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车辆驱动用马达的机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5074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配置于前舱内的电力控制器受到的碰撞时的冲击减轻的技术。机动车100在前舱内具备电力控制器4和装置2。电力控制器4和装置2沿机动车横向排列配置。电力控制器4的角部或者突起面向装置2的侧面。在机动车发生了碰撞时,装置2的侧面接触电力控制器4的角部。因为装置2的侧面的强度比电力控制器4的强度小,所以装置2先损坏。装置2成为缓冲件,减小了电力控制器4所受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备车辆驱动用马达的机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车辆驱动用马达(行驶用马达)的机动车。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包含混合动力车的电动汽车。本说明书中的“机动车”也包含燃料电池车。
技术介绍
在机动车的前舱(也叫做发动机舱)内,搭载有发动机、马达以及它们的控制器等各种装置。当机动车和障碍物碰撞时,前舱内的装置有可能会受到大的损坏。已提出对装置群的配置、装置的支承构造进行改良,减轻因碰撞导致装置受到的损坏的各种技术。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配置于电池的后方的继电器箱因碰撞的冲击?击)而从前舱内飞出的机动车。该技术通过在碰撞时放出继电器箱来确保电池能够活动的空间。通过在碰撞时使电池容易活动而吸收碰撞的冲击。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碰撞时减小前舱内的变换器的损伤的技术。专利文献2的技术允许变换器因碰撞的冲击而活动。专利文献2的技术通过在碰撞时使变换器容易活动来减小变换器撞上其他部件时的冲击。变换器对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而言是重要的零件,特别需要保护其避免冲击。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6225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908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I的技术和专利文献2的技术,都通过使装置容易活动来减轻装置受到的损伤。但是,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技术需要使继电器箱飞出的机构。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需要通常时将变换器牢固地固定而在受到冲击时允许变换器容易活动的机构。不管哪一项技术,都需要特殊的机构,成本升高。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基于与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的技术完全不同的概念,提供一种保护前舱内的装置、特别是在具备驱动用马达的机动车中不可缺少的电力控制器的技术。机动车的电力控制器向车辆驱动用马达供给电力。S卩,电力控制器处理向车辆驱动用马达供给的大电力。因此,对于电力控制器,要求在机动车发生了碰撞后快速地放出剩余的电力。具体而言,电力控制器使用使马达驱动电流平滑化的大容量电容器。优选,当机动车发生了碰撞时,电力控制器能够从碰撞的冲击中幸存并使大容量电容器快速地放电。或者,在燃料电池车的情况下,优选,电力控制器能够快速地放出燃料电池所产生的电能。若电力控制器从碰撞中幸存(至少在碰撞后的数秒幸存),则能够用紧急放电电路使电容器(或者燃料电池)放电。由此,需要降低机动车碰撞时的电力控制器所受的损坏。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提供当电力控制器撞上其他装置时其他装置比电力控制器易损坏的前舱内装置布局。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着眼于电力控制器的壳体。壳体是多面体(典型的是6面体),具有角部。角部的强度比平面的强度高。由此,若以在机动车碰撞时使电力控制器的角部撞上其他装置的平坦面的方式配置电力控制器和其他装置,则能够提高即使其他装置损坏电力控制器也幸存的可能性。以在电力控制器的壳体设置突起并使该突起面向其他装置的平坦面的方式配置电力控制器和其他装置,也具有同样的优点。通过这样的布局,能降低施加于电力控制器的冲击。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能够不用特别的机构而降低施加于电力控制器的冲击。以下,为了使说明简单,将电力控制器以外的装置简称为“装置”。在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前舱内,在电力控制器的斜前方配置装置(电力控制器以外的装置)。并且,以使电力控制器的角部或者突起与装置的平坦侧面相对的方式配置电力控制器和装置。这样的布局提供以下的优点。首先,在采用了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机动车从其正面碰撞了障碍物(例如其他机动车)碰撞的情况下,装置比电力控制器先碰撞障碍物。装置可能会损坏而吸收碰撞的冲击。因此,施加于电力控制器的冲击得以缓和。另外,在障碍物从斜前方碰撞了机动车的情况下,装置被障碍物压着移动而与电力控制器接触。