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106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3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制剂,属于农作物病害生物防治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保藏号为CGMCCNo.8341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1(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以及含有此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微生物菌剂,还提供了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或微生物菌剂在防治花生叶斑病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保藏号为CGMCCNo.8341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1及其微生物菌剂对花生叶斑病菌有显著拮抗作用,能够防治花生叶斑病的发生,防治效率在70%以上。该菌株及其微生物制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花生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的施用,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花生叶斑病有拮抗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l菌株和能够防治花生叶斑病的微生物菌剂,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花生叶斑病是叶部黑斑病、褐斑病的总称,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柄、托叶,茎也受其害,一般情况下先在下部叶片上开始发病,逐步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严重时在茎杆、叶柄、果针等部位均能形成病斑,叶片正面的叶斑周围有清晰地黄色晕轮,叶片黄褐色至暗褐色。目前,农民对花生叶斑病的认识不足,认为花生生育后期的叶斑病基本不影响产量,所以很少防治。然而,花生叶斑病的发生会引起植株叶片坏死或落叶,从而导致花生生育后期光合作用不足,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发病严重时产量损失达30%以上,因此急需进行有效防治。一些化学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具有一定的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效果,但是这些农药长期使用,一方面会引起病原菌抗性,另一方面化学药剂的使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农作物病害由于具有低污染、低残留、不引起病害抗性等优点,该防治方式的关键是进行对病原微生物有拮抗作用、且抑菌谱广的拮抗微生物的筛选和制备制剂。目前在花生叶斑病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筛选出一种能够高效拮抗花生叶斑病病原菌的微生物菌株,并形成微生物菌剂,通过生物防治的方式降低花生叶斑病给花生生产带来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利用化学农药防治花生叶斑病带来的环境危害,提供一种能够高效拮抗花生叶斑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及微生物制剂,该制剂喷施于花生叶片上,可以有效防治花生叶斑病,从而减少花生生产中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花生的产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BA-KAl于2013年10月15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进行了保藏,保藏号为CGMCCN0.834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l拮抗花生叶斑病病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l对群结腐霉、小麦赤霉病菌、灰霉病菌、丝核菌、烟草赤星病菌、辣椒炭疽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棉花枯萎病或番茄早疫病菌具有拮抗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菌剂含有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BA-KA1,其中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l于2013年10月15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进行了保藏,保藏号为CGMCCN0.8341。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菌剂在防治花生叶斑病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微生物菌剂中的总活菌数不低于5X IO9个/g。本专利技术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体积比5.0%的比例将培养好的种子液接种到大量发酵培养基中,28°C,培养36h,得到发酵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的发酵液与基质等量混合均匀并干燥,得到微生物菌剂。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步骤一中所述的大量发酵培养基包含葡萄糖2.5% (m/V)、蛋白胨0.8% (m/V)、酵母膏0.58% (m/V)、磷酸二氢钾0.35% (m/V)和碳酸钙0.25% (m/V), pH 值 7.2。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步骤一所述种子液通过下述方法获得:将保存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BA-KAl划线转接到PB平板中,置于培养箱28°C恒温培养2天;将获得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BA-KAl的菌苔接种到PB液体培养基中,28°C摇床振荡培养18h得到种子液。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步骤二中所述的基质选自微粉碳酸钙和/或沸 O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筛选工作,筛选到了一株对花生叶斑病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拮抗菌BA-KA1,通过生理`生化方法和16SrDNA方法将该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已于2013年10月15日进行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0.8341 ;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邮编100101。用上述能够拮抗花生叶斑病菌的BA-KAl菌株所生产的微生物制剂中含有5X IO9个/g以上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1、相应培养基和助剂。其生产方法包括: (1)将保存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BA-KAl划线转接到PB平板中,置于培养箱28°C恒温培养2天; (2)将步骤(1)培养好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BA-KAl的菌苔用接种环刮取接种到PB液体培养基中,28°C摇床振荡培养18h得到种子液; (3)将步骤(2)培养好的种子液按5.0%的比例(体积比)将种子液接种到大量发酵培养基中,配方为葡萄糖2.5%、蛋白胨0.8%、酵母膏0.58%、磷酸二氢钾0.35%、碳酸钙0.25%,pH值7.2,培养温度28°C,培养时间36h,发酵完成后得到发酵液; (4)将步骤(3)将发酵液与基质(选自微粉碳酸钙、沸石中的一种或多种)等量混合均匀并干燥,得到微生物菌剂。上述微生物菌剂可用于防治花生叶斑病。3.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拮抗微生物菌株及其微生物菌剂,该产品具有如下优占-^ \\\.I)具有良好的防病作用:该菌剂中含有能够高效拮抗花生叶斑病菌生长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1,菌剂中该菌株的达到5X109f/g以上,该菌株喷洒于花生叶片上能够有效抑制花生叶斑病的发生。2)具有良好的促生作用:该菌剂施用后能够有效抑制花生叶斑病的发生,增加花生的光合面积,从而促进花生营养生产和生殖生长,提高花生产量。[0021 ] 3 )无毒无污染无残留:该微生物菌剂是由解淀粉芽孢杆菌、部分培养基和基质(选自微粉碳酸钙、沸石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无任何有毒有害成份,在花生生产中使用具有无毒、无污染、无残留的优点,符合我国生产绿色食品的要求。生物样品保藏信息 解淀粉芽抱杆菌BA-KA1,分类命名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已于2013年10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Jia: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菌种保藏号为CGMCCN0.8341。【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花生叶斑病的发病症状。图2显示了花生叶斑病的病原菌菌落形态。图3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筛选的保藏号为CGMCC N0.8341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在固体PB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的菌落形态。图4显示了本发 明筛选的保藏号为CGMCC N0.8341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菌体形态照片。【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1,其中该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保藏号为CGMCC N0.834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治花生叶斑病的微生物制剂,其中该制剂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作为活性成分,以PB培养基和基质(选自微粉碳酸钙、沸石中的一种或多种)为载体,其中,该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保藏号为CGMCC N0.8341,该制剂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l的活菌数达到5 X IO9个/g。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阐述。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实施例1对花生叶斑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的分离、筛选 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BA‑KA1,该解淀粉芽孢杆菌于2013年10月15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进行了保藏,保藏号为CGMCCNo.83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BA-KAl,该解淀粉芽孢杆菌于2013年10月15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进行了保藏,保藏号为CGMCCN0.83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l,其特征在于其拮抗花生叶斑病病原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l,其特征在于其对群结腐霉、小麦赤霉病菌、灰霉病菌、丝核菌、烟草赤星病菌、辣椒炭疽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棉花枯萎病和番茄早疫病菌具有拮抗作用。4.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BA-KAl,其中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l于2013年10月15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进行了保藏,保藏号为CGMCCN0.834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其在防治花生叶斑病中的应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中的总活菌数不低于 5X109 个/g。7.一种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亚丽马宏刘昆昂贾振华宋聪赵芊黄媛媛宋水山李书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