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4116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自驱动移动装置和利用外接电源向自驱动移动装置充电的充电基站,充电基站包括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的基站充电电路和基站控制器;自驱动移动装置包括储能元件和利用充电基站提供的电能向储能元件充电的装置充电电路,装置充电电路能够与基站充电电路电性对接;充电系统还包括输入模块,输入模块包括设置在充电基站内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自驱动移动装置内的第二部分,自驱动移动装置与充电基站对接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电性连接,第一部分向基站控制器输入基站启动信号,基站控制器接收基站启动信号后控制基站充电电路向装置充电电路提供电能。本充电系统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充电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自驱动移动装置和利用外接电源向自驱动移动装置充电的充电基站,充电基站包括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的基站充电电路和基站控制器;自驱动移动装置包括储能元件和利用充电基站提供的电能向储能元件充电的装置充电电路,装置充电电路能够与基站充电电路电性对接;充电系统还包括输入模块,输入模块包括设置在充电基站内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自驱动移动装置内的第二部分,自驱动移动装置与充电基站对接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电性连接,第一部分向基站控制器输入基站启动信号,基站控制器接收基站启动信号后控制基站充电电路向装置充电电路提供电能。本充电系统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另,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充电方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系统。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驱动移动装置内部设置有电池包,通过电池包供给自驱动移动装置移动工作的能量,当电池包的电量不足时,需要将自驱动移动装置移动至充电基站,对自驱动移动装置充电。市场上常见的充电基站均为将外接的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后提供给自驱动移动装置。并且,为了便于用户操作,当充电基站与交流电源连接之后,充电基站的基站电极片便会带电,当自驱动移动装置对接至充电基站便可以开始充电。然而,在工作生活中,用户往往将充电基站长期连接至交流电源,虽然便于为自驱动移动装置充电而不必每次都去连接交流电源,但也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充电基站连接至交流电源之后,基站电极片便已经带电,此时若用户误操作触摸到了基站电极片,便会触电,甚至会危及到用户的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安全的充电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电系统,包括自驱动移动装置和利用外接电源向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充电的充电基站,所述充电基站包括与所述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的基站充电电路,所述基站充电电路包括控制所述基站充电电路工作的基站控制器;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包括储能元件和利用充电基站提供的电能向所述储能元件充电的装置充电电路,所述装置充电电路能够与所述基站充电电路电性对接;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基站内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内的第二部分,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与所述充电基站对接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基站控制器输入基站启动信号,所述基站控制器接收所述基站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基站充电电路向所述装置充电电路提供电能。优选地,所述基站启动信号的电能来源为所述外接电源。优选地,所述基站启动信号为高电压至低电压或低电压至高电压的电压跳变信号。优选地,所述装置充电电路还包括能够发出和接收装置对接信号的装置通信模块和控制所述装置充电电路工作的装置控制器,所述基站充电电路还包括能够接收所述装置对接信号的基站通信模块,所述基站通信模块接收所述装置对接信号之后将所述装置对接信号反馈回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所述基站控制器通过所述基站通信模块接收所述装置对接信号后,所述基站控制器控制所述基站充电电路向所述装置充电电路提供电能。优选地,所述装置控制器通过所述装置通信模块接收所述装置对接信号后控制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停止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能够发出基站对接信号的信号发出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第二部分包括能够接收所述基站对接信号并将所述基站对接信号传递给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传递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基站对接信号后向所述基站控制器输入所述基站启动信号。优选地,所述基站对接信号为预设电压信号,所述预设电压信号的电压范围为2V至 36V。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充电方法,使充电基站利用外接电源向自驱动移动装置的储能元件充电,所述充电基站设置有基站控制器,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基站内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内的第二部分,所述充电方法包括: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与所述充电基站对接,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充电基站的基站控制器输入基站启动信号;所述基站控制器控制所述充电基站向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的所述储能元件充电。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信号发出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信号接收模块,输入基站启动信号的步骤还包括以下子步骤:所述信号发出模块发出基站对接信号;所述信号传递模块接收所述基站对接信号,并将所述基站对接信号传递回所述充电基站;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基站对接信号后,向所述基站控制器输入所述基站启动信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充电方法,使充电基站利用外接电源向自驱动移动装置的储能元件充电,所述充电基站设置有基站控制器,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基站内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内的第二部分,所述充电方法包括: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与所述充电基站对接,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电性连接;所述输入模块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出基站启动信号,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向所述充电基站发出装置对接信号;所述基站控制器收到所述装置对接信号,则所述基站控制器控制所述充电基站向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充电;若所述基站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基站启动信号,在预定时间内所述基站控制器没有收到所述装置对接信号,并且仍收到所述基站启动信号,则所述基站控制器控制所述充电基站向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充电。优选地,所述基站启动信号为所述充电基站利用所述外接电源的电能产生。优选地,所述对接信号为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利用所述储能元件的电能产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充电系统以及充电方法,通过采用向充电基站的基站控制器输入基站启动信号的方式,才能使充电基站启动输出充电电压。基站控制器在没有收到所述基站启动信号之前,不会输出充电电压,用户误操作或无意间触摸了基站的电极片,也不会对用户的身体造成伤害,使得所述充电系统和充电方法具有较佳的使用安全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系统的示意框图;图2是图1中自驱动移动装置内装置充电电路以及储能元件的示意框图;图3是图2中自驱动移动装置内装置充电电路以及储能元件的示意电路图;图4是图1中充电基站内基站充电电路的示意框图;图5是图4中基站充电电路的示意电路图。其中,Dl~D7 二极管R8~R32电阻Q4~QlI三极管D10~D13 二极管 Ql第三电子开关 U1~U2光耦模块A1~A2信号放大器 Q2第一电子开关 10充电基站R1~R6电阻Q3第二电子开关 11外接电源12自驱动移动装置 36装置电极片50其他负载14基站充电电路 42第一装置开关模块51电压监测模块16外接电源连接端 44第二装置开关模块56基站通信模块18基站电极片45控制器供电子模块58装置通信模块22第一电子开关模块46装置控制器78信号发出模块 26基站控制器47充电电流监测模块80信号接收模块30监测模块48控制器供电模块 81第二电子开关模块34储能元件49启动信号子模块 82信号传递模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系统,所述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基站10和自驱动移动装置12。充电基站10能够利用外接电源11向自驱动移动装置12充电。外接电源11可以为交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系统,包括自驱动移动装置和利用外接电源向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充电的充电基站,所述充电基站包括与所述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的基站充电电路,所述基站充电电路包括控制所述基站充电电路工作的基站控制器;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包括储能元件和利用充电基站提供的电能向所述储能元件充电的装置充电电路,所述装置充电电路能够与所述基站充电电路电性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基站内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内的第二部分,所述自驱动移动装置与所述充电基站对接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基站控制器输入基站启动信号,所述基站控制器接收所述基站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基站充电电路向所述装置充电电路提供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芳世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