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脉冲无氰电镀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3060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脉冲无氰电镀银液的成分和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无氰镀银液主要由:硝酸银、乙内酰脲及其衍生物、焦磷酸钾、硫酸钾、盐酸、去离子水等组成。操作条件为:镀液pH值6-10,镀液温度为20~40℃。采用单脉冲电镀,通过控制脉冲宽度,脉冲占空比,脉冲平均电流密度和脉冲工作时间,在纯铜或铜合金上电镀,能获得结晶细致的银镀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镀液配方简单,易于控制,均镀和覆盖能力强,批次生产稳定性高。镀层结晶细致,外观色泽好,无起皮、脱落及剥离:本技术可以替代氰化物电镀银工艺,具有环保无污染,减少了电镀银对操作人员身体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脉冲无氰电镀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电镀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无氰电镀银溶液及镀银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镀银具有很好的导电性焊接性和接触电阻低,广泛使用在外观装饰、电子器件、变压器、贵重的仪器仪表上,目前的市场均主要以氰化物电镀银工艺,对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操作人员的健康。无氰电镀银液使用不含氰的离子作为银离子络合剂,通过电化学反应沉积银的电镀层。但是由于镀层性能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稳定性不好,结合性差等问题,无氰镀银没有广泛应用于电镀银行业。脉冲电镀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电镀方法,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电流(或电压)脉冲的张弛增加阴极的活化极化和降低阴极的浓差极化。脉冲电镀参数主要包括:脉冲电流密度、脉冲周期、占空比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方合理,环保安全、工艺简便的无氰镀银溶液及镀银方法。采用硝酸银—乙内酰脲体系,采用单脉冲电镀工艺,能够获得与镀件结合性好、镀层应力小、致密性和光亮性好的镀层。无氰镀银液主要由:硝酸银、乙内酰脲及其衍生物、焦磷酸钾、硫酸钾、盐酸、光亮剂、去离子水等组成。无氰镀银的电镀方法是按下述步骤完成的:(1)镀件的前处理和预处理工序:镀件除油—水洗—酸洗—水洗—预镀铜—水洗—预镀银—水洗。(2)加热镀液温度至20-30℃,在阳极、阴极之间施加单脉冲电镀电源,控制阴极的平均电流密度为0.4-1.0A/dm2,占空比为40%,脉冲周期3ms;阴极采用机械搅拌,待镀层厚度达到要求时,完成电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氰电镀银的电镀液,镀液中不含氰离子,减少了废水处理的污染,减小了对操作人员身体的损害;本专利技术镀液配方简单,易于控制,均镀和覆盖能力强,批次生产稳定性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氰电镀银的电镀方法,使用单脉冲电源,得到的镀层结晶细致,外观色泽好,无起皮、脱落及剥离:本技术可以替代氰化物电镀银工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将下列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无氰镀银镀液:硝酸银30g/L乙内酰脲100g/L焦磷酸钾40g/L碳酸钾80g/LpH值10温度20℃光亮剂10ml/L无氰镀银的方法如下:(1)镀件的前处理和预处理工序:镀件除油—水洗—酸洗—水洗—预镀铜—水洗—预镀银—水洗。(2)加热镀液温度保持在20℃,在阳极、阴极之间施加单脉冲电镀电源,控制阴极的平均电流密度为0.4A/dm2,占空比为40%,脉冲周期3ms,阴极采用机械搅拌,待镀层厚度达到要求时,完成电镀。实施例2将下列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无氰镀银镀液:硝酸银30g/L5,5-二甲基乙内酰脲120g/L焦磷酸钾40g/L碳酸钾80g/LpH值10温度20℃光亮剂5ml/L无氰镀银的方法如下:(1)镀件的前处理和预处理工序:镀件除油—水洗—酸洗—水洗—预镀铜—水洗—预镀银—水洗。(2)加热镀液温度保持在20℃,在阳极、阴极之间施加单脉冲电镀电源,控制阴极的平均电流密度为0.8A/dm2,占空比为40%,脉冲周期3ms,阴极采用机械搅拌,待镀层厚度达到要求时,完成电镀。实施例3将下列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无氰镀银镀液:硝酸银30g/L1,3-二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140g/L焦磷酸钾40g/L碳酸钾80g/LpH值6温度20℃光亮剂5ml/L无氰镀银的方法如下:(1)镀件的前处理和预处理工序:镀件除油—水洗—酸洗—水洗—预镀铜—水洗—预镀银—水洗。(2)加热镀液温度保持在20℃,在阳极、阴极之间施加单脉冲电镀电源,控制阴极的平均电流密度为0.4A/dm2,占空比为40%,脉冲周期3ms,阴极采用机械搅拌,待镀层厚度达到要求时,完成电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脉冲无氰镀银液,其特征在于该无氰镀银液主要由:硝酸银、乙内酰脲及其衍生物、焦磷酸钾、硫酸钾、盐酸、光亮剂去离子水等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氰镀银液,其特征在于,按其每升镀液中含:硝酸银30g/L,乙内酰脲衍生物140g/L,焦磷酸钾40g/L,碳酸钾80g/L,盐酸2-10g/L,光亮剂5mL/L,余量为去离子水;所述的乙内酰脲衍生物包括1,3-二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王修春伊希斌马婕刘硕潘喜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