效果高于传统隔热材料的60%以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封裹层可以为铝箔复合膜。铝箔复合膜具有较好的隔热隔气性能,可以有效地阻隔外部空气进入隔热芯材层,加强了隔热层的隔热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的材料可以为聚苯乙烯泡沫、聚氨酯泡沫、酚醛板、EPS、XPS、泡沫玻璃和发泡水泥中的任一种。EPS为可发性聚苯乙烯板,XPS为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聚苯乙烯泡沫、聚氨酯泡沫、酚醛板、EPS、XPS、泡沫玻璃或发泡水泥等材料具有耐高温、耐热、阻燃等优点,使得本技术复合式防火隔热板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防火层及下防火层可以包裹隔热层。隔热层被包裹,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隔热层被损坏,确保了隔热层隔热性能的稳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防火层可以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一延伸端,下防火层可以设有竖直向上的第二延伸端,第一延伸端和第二延伸端的高度相等,第一延伸端和第二延伸端对接,将隔热层包裹。由于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结构完全相同,只用一个模具就可以完成上防火层及下防火层的生产,避免了上防火层及下防火层分别开模,节约了制造成本。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其中一个设有竖向的第三延伸端形成第一凹腔,第四延伸端的高度等于隔热层的厚度,隔热层置于第一凹腔内,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其中的另一个套接入第一凹腔内且其顶面与第三延伸端的顶面平齐,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将隔热层包裹。由于隔热层,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其中的另一个都套接入另一个中,有效地提高了本复合式防火隔热板侧面保持平整的稳定性,使得拼接时相邻两块复合式防火隔热板之间能紧密贴合的问题,增强了墙体的防火隔热性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其中一个可以设有竖向的第四延伸端形成第二凹腔,第四延伸端的高度等于隔热层的厚度,隔热层置于第二凹腔内,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其中的另一个与第四延伸端对接,将隔热层包裹。由于隔热层内置于第二凹腔内且顶面与第四延伸端顶面平齐,在隔热层顶面涂覆无机胶黏剂时,也可在第四延伸端的顶面 涂覆,使得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其中的另一个与第四延伸端对接时两者之间涂覆有无机胶黏剂,加强了上防火层与下防火层之间的连接,增强了复合式防火隔热板的稳固性,延长了复合式防火隔热板的使用寿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合式防火隔热板的横截面可以为Z字形。具体来说,就是上防火层和隔热层之间,下防火层和隔热层之间均设有台阶面,上防火层与隔热层形成的台阶面与下防火层与隔热层形成的台阶面的位置是错开的。拼接安装时,相邻两块复合式防火隔热板上相对的台阶面相互对接啮合,消除了相邻的复合式防火隔热板之间垂直于墙面的缝隙,有效降低热桥效应,增强了墙体的隔热性能;施工安装时,可以使用螺钉穿透相邻两块复合式防火隔热板的台阶面啮合的部分将复合式防火隔热板固接在基体墙上,由此加强了复合式防火隔热板与基体墙连接的稳固性,提高了复合式防火隔热板工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复合式防火隔热板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图I所示上防火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所示下防火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复合式防火隔热板的结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复合式防火隔热板的结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复合式防火隔热板的结构剖面图。图7为图6所示上防火层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所示下防火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复合式防火隔热板。如图I所示,该复合式防火隔热板包括一层隔热层I、一层上防火层2和一层下防火层3。隔热层I包括隔热芯材层11和封裹层12,封裹层12密封包覆整个隔热芯材层11。本实施例中,上防火层2和下防火层3都为长方形盒状结构。如图2所示,上防火层2具有本体部21和本体部21周边竖直向下延伸生成的第一延伸端22,本体部21与延伸端22围成腔室23。延伸端22的高度为隔热层I厚度的一半。如图3所示,下防火层3具有本体部31和本体部31周边竖直向上延伸生成的第二延伸端32,本体部31和第二延伸端32围成腔室33,延伸端32的高度为隔热层I厚度的一半。如图2所示,隔热层I位于两层防火层之间,隔热层I的上表面与腔室23的内表面贴合在一起且两者之间涂覆有一层无机胶黏齐U,使得上防火层2固定连接在隔热层I的上部,隔热层I的下表面与腔室33的内表面贴合在一起且两者间涂覆有一层无机胶黏剂,使得下防火层3固定连接在隔热层I的下部,第一延伸端22与第二延伸端32对接,将整个隔热层I包裹。隔热芯材层11的材料为真空绝热板芯材,封裹层12为铝箔复合膜。将真空绝热板芯材制成板状结构,装入铝箔复合膜袋中,使用真空机进行抽真空封装,使得封裹层12紧贴并密封包裹整个隔热芯材层11。隔热芯材层11与外部真空隔离,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使得隔热层I的导热系数大幅度降低,从而加强了隔热效果。防火层2的材料为聚苯乙烯泡沫、聚氨酯泡沫、酚醛板、EPS、XPS、泡沫玻璃和发泡水泥中的任一种,EPS为可发性聚苯乙烯板,XPS为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聚苯乙烯泡沫、聚氨酯泡沫、酚醛板、EPS、XPS、泡沫玻璃或发泡水泥等材料具有耐高温、耐热、阻燃等优点,使得本技术复合式防火隔热板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复合式防火隔热板的结构剖面图。如图4所示,下防火层3的第一延伸端32改设为第三延伸端34,第三延伸端34的高度等于隔热层I的厚度与上防火层2的厚度之和,下防火层3的本体部31与第三延伸端34围成第一凹腔(图中没有标记)。上防火层2改设为只具有本体部21。隔热层I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复合式防火隔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层、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所述上防火层固定连接在所述隔热层的上部,所述下防火层固定连接在所述隔热层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江涛,王海成,
申请(专利权)人:袁江涛,王海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