此时,装置的平坦侧面撞上电力控制器的角部或者突起。平坦侧面比角部、突起更易凹陷。即,在电力控制器与装置碰撞的情况下,装置的侧面先压坏。在电力控制器和障碍物之间装置压坏,由此施加于电力控制器的冲击得以缓和。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通过将装置以在电力控制器和障碍物之间易坏的位置关系进行配置来减小对电力控制器的损坏。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不需要成本高的特别的机构。装置(电力控制器以外的装置)的典型例是向电力控制器供给电力的电池(供给用于驱动电力控制器内的电气电路的电力的电池)。向电力控制器供给电力的电池大多具备树脂制的壳体(电力控制器的壳体多数是金属制)。并且壳体的侧面是平坦的。因此,比电力控制器的壳体还软并具有平坦侧面的电池,适于作为用于减轻对电力控制器的损坏的缓冲件。此外,电力控制器,相比于向电力控制器供给电力的电池而处理更高电压,因此可以分类为“高电压装置”。相反,向控制器内的电气基板供给电力的电池,可以分类为“低电压装置”。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谓“高电压装置”,意味着使用超过50V的电压的装置,所谓“低电压装置”,意味着处理低于50V的电压的装置。此外,区别“高电压装置”和“低电压装置”的“50V”是一个基准,而不限定于此。另外,保护电力控制器的装置并不限定于电池。例如,继电器箱、空调的压缩机等也能成为装置的候补。以上,对本说明书公开的专利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良通过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前舱内部的装置布局的示意立体图。图2是示出前舱内部的装置布局的示意俯视图。图3是示出电力控制器和副电池的布局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电力控制器和副电池的布局的主视图。图5示意性示出刚碰撞后的电力控制器和副电池的位置关系。图6示出第2实施例的电力控制器和副电池的布局(立体图)。图7示出第2实施例的电力控制器和副电池的布局(侧视图)。图8示出第2实施例的电力控制器和副电池的布局(主视图)。图9示出第3实施例的电力控制器和副电池的布局(立体图)。图10示出第4实施例的电力控制器和副电池的布局(立体图)。图11示出第4实施例的电力控制器和副电池的布局(俯视图)。图12示出第4实施例的电力控制器和副电池的布局(主视图)。图13示出第4实施例的电力控制器和副电池的布局(侧视图)。图14示出第5实施例的电力控制器和副电池的布局(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对搭载于前舱内的装置群和电力控制器进行说明。车辆驱动用马达的电力控制器是搭载于前舱内的最重要的装置之一。电力控制器控制向车辆驱动用马达的供给电力(电力本身从大容量电池供给到电力控制器)。因此电力控制器处理大电力。优选,控制器处理的电力在刚碰撞后进行放电。另外,燃料电池因为产生氢气,所以优选在刚碰撞后放出氢气。以下,为了简单,将“车辆驱动用马达”简称为“马达”。为了驱动大输出的马达,电力控制器使用电容器作为电流的平滑化过滤器。马达驱动电流平滑化过滤器用的电容器是总共大概100法拉以上,是大容量。碰撞后,若在电容器中仍蓄积有大电力,则有可能会发生漏电。因此优选,电力控制器具有将电容器放电的紧急放电电路(也可以包含放电电阻)。而且,如果电力控制器能够在即使碰撞后极少的时间内幸存,则紧急放电电路工作,能够避免漏电。因此,重要的是在碰撞时减小电力控制器的损坏。另一方面,在前舱内配置电池。此电池是驱动电气电路、头灯、室灯、自动窗用马达、刮水器用马达等的电源。此外,在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中,为了和用于将电力供给到马达(车辆驱动用马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具备:电力控制器,其向车辆驱动用马达供给电力;和装置,电力控制器和装置在前舱内沿机动车横向排列配置,电力控制器和装置配置成电力控制器的角部或突起面向装置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力控制器,其向车辆驱动用马达供给电力;和 装置, 电力控制器和装置在前舱内沿机动车横向排列配置, 电力控制器和装置配置成电力控制器的角部或突起面向装置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面向装置的侧面的多个角部或多个突起的情况下,位于最前的角部或突起在侧视机动车时面向装置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 电力控制器的位于前上的角部面向装置的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 装置配置成比电力控制器更远离机动车中心线。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部或所述突起面向装置的侧面的大致中央。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 电力控制器配置为前侧比后侧低而前倾。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 装置的侧面具有第I强度区域、和强度为比第I强度低的第2强度区域,所述角部或突起面向第2强度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田幸司山中贤史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