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印刷鲜明性的复层延伸膜片层合金属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54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将金属板的片面或两面由复层所构成的延伸膜片所被覆,使罐外面或罐盖外面具有鲜映的白色度或印刷鲜明性的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金属板上被覆复层延伸膜片,该复层延伸膜片是由上层具有特定范围的白色颜料的特定厚度的膜片,下层具有特定范围的填充材的特定厚度的膜片层合而成。(*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优异印刷鲜明性的复层延伸膜片层合金属板,尤指一种将可以提高包装容器的膜片的光线反射率,进而提高印刷鲜明性的延伸膜片,层合于罐的外面、或是层合于相当于盖外面的金属板表面侧,而改善印刷鲜明性或外观的复层延伸膜片层合金属。迄今为止,包装材料的性能,除了内容物的保持性以外,还要求具有色调的鲜明性等。例如,以饮料罐为例,为了提高罐外侧的印刷的鲜明性或光泽性,通常是施以白色的印刷底层;对于三片式罐,是在制罐前的板上作涂装-印刷,而两片式罐,则是在制罐后实施印刷-涂装。近年来,于两片式罐及三片式罐的领域中,代替涂料,被覆有热塑性树脂膜片的罐,已在市场上出现,于此等场合,代替白色涂料,是使用白色膜片层作为印刷底层。此等白色印刷底层的厚度,虽是依金属板的种类而定,但约在5~15μm的范围内。此一膜厚是印刷层的两倍以上,膜厚的减少,有利于制罐能源的减少及降低成本。然而,代替涂料,使用热塑性树脂膜片的场合,由于膜片制膜上的限制,无法使膜片中的白色颜料浓度提高,因此,会有不得不增加膜片厚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白色颜料的作用效果,减少膜片的厚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使用于罐盖的外侧时,改善外观的层面。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获得位于罐外面的、印刷鲜明性优异的二片式罐或三片式罐用的复层膜片层合金属板,以改善罐外侧的外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印刷鲜明性的复层延伸膜片层合金属板,其特征是在在金属板的至少片面上,被覆上层为具有5~50重量%白色颜料的厚度为3~30μm的热塑性树脂膜片,下层为含有与热塑性树脂的相容性不佳的添加剂的厚度为1~30μm的热塑性树脂膜片所构成的复层延伸膜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复层延伸膜片层合金属板,其特征在于在金属板的至少片面上,被覆上层为具有5~50重量%白色颜料的厚度为3~30μm的热塑性树脂膜片,下层为周围形成有扁平状的空隙且含有添加剂的厚度为1~30μm的热塑性树脂膜片所构成的复层延伸膜片。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种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复层延伸膜片层合金属板,其特征在于在金属板的至少片面上,被覆上层为具有5~50重量%白色颜料的厚度为3~30μm的热塑性树脂膜片,下层为分散有微细空隙的1~30μm的热塑性树脂膜片所构成的复层膜片。在本专利技术的前二种技术方案中该添加剂,可自云母、碳酸钙、硫酸钡、玻璃、聚烯烃、聚四氟乙烯所选出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延伸膜片层合金属板,即使减少具有白色颜料的树脂膜片层的厚度,仍可制造罐外面印刷鲜明性优异的二片式罐及三片式罐或底层隐蔽性良好的罐盖。以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之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通常,食品罐的外侧,施有白色的印刷底层(白色涂料),其上施有印刷及清漆而成为美丽的罐。近年,二片罐及三片罐的领域中,代替涂料,被覆有热塑性树脂膜片的罐已经问世,于此等场合下,代替白色涂料,白色膜片层是作为印刷底层使用。将此等白色涂料作为印刷底层,是为遮蔽经施有表面处理的金属板的色调,因此,愈是白色的底层,其印刷鲜映性愈是优异。