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至少一个电机的驱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69336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设备(1、30、31),其具有至少一个电机(2)、变速器、能够由电机通过变速器驱动的差速器(5)、电机的第一驱动轴(9’)与变速器之间的至少一个传递扭矩的第一有效连接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至少一^电机的驱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设备,其具有至少一个电机、变速器、能够由电机通过变速器驱动的差速器、在电机的第一驱动轴与变速器之间的至少一个传递扭矩的(drehmomentenfest)第一有效连接部。
技术介绍
DE 10 2005 022 926 B3示出具有电机、变速器、差速器的驱动设备。电机具有能够绕驱动旋转轴线旋转的驱动轴。驱动轴与两挡式变速器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同轴的传动轴传递扭矩地有效连接。驱动齿轮处在传动轴上,该驱动齿轮借助驱动轴能够绕电机的旋转轴线旋转地被驱动。驱动齿轮与处在中间轴上的中间轮形成齿啮合。中间轴容纳有两个空套轮,这两个空套轮能够相对于中间轴绕中间轴旋转轴线旋转。换挡离合器通过伺服变换器(Stellwandler)、滑动套筒和联接元件形成在空套轮上。电机之间的能够结合及分离的有效连接部能够通过能够沿着中间轴旋转轴线线性运动的滑动套筒且可选地利用一个或另外的空套轮的联接啮合部来产生。机械操纵的机械伺服变换器具有形式为辊的输入件和形式为变速杆拨指的输出件。能够绕自身的旋转轴线转动的辊与变速杆拨指之间的有效连接部通过在周边侧上环绕的导轨形成,其沿纵向方向偏转并且咬合入变速杆拨指中。在辊绕辊旋转轴线枢转(Schwenken)时,变速杆拨指沿着导轨移动并且根据导轨的偏转而运动。这导致滑动套筒可选地以联接啮合部结合到其中一个空套轮的联接啮合部中或者从该联接啮合部中分离。在结合时,空套轮相对于中间轴是旋转固定的并且可以相应地以中间轴绕中间轴旋转轴线旋转。每个空套轮与差速器的输入轮形成齿啮合,该差速器各自旋转固定地固定在差速器壳上,从而制造变速器与差速器之间的有效连接部。差速器是经典的锥形齿轮差速器,在该锥形齿轮差速器上,扭矩从差速器壳通过补偿锥形齿轮分配到左边半轴和右边半轴的半轴锥形齿轮上。半轴与车辆的驱动轮连接,但是当差速器安装在分动器传动机构中时,半轴也可以通向驱动轴。输入轮和半轴锥形齿轮的中心轴线是同中心的。彼此以一定间距轴向平行的驱动旋转轴线与中间轴旋转轴线的轴线间距和与中心轴线的轴线间距取决于齿轮级的传动比以及待传递的扭矩的大小。不利地,相应地由于驱动设备而要求的结构空间可能会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创造一种能够变化地使用的驱动设备,其能够简单地安装并且是紧凑的。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内容来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除了在电机的驱动轴之间的传递扭矩的第一有效连接部以外,设置有直接在第一驱动轴与变速器之间的第二有效连接部的换挡离合器,其中该换挡离合器和电机同轴地对齐。换挡离合器的同轴对齐意味着:换挡离合器的基本上所有旋转对称的兀件,比如摩擦盘或摩擦锥形件或爪式环,和第一旋转轴线同中心地布置。结合及分离设备具有伺服驱动装置,其具有第二驱动轴,该第二驱动轴至少能够绕轴线枢转或旋转。第二驱动轴的轴线和第一旋转轴线轴向平行地对齐。轴向平行意味着:要么伺服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的轴线处在第一旋转轴线上,要么以一定间距与该旋转轴线平行地对齐。在电机的驱动轴与变速器之间的第一有效连接部例如是传递扭矩的(单个传递扭矩的;多个传递扭矩的)插接连接部或法兰连接部,该第一有效连接部优选地在驱动轴与变速器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设置的行星传动装置的连接轴之间。连接轴例如是行星传动装置的太阳轮。行星齿轮变速器的连接轴或被连接的轴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可以理解为驱动轴、从动轴和也被称为反应件的固定件。这种连接轴可以是:也被称为中心轮的太阳轮,也被称为行星齿轮架的行星架和齿圈【为此参见“Zahnradgetriebe(齿轮传动机构)” J.Loomann,1996第三扩展版,第3.1章Begriffsbestimmung und Bezeichungen (概念确定与命名)】。第二有效连接部是电机的驱动轴与行星传动装置的连接轴之间的能够结合和分离的有效连接部,例如是轴与太阳轮轴杆之间的换挡离合器。然而优选地,有效连接部是电机驱动轴与行星传动装置的另外的连接轴之间的换挡离合器,例如是驱动轴与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之间的换挡离合器。因为驱动轴与太阳轮抗相对转动地相互连接,所以换挡离合器是行星传动装置(Planetentrieb)的太阳轮与齿圈之间的能够结合和分离的有效连接部。用于连接两个连接轴的连接环节例如是摩擦盘、摩擦锥形件和爪形离合器的爪形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结合和分离换挡离合器并且进而通过连接或分离驱动轴和变速器,多挡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的至少两个不同的运行状态(挡位)是能够切换的,并且在此对于换挡装置来说需要小的结构空间。电机的元件和换挡离合器沿着驱动设备的主轴线并排布置或包绕。