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4927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6:20
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属于耐火材料锚固件领域。包括锚固砖主体,其特征在于:锚固砖主体是由上方的固定段(1)和下方的锚固段(2)构成的整体呈方形柱体的一体式结构,锚固段(2)前后两侧面横向间隔分布设置有多个凹槽(5)和凸起(6),锚固段(2)左右两侧面错位设置有与凹槽(5)相对应的凸起和与凸起(6)相对应的凹槽(5),固定段(1)底面与锚固段(2)顶面相接处形成爪钳卡槽(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安装方便、固定效果优异,强度高、可较好的分散应力、作为窑炉高温部位不定型材料耐火衬里的锚固件使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
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属于耐火材料锚固件领域。
技术介绍
在很多高温窑炉中,都需要用到大量的不定型材料作为耐高温内衬,而通常用来固定不定型材料的锚固件为耐热钢钯钉。在某些部位如水泥窑系统的窑尾烟室、篦冷机热端等,因为温度相对较高,耐热钢钯钉往往承受不了高温而丧失强度,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耐火衬里崩塌。此外,在相同温度下,耐热钢的膨胀系数远高于陶瓷锚固砖,如果没有做好保护,也会对衬里产生一定的破坏。因此,在高温部位使用具有特定形状的陶瓷锚固砖全部或部分替代耐热钢钯钉,可以延长不定型耐火衬里的使用寿命,在提高窑炉运转率的同时,也可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现有锚固砖常在固定段中心设有深孔,用于固定夹具上的长螺杆,深孔的设计磨坏了锚固砖的整体性,降低了锚固砖的强度,在反复高温使用、温度剧烈变化后,锚固砖易造成开裂,寿命缩短。现有锚固砖在排布时,由于相邻锚固砖锚固段上的凹槽和凸起无法嵌合,造成相邻锚固砖无法直接浇筑固定。现有技术中,相邻锚固砖之间需先设置镶嵌锚固砖,才可进行烧筑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该锚固砖安装方便、固定效果优异,强度高、可较好的分散应力。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包括锚固砖主体,其特征在于:锚固砖主体是由上方的固定段和下方的锚固段构成的整体呈方形柱体的一体式结构,锚固段前后两侧面横向间隔分布设置有多个凹槽和凸起,锚固段左右两侧面错位设置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凸起和与凸起相对应的凹槽,固定段底面与锚固段顶面相接处形成爪钳卡槽。所述的锚固段左右两侧面错位设置的凹槽和凸起向下错位,间隔分布,且少于锚固段前后两侧面的凹槽和凸起。所述的固定段底面积大于锚固段顶面积,固定段顶面中心设有开槽。所述的凹槽的凹陷深度和凸起的凸起高度相配合,凹槽底部宽度等于或大于凸起顶部的宽度。所述的凹槽为U形槽或梯形槽,凸起为与凹槽相配合倒U形或倒梯形。所述的固定段顶面积小于固定段底面积。所述的固定段最大厚度小于锚固段最大厚度。固定段顶面中心凹陷形成开槽,目的是:第一给应用于固定夹具的螺母预留放置空间;第二便于夹具在开槽中设置固定装置,将开槽作为固定点,从固定段顶部进行固定。在开槽固定点、爪钳卡槽固定点的双重固定下,可以有效的防止锚固砖主体位移。锚固段前后侧面互为镜像对称,锚固段左右侧面互为镜像对称。该设计的目的是:便于相邻两锚固砖90°旋转间隔排布时,可以规律的排布。同一层高锚固段前后侧面上为凹槽时,锚固段左右侧面上为凸起;同一层高锚固段前后侧面上为凸起时,锚固段左右侧面上为凹槽。该设计的目的是:使锚固段相邻两侧面的凹槽和凸起相互错开,起到分散应力的作用。凹槽的凹陷深度和凸起的凸起高度一致,凹槽底部宽度等于或大于凸起顶部的宽度,可确保锚固砖的凸起可以嵌合入相邻锚固砖的凹槽中。固定段顶面积小于固定段底面积,可以便于固定段安装进夹具当中。固定段最大厚度小于锚固段最大厚度。该设计可使本技术的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从固定段往锚固段方向(即从冷端到热端),砖体尺寸增大,以增强固定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可以做到相邻两锚固砖90°旋转间隔排布,相邻锚固砖之间无需设置镶嵌锚固砖。本技术的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相邻锚固砖之间的凸起和凹槽可紧密嵌合,空隙处可塞入陶瓷耐火纤维固定即可。采用本技术的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筑成的炉体结构,固定牢固,吸震效果优异,使用寿命长;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受力强度高,采用固定段顶面中心设置开槽,保证了该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的整体性受力强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的主视图。