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5532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包括:固定在海洋平台外侧的钢结构靠船架,该钢结构靠船架外侧固定箱型钢结构基座,该箱型钢结构基座上通过螺栓固定多套拱形橡胶护舷;其改进之处在于,每套拱形橡胶护舷外侧分别固定一个船用靠球;其是通过组合式靠船护舷达到减振的效果,可以降低船舶对平台的撞击力,减小靠船引起的平台振动,有效提高海洋平台靠船能力,保证海洋平台的作业安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
本技术涉及海洋平台海上作业安全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避免交通运输船舶与平台发生碰撞的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
技术介绍
海洋石油在海上作业期间,经常要通过船舶向平台运送材料,这些运输船舶停靠平台期间,由于风浪的影响,船舶与平台之间会发生碰撞,这样会给海上平台设施及平台安全影响。目前海洋平台常用的靠船护舷是超级拱形橡胶护舷,该类护舷最大压缩变形可达到55%,能够吸收近600kJ的船舶撞击能量,传递给平台的反力约为2300kN。使用该类护舷能够满足常规供应船(排水量小于3000吨)靠泊海洋平台的安全要求。如果海洋平台需要靠泊排水量更大的船舶,超级拱形橡胶护舷在靠泊力作用下产生的压缩变形会超过设计极限,从而发生破坏或损伤,而传递给平台的反力则会因橡胶护舷的吸能作用失效而大大增加,由此引起的平台振动位移会显著增大并对生产操作和安全作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靠船护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其是通过组合式靠船护舷达到减振的效果,可以降低船舶对平台的撞击力,减小靠船引起的平台振动,有效提高海洋平台靠船能力,保证海洋平台的作业安全。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包括:固定在海洋平台7外侧的钢结构靠船架1,该钢结构靠船架I外侧固定箱型钢结构基座2,该箱型钢结构基座2上通过螺栓固定多套拱形橡胶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套拱形橡胶护舷外侧分别固定一个船用靠球4。前述的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其中船用靠球4为实心的椭圆形球体,该椭圆形球体的宽度为2±0.5米,长度为5±0.5米;该椭圆形球体外层为聚脲材质,内部填充乙烯与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材料(EVA);且椭圆形球体两端分别设有尼龙缆5,该尼龙缆5的另一端系泊在钢结构靠船架I的系泊点6上,使船用靠球4位于每套拱形橡胶护舷外侧的中部。本技术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的有益效果为:使用该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可以降低船舶碰撞力40%以上,降低平台碰撞处关键节点位移50%以上,降低平台碰撞处关键节点应力20%以上,且可节省大型浮吊、驳船资源及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结构俯视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钢结构靠船架、2箱型钢结构基座、3拱形橡胶护舷、4船用靠球、5尼龙缆、6尼龙缆系泊点、7海洋平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包括:固定在海洋平台7外侧的钢结构靠船架1,该钢结构靠船架I外侧固定箱型钢结构基座2,该箱型钢结构基座2上通过螺栓固定多套拱形橡胶护舷;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每套拱形橡胶护舷外侧分别固定一个船用靠球4。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其中,船用靠球4为实心的椭圆形球体,该椭圆形球体的宽度为2±0.5米,长度为5±0.5米;该椭圆形球体外层为聚脲材质,内部填充乙烯与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材料(EVA);且椭圆形球体两端分别设有尼龙缆5,该尼龙缆5的另一端系泊在钢结构靠船架I的系泊点6上,使船用靠球4位于每套拱形橡胶护舷外侧的中部。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使用时:将钢结构靠船架I固定在海洋平台7的外侧,该钢结构靠船架I外侧固定箱型钢结构基座2,该箱型钢结构基座2上通过螺栓固定多套拱形橡胶护舷,每套包括5个单体拱形橡胶护舷3为一套,每个海洋平台7的外侧需要设置四套拱形橡胶护舷。本实施例列举一套拱形橡胶护舷进行说明。该每套拱形橡胶护舷外侧通过尼龙缆5系泊固定一个实心船用靠球4。该实心船用靠球4两端分别设有尼龙缆5,该尼龙缆5 —端分别系泊在位于海洋平台7外侧钢结构靠船架I的尼龙缆系泊点6上。该实心船用靠球4在使用期间漂浮于海面,使用尼龙缆5系泊紧靠在拱形橡胶护舷3外侧。在不靠船期间,可将尼龙缆5 —端从尼龙缆系泊点6上解开,收起实心船用靠球4离开海面。该实心船用靠球4为一个椭圆形球体,其外层是聚脲材质,内部填充乙烯与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材料(EVA),该球体的宽度为2米,长度为5米,重量为2500kg。钢结构靠船架I是通过钢管焊接固定在海洋平台7导管架上,靠船架一端为4套独立的箱型钢结构基座,每套箱型钢结构基座2内部设有筋板保证其强度,每套箱型钢结构基座2上设有多个螺栓孔,用于固定拱形橡胶护舷3。每个海洋平台7设置四套拱形橡胶护舷,每套拱形橡胶护舷通过不锈钢螺栓固定在钢结构靠船架I的箱型钢结构基座2上。实心船用靠球4就位时紧靠在拱形橡胶护舷外侧,通过两端尼龙缆5系泊在位于海洋平台7外侧的钢结构靠船架I的系泊点上,靠球收起时可以解开尼龙缆。[0021 ] 本实施例中未进行说明的内容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进行赘述。本技术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的优点是:1、可以满足排水量为3000吨?10000吨油轮靠泊导管架平台的要求。2、能够吸收绝大部分的船舶撞击能量,大幅降低平台受到的撞击力以及因此产生的结构应力和振动位移。3、可以有效改变船舶撞击力的时间历程特性,在撞击力峰值大幅降低的同时,时间分布更加均匀。本技术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的工作原理:其是一种组合式靠船护舷结构,这种结构相比现有单一的超级拱形橡胶护舷,能够大幅吸收船舶撞击能量,其可将护舷传递给平台的反力进一步降低40%以上,将平台产生的振动降低50%以上。因此可以适用于排水量在10000吨以内的船舶靠泊导管架平台,靠船能力比现有技术提升了 3倍,将导管架平台受到的船舶撞击力减小了 70%以上。减振原理如下:靠球与橡胶护舷形成复合式减振结构,油轮首先碰撞靠球,该靠球起到一级缓冲和吸收碰撞能量的作用;而后油轮碰撞橡胶护舷,该橡胶护舷起到二级缓冲和吸收能量的作用。通过靠球与橡胶护舷共同构成复合式减振结构,使靠船载荷分布更为均勻,碰撞力幅值显著降低。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包括:固定在海洋平台(7)外侧的钢结构靠船架(1),该钢结构靠船架(1)外侧固定箱型钢结构基座(2),该箱型钢结构基座(2)上通过螺栓固定多套拱形橡胶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套拱形橡胶护舷外侧分别固定一个船用靠球(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包括:固定在海洋平台(7)外侧的钢结构靠船架(I),该钢结构靠船架(I)外侧固定箱型钢结构基座(2),该箱型钢结构基座(2)上通过螺栓固定多套拱形橡胶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套拱形橡胶护舷外侧分别固定一个船用靠球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平台避免船舶碰撞的护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英李玉田陈涛代娜张建勇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建设工程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