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工具刀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7295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含硬质合金基体的切削工具插件,具有至少两种耐磨性涂层,包括外陶瓷涂层和该陶瓷涂层下的氮碳原子比介于0.7-0.95的金属碳氮化物的涂层,它能使金属碳氮化物形成伸入陶瓷涂层的突出部分,因而改进陶瓷涂层的粘合力和疲劳强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削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切削、铣、钻孔和其它用途如钻车、套孔、车螺纹以及开槽的陶瓷涂覆过的硬质合金刀具插件的涂层。
技术介绍
涂层能改进切削工具的性能尤其是在碳化物或硬质合金切削工具上的陶瓷或氧化物涂层。自从碳化物切削工具插件已涂有例如氧化铝(Al2O3)陶瓷以来,一直在继续努力改进涂层与基体的粘合力。当开始将氧化铝涂层直接施加到碳化物或硬质合金型基体上时,氧化铝中的氧就会与基体发生反应而降低粘合力。已知通过涂覆耐磨性的碳化物层可以改进由烧结硬质合金基体(用粘合剂金属粘结的金属碳化物)制成的工具插件的性能。见UK专利1,291,387和1,291,388,这些专利公开了涂覆具有改进粘合力的碳化物涂层的方法;尤其是,控制沉积该碳化物时所用气体的组份以使之能在与耐磨性碳化物介面上的烧结硬质金属中形成脱碳区。然而,被称作η层的脱碳区会导致最终引起破裂的硬化和脆化。还已知,可在烧结金属的基体上涂覆陶瓷或氧化物耐磨涂层(通常为氧化铝)。然而,正如早已阐述过的,直接涂于烧结金属体上的氧化物层会毁坏烧结金属的组织和结合能力。有许多专利都曾公开过使用碳化物、碳氮化物和/或氮化物的中间层。见US专利4,399,168和4,619,866。中间的碳化钛(TiC)层可改进韧性但仍有η层存在,结果限制了涂覆过的切削刀具插件在精加工中的使用。在TiC层之前先涂上氮化钛(TiN)层虽能消除η层但韧性仍然低于要求值。见US专利4,497,874。已提出用碳氮化钛(TiCN)中间层代替TiC中间层。见US专利4,619,866和4,399,168。还提出了在硬质合金基体和外面氧化物磨损层中间有一个由钽、铌和钒中的至少一种的碳化物或碳氧化物组成的薄表面氧化粘结层。见U.S专利4,490,191。当用于提高涂层与胶合的碳化物基体的粘合力时,陶瓷涂层(Al2O3)对TiC和许多TiCN中间涂层并不能很好地粘合。由于热膨胀的不同,存在着分层的倾向。由热膨胀不同引起的应力,各涂层会完成得不一致。这些中间涂层的主要特征在于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介于中间涂层和氧化物层的直线界面。这一点将会导致弱粘接。通过使基体粗糙而稍稍提高粘合力,但是因粗糙产生的突出部分对于均匀性地完成来说其距离过大。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硬质金切削工具上提供一种陶瓷涂层以提高耐磨性以及粘合强度。专利技术概述简单地说,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包括至少具有两种耐磨涂层的硬质合金基体的切削工具插件。涂层之一是陶瓷涂层。陶瓷涂层下面的中间涂层是由氮碳原子比介于约0.7和约0.95的碳氮化物组成,借此碳氮化物涂层形成联锁陶瓷涂层的钉齿,因此改善了陶瓷涂层的粘合力和疲劳强度。优选的是,碳氮化物中的氮碳原子比按X-射线衍射法测定是在约0.75-0.95之间。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硬质合金切削工具插件在硬质合金基体和氧化铝表面涂层之间具有两层中间涂层。靠近基体的涂层是1-4微米的氮化钛层。氮化钛层上面的涂层是2-4微米厚的碳氮化钛层和氧化铝涂层为1-10微米。按最佳实施方案,切削工具插件的硬质合金基体具有如下的四种涂层2微米氮化钛内涂层,3微米碳氮化钛中间涂层,6微米氧化铝中间涂层,和2微米的Ti(C,N),即TiC、TiN、TiCxNy外涂层。对于用在碳氮化物涂层中来说钛并非是唯一的合适金属。除了钛以外,所述金属还可包括锆、铪、钒、铌、钽、铬、钼和钨。按照本专利技术,切削工具插件基体代表性地含有来自铁族的3%-30%的粘合剂金属,包括除铁以外的镍和钴及其混合物以及介于70%-97%选自碳化钨、碳化钛、碳化钽、碳化铌、碳化钼、碳化锆和碳化铪中的一种碳化物。