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设置如下,第一连接轴是太阳轮,该太阳轮与至少一个行星轮组形成齿啮合。第二连接轴是行星架,行星轮能够在该行星架上绕自身的旋转轴线转动,例如支承在行星栓上。第三连接轴是齿圈,行星轮与该齿圈的内啮合部形成齿啮合。在结合的换挡离合器中,传递扭矩的连接能够在第一连接轴,也就是说太阳轮或和该太阳轮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驱动轴与第一行星传动装置的齿圈之间建立。如果电机在该运行状态中驱动太阳轮,那么太阳轮和与太阳轮形成齿啮合的行星轮不能够相互运动,这是因为齿圈不能够相对于太阳轮绕旋转轴线旋转。因此行星传动装置被跨接,齿圈、行星架和太阳轮共同旋转,从而从驱动轴出发的扭矩或转速可以在电机与差速器之间的有效连接部中1:1地传递。如果换挡离合器被分离并且齿圈例如相对于周边环境,例如相对于驱动设备的壳体固定,那么电机的驱动轴驱动太阳轮, 该太阳轮使行星轮旋转,其中行星轮支撑在静止的齿圈的啮合部上并且使行星架旋转,行星架由此驱动第二行星差速器的连接轴或驱动差速器。电动的驱动装置与第二行星传动装置或差速器之间的有效连接部通过行星传动装置的增速比或减速比来确定。第三有效连接部构造在用于操纵换挡离合器的伺服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伺服变换器之间,并且优选地是传动连接部。伺服驱动装置本身可选地是线形驱动装置,比如滚珠螺旋驱动装置,其优选电动地驱动。替选地,伺服驱动装置仅是电动机。伺服变换器例如是摇杆、具有换挡拨叉或变速杆拨指的换挡辊。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设置如下,伺服变换器具有能够旋转的输入件,其线性运动地驱动输入件。伺服变换器的输入件可选地是连杆、鼓形件或辊,外啮合部同中心地固定在该辊上。伺服变换器的输出件线性运动地作用在换挡离合器的联接元件或摇杆和其它调节器上,用于结合和分离换挡离合器,并且具有在最广泛的意义中被称为突起的凸轮、销或变速杆拨指或换挡拨叉,该换挡拨叉作用在连接环节上,例如作用在滑动套筒上。输入件与输出件之间的有效连接部(其利用旋转而转变到线性运动中)例如通过如下方式建立,即,突起、变速杆拨指或这种物品如此咬合入输入件的导轨中,即,该突起在导轨中沿导轨强制运动。当驱动器的驱动轴和电机的驱动轴的旋转轴线为了操纵换挡离合器而彼此同中心地布置时,传动连接部例如是具有内啮合部的齿圈或行星传动装置的行星架。变速器与差速器之间的有效连接部优选通过两个传动轴之间的传递扭矩的连接部形成。其中一个传动轴例如是变速器的行星传动装置的连接轴,该变速器与差速器连接。该行星传动装置可以是变速器的开头提到的第一行星传动装置或另一(第二)行星传动装置。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设备(1、30、31),其具有至少一个电机(2)、变速器、能由所述电机(2)通过所述变速器驱动的差速器(5)、所述电机(2)的第一驱动轴(9’)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的至少一个传递扭矩的第一有效连接部、与所述电机(2)同轴对齐的、在所述第一驱动轴(9’)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的第二有效连接部中的换挡离合器(13)、用于结合和分离设备(11)的伺服驱动装置(23)、所述第二驱动轴(23b)与伺服变换器(24)之间的传递扭矩的第三有效连接部,其中所述结合和分离设备(11)作用在所述换挡离合器(13)上,所述伺服驱动装置具有带有轴线(23a)的第二驱动轴(23b),所述第二驱动轴(23b)至少能绕所述轴线枢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轴(9’)的旋转轴线(10)和所述第二驱动轴(23b)的轴线(23a)相互平行,所述伺服变换器能够借助所述第二驱动轴(23b)至少间接被驱动并且所述伺服变换器能线性运动地作用在所述换挡离合器(13)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4.13 DE 102011007260.81.一种驱动设备(1、30、31),其具有至少一个电机(2)、变速器、能由所述电机(2)通过所述变速器驱动的差速器(5)、所述电机(2)的第一驱动轴(9’)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的至少一个传递扭矩的第一有效连接部、与所述电机(2)同轴对齐的、在所述第一驱动轴(9’)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的第二有效连接部中的换挡离合器(13)、用于结合和分离设备(11)的伺服驱动装置(23)、所述第二驱动轴(23b)与伺服变换器(24)之间的传递扭矩的第三有效连接部,其中所述结合和分离设备(11)作用在所述换挡离合器(13)上,所述伺服驱动装置具有带有轴线(23a)的第二驱动轴(23b),所述第二驱动轴(23b)至少能绕所述轴线枢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轴(9’)的旋转轴线(10)和所述第二驱动轴(23b)的轴线(23a)相互平行,所述伺服变换器能够借助所述第二驱动轴(23b)至少间接被驱动并且所述伺服变换器能线性运动地作用在所述换挡离合器(1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设备,在所述驱动设备中所述旋转轴线(10)和所述轴线(23a)彼此间隔地平行设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斯米塔那菲利普·武尔茨贝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