具有白色颜料的热塑性树脂膜片被覆金属板的表面的白晰程度,与扩散反射L*(L*表示明亮度)值有相关性,扩散反射L*值愈大,热塑性树脂膜片被覆金属板表面愈白。然而,此处所称的扩散反射L*值,例如是以日本电色(股份有限公司)制的分光色差计SZS-Σ90等将入射光相对试料的法线方向以10度的角度入射时的扩散反射成份所得的L*值。具有白色颜料的热塑性树脂膜片被覆金属板的白度增加时,底层金属的隐蔽性优异,如此,印刷鲜明性变得良好。为了增加热塑性树脂膜片的白度,有效的是提高白色颜料浓度,但是,基于制膜上的原因,其有一定的限度。所以,本专利技术人对在白色颜料浓度保持一定的条件下增加白度的方法进行研讨,终而明了到,通过形成复层延伸膜片,可获得现有膜片无法达到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人发现,若要在复层延伸膜片的上层一侧形成具有白色颜料的层体,并在下层一侧形成藉延伸生成空隙的添加剂含有层这样一种构造的话,则对于复层延伸膜片,不管是三层或四层(即使上层与下层的中间形成有其他层体),仍可期待相同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复层延伸膜片,当复层为二层时,其是一种复层延伸膜片,其上层(包含最表层时,只要相对下层为上即可)是具有5~50重量%的白色颜料的厚度为3~30μm的热塑性树脂膜片层,下层(包含与金属板接触的情况,相对上层为下即可)含有藉延伸而生成空隙的添加剂的厚度为1~30μm的热塑性树脂膜片层。形成空隙的添加剂,选用与热塑性树脂的相容性不佳的材料,例如,可使用云母、碳酸钙、硫酸钡、玻璃、聚烯烃、聚四氟乙烯等等。添加剂与热塑性树脂的相容性是定性,若为有机化合物,可将溶解性参数作为指标选择,又,若为无机化合物,可将接触角等作为指标选择。此等添加剂的添加目的,是在薄膜延伸时,于树脂与添加剂的界面间形成薄的空隙。此一空隙,对于光线的散射会带来莫大的作用。入射于热塑性树脂膜片中的光线,是由白色颜料所反射,作为白色被识别。与白色颜料未冲撞的光线,是由底层的金属表面所反射,而放出金属特有的色调。颜料或金属表面的光线反射率,是由介质(媒体)的热塑性树脂膜片的折射率与颜料或金属表面的折射率之差的大小所影响。通常,热塑性树脂膜片的折射率是在1.5~1.6的范围内,氧化钛是在2.4~3的范围内。金属表面依金属种类或表面处理种类而有所不同。所以,折射率差较大的氧化钛,是作为白色颜料选择。若光线由折射率较小者入射至折射率较大者,如此般的折射率差有所重要。反之,光线由折射率较大者入射至折射率较小者时,因应折射率差,当入射角超过某一值时,反射率成为1,因此,在折射率为1.5~1.6的热塑性树脂膜片中,当有折射率最小(1.0)的空隙时,膜片与空气的界面,会有大量的光线反射。因此,抵达底层的金属表面的光线减少,隐蔽性提高。此种空隙的反射作用,由上层的含白色颜料的膜片层的下层发挥,最有效果。所以,若复层膜片的下层一侧分散有微细空隙的膜片层时,不论其制法,均可发挥效果。除了使用与树脂相容性不佳的添加剂在膜片的延伸过程中形成微细空隙的方法以外,也可使用吹入惰性气体的方法,在成为下层的熔融树脂中形成空隙。此种情况下,不一定需要延伸过程。将上层形成为具有5~50重量%的白色颜料的层体的目的,是为了以此层内的白色颜料将入射光散射,并将来自下层的反射光散射。作为白色颜料,可采用无机式、有机式,依用途选择,就带来印刷鲜明性的层面而言,较好的是使用粒径为0.2~0.3μm的氧化钛是颜料。当添加量为5重量%以下时,即使在下层的树脂膜片中使用云母等的添加剂,下层的隐蔽性仍不充分,无法确保目的的充分的印刷鲜明性。又,当添加50重量%以上时,膜片强度会降低,因此限定于5~50重量%的添加范围。更好的是限定于10~30重量%。上层的膜片厚度,为了确保底层的隐蔽性,必须最低为3μm以上,若为30μm以上,成本会变高,因此规定于3~30μm,更好的是规定于5~15μm。将下层设为含有与热塑性树脂相容性不佳的0.5~50重量%的添加剂的、厚度为1~30μm的热塑性树脂膜片层,是为了藉膜片的延伸在添加剂的周围形成微细的空隙。作为与热塑性树脂相容性不佳的无机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印刷鲜明性的复层延伸膜片层合金属板,其特征是在:在金属板的至少片面上,被覆上层为具有5~50重量%白色颜料的厚度为3~30μm的热塑性树脂膜片,下层为含有与热塑性树脂的相容性不佳的添加剂的厚度为1~30μm的热塑性树脂膜片所构成 的复层延伸膜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信义松原政信田中厚夫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