除了碳化物以外,切削工具插件基体还可以包含氮化物。按照最佳实施方案,切削工具插件基体具有粘合剂相富集的表面层,也就是说,表面层富集有高百分比的钴或其它粘合剂金属。简短地说,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制造具有耐磨涂层的涂覆切削工具插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的步骤有,通过调节用于所述涂层的化学气相淀积的反应物,沉积具有氮碳原子比在约0.7-约0.95之间的金属碳氮化物涂层,和直接在所述碳氮化物涂层上面沉积一陶瓷涂层,因而使所述碳氮化物的涂层和陶瓷涂层具有联锁的显微钉齿。附图的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特征和其它目的以及优点在参照附图,根据下面详细的描述将会变得更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具有现有技术的氧化物涂层和中间涂层的硬质合金切削工具插件的精加工部分的显微照片;和图2-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中间涂层和氧化物涂层的硬质合金切削工具插件的精加工部分的显微照片。最佳实施方案的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陶瓷或氧化物耐磨涂层的硬质合金切削工具具有新型的加强中间涂层。硬质合金基体具有涂有碳氮化钛涂层的薄金属氮化物涂层。耐磨陶瓷涂层涂覆在金属碳氮化物涂层上。使提供的金属碳氮化物中间层具有导致氧化物涂层的优越粘合力的氮碳原子比,这由于氧化物涂层和金属碳氮化物涂层间所形成的联锁钉齿。设计出一种试验用来定量评价陶瓷涂覆的硬质合金切削工具插件的性能。该试验是在立式车床上完成。坏料是一种具有直径大于约4英寸的圆柱形棒材。该棒材具有4个轴向槽,其宽度为3/4英寸而沿棒材长度的深度为1.5英寸。该棒材是具有25-30HRC硬度的普通碳钢AISI-SAE 1045。待试验的刀具用于减小坯料的直径如下 很明显坯料每转一周,切削工具插件冲击槽的边缘四次。刀具的插件一直在运行直到观察到其击穿整个涂层或另外的损坏。采用下列描述的试验观察损坏的地方并且该损坏是较强烈磨损和切削损坏型前兆的磨损类型。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通过使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量碳氮化钛中间层或涂层中的氮碳原子比以先检测碳氮化物层的点阵间距,然后计算氮与碳的原子比或以氮与碳为基础的氮的原子百分比。已知碳化钛的点阵间距是1.53埃而氮化钛的点阵间距是1.5埃。范围或差距是0.03埃。这样,发现了具有1.5073埃点阵间距的碳氮化钛层对于氮化钛和碳化钛来说其间距为0.0227埃。因此,碳氮化物层中的氮与碳原子比是用0.03除以0.0227或基于总碳和氮量为75.7%的氮。实施例1对比例将K20材料(K20是一种按ISO标准ISO 5131991(E)表示的用于机加工的硬质切削材料类型的牌号,所述标准是按适合于硬质合金切削材料使用的材料和加工条件的分类)的碳化钨基基体(94%的碳化钨,6%钴)在BernexProgrammat 250涂覆炉中按众所周知的程序加以涂覆。使用已知为化学气相淀积法(CVD)的涂覆法,其中使气体和液体(转化为气体)在800°-1100℃和50-900毫巴的低压下在待涂覆的基体上通过。用于涂覆硬质合金基体的反应如下TiN的CVD-使用H2+N2+四氯化钛(TiCl4)TiCN的CVD-使用H2+N2+TiCl4+乙腈(CH3CN)或CH4Al2O3的CVD-使用H2+HCl+氯化铝(AlCl3)+CO2+H2S用于涂覆氮化钛层、碳氮化钛层和氧化物层的主要涂覆时间和气氛列于下面表I、II和III中。将气体反应物、AlCl3反应器的产物以及液体反应物引入炉中。表I 表II 表III 碳氮化钛层的X-射线分析证实了1.516埃的点阵间距,根据上述的分析,表明碳氮化物层中的氮碳原子比为14∶30或以总碳和氮计,氮含量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伊·V·莱弗雷兹约翰·博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泰里迪尼工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