图2是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的左视图。图3是图1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的主视剖视图。图4是图2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的左视剖视图。图5是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应用效果的示意图。其中:1、固定段;2、锚固段;3、爪钳卡槽;4、开槽;5、凹槽;6、凸起;7、夹具;8、设备筒体。图1~4是本技术的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4:本技术的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包括锚固砖主体,锚固砖主体是由上方的固定段I和下方的锚固段2构成的整体呈方形柱体的一体式结构,锚固段2前后两侧面横向间隔分布设置有多个凹槽5和凸起6,锚固段2左右两侧面错位设置有与凹槽5相对应的凸起6和与凸起6相对应的凹槽5,固定段I底面与锚固段2顶面相接处形成爪钳卡槽3。锚固段2前后侧面互为镜像对称,锚固段2左右侧面互为镜像对称。锚固段2左右两侧面错位设置的凹槽5和凸起6向下错位,间隔分布,且少于锚固段2前后两侧面的凹槽5和凸起6。即,同一层高锚固段2前后侧面上为凹槽5时,锚固段2左右侧面上为凸起6 ;同一层高锚固段2前后侧面上为凸起6时,锚固段2左右侧面上为凹槽5。固定段I底面积大于锚固段2顶面积,固定段I顶面中心设有开槽4。凹槽5的凹陷深度和凸起6的凸起高度一致,凹槽5底部宽度等于或大于凸起6顶部的宽度。凹槽5为U形槽或梯形槽,凸起6为倒U形凸起或倒梯形凸起。固定段I顶面积小于固定段I底面积。固定段I最大厚度小于锚固段2最大厚度。由于图1难于观察锚固段2前后两侧面上凹槽5和凸起6的分布,图2难于观察锚固段2左右两侧面上凹槽5和凸起6的分布。解决方法如下:由于凹槽5和凸起6为水平层状间隔分布,可通过图1、图2的剖面图进行观察。图3是图1 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的主视剖视图。通过图3的剖视,可以看出锚固段2左右两侧面上凹槽5和凸起6的分布。例如:图3中标注的凹槽5,即为图2中标注的一锚固段2左侧面上的凹槽5。图4是图2 —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的左视剖视图。通过图4的剖视,可以看出锚固段2前后两侧面上凹槽5和凸起6的分布。例如:图4中标注的凸起6,即为图1中标注的一锚固段2前侧面上的凸起6。参照图3?4,本实施例中,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的锚固砖长度为220mm,可应用于总厚度为250mm左右的不定型材料耐火衬里。其中固定段I长度为a=85mm,锚固段2长度为b=135mm,爪钳卡槽3宽度为35mm。参照图3?4,凹槽5为梯形槽,凸起6为倒梯形凸起。凹槽5的凹陷深度和凸起6的凸起高度均为20mm。固定段I顶面宽度为c=50mm,固定段I底面宽度为d。c减去d等于7mm,以便于固定段装入夹具7。固定段I顶面厚度为h,固定段I底面厚度为g。h减去g等于10mm。固定段I顶面上开槽4的底部宽度为30mm。固定段I高度等于工作过程如下:参照图5所示,将夹具7并排分布,相邻夹具7之间呈90°旋转布置,夹具7焊接在设备筒体8上。将固定段I套入夹具7,所有空隙处可塞入陶瓷耐火纤维。相邻锚固砖主体之间呈90°旋转布置。相邻两块成90°旋转的锚固砖主体上,凹槽5和凸起6相互嵌合,所有空隙处可塞入陶瓷耐火纤维。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包括锚固砖主体,其特征在于:锚固砖主体是由上方的固定段(1)和下方的锚固段(2)构成的整体呈方形柱体的一体式结构,锚固段(2)前后两侧面横向间隔分布设置有多个凹槽(5)和凸起(6),锚固段(2)左右两侧面错位设置有与凹槽(5)相对应的凸起(6)和与凸起(6)相对应的凹槽(5),固定段(1)底面与锚固段(2)顶面相接处形成爪钳卡槽(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包括锚固砖主体,其特征在于:锚固砖主体是由上方的固定段(I)和下方的锚固段(2)构成的整体呈方形柱体的一体式结构,锚固段(2)前后两侧面横向间隔分布设置有多个凹槽(5)和凸起(6),锚固段(2)左右两侧面错位设置有与凹槽(5)相对应的凸起(6)和与凸起(6)相对应的凹槽(5),固定段(I)底面与锚固段(2)顶面相接处形成爪钳卡槽(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固段(2)左右两侧面错位设置的凹槽(5)和凸起(6)向下错位,间隔分布,且少于锚固段(2)前后两侧面的凹槽(5)和凸起(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窑炉用陶瓷锚固砖,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新闻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中科达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