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3031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具体的说是一种柴油发动机曲轴的带皮带轮的硅油减振器,属于减震器技术领域。其包括中心设有环形凹腔的壳体,壳体中心设有套装发动机曲轴的曲轴通孔。环形凹腔内容纳惯性块和轴承带,轴承带将惯性块和壳体径向隔开,壳体外侧表面设有皮带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壳体外侧设置皮带槽,将皮带轮功能集成到减振器的壳体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发动机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具体的说是一种柴油发动机曲轴的带皮带轮的硅油减振器,属于减震器
。其包括中心设有环形凹腔的壳体,壳体中心设有套装发动机曲轴的曲轴通孔。环形凹腔内容纳惯性块和轴承带,轴承带将惯性块和壳体径向隔开,壳体外侧表面设有皮带槽。本专利技术在壳体外侧设置皮带槽,将皮带轮功能集成到减振器的壳体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发动机重量。【专利说明】带皮带轮娃油减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具体的说是一种柴油发动机曲轴的带皮带轮的娃油减振器,属于减震器

技术介绍
目前,减震器主要包括橡胶减振器和弹簧减振器。硅油减振器是阻尼作用为主的减振器,用自身阻尼吸收振动能量,在共振点和非共振区都有效果。橡胶减振器是以调频为主的减振器,主要目的是改变共振点在转速区上的位置实现的,只能在特定的转速区内有效。工程机械一般功率和扭转都比较大,工作工况恶劣,如高温等.橡胶元件吸收了过多的能量,很快就会老化.而硅油减振器吸收的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发了。并且在减振器前后需加装皮带轮,来带动其他辅件,增加发动机的重量及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在壳体外侧设置皮带槽,将皮带轮功能集成到减振器的壳体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包括中心设有环形凹腔的壳体,壳体中心设有套装发动机曲轴的曲轴通孔。环形凹腔内容纳惯性块和轴承带,轴承带将惯性块和壳体径向隔开,其特征是:壳体外侧表面设有皮带槽。进一步的,皮带槽为齿形。进一步的,环形凹腔的开口处固定盖板,盖板将环形凹腔开口完全盖住。进一步的,壳体左右两侧分别焊接一个散热片。进一步的,惯性块与壳体之间设有限位圈。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在壳体外侧设置皮带槽,将皮带轮功能集成到减振器的壳体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发动机重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_壳体、2-轴承带、3-限位圈、4-散热片、5-惯性块、6-盖板、7-皮带槽、8-环形凹腔、9-曲轴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f 2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中心设有环形凹腔8的壳体1,壳体I外侧表面设有齿形的皮带槽7,皮带槽7代替实现皮带轮功能。壳体I中心设有套装发动机曲轴的曲轴通孔9。环形凹腔8内容纳惯性块5和轴承带2,轴承带2将惯性块5和壳体I径向隔开。环形凹腔8的开口处固定盖板6,盖板6将环形凹腔8开口完全盖住。壳体I左右两侧分别焊接一个散热片4,散热片4增强了壳体I的散热能力,提高了壳体I的使用寿命。所述惯性块5与壳体I之间设有限位圈3,惯性块5安装时通过限位圈3定位,安装方便,定位准确。本专利技术在壳体外侧设置皮带槽,将皮带轮功能集成到减振器的壳体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发动机重量。【权利要求】1.一种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包括中心设有环形凹腔(8)的壳体(1),壳体(I)中心设有套装发动机曲轴的曲轴通孔(9);环形凹腔(8)内容纳惯性块(5)和轴承带(2),轴承带(2)将惯性块(5)和壳体(I)径向隔开,其特征是:壳体(I)外侧表面设有皮带槽(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其特征是:所述皮带槽(7)为齿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凹腔(8)的开口处固定盖板(6),盖板(6)将环形凹腔(8)开口完全盖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I)左右两侧分别焊接一个散热片(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其特征是:所述惯性块(5)与壳体(I)之间设有限位圈(3)。【文档编号】F16F15/173GK103671703SQ201310648036【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专利技术者】孙跃, 王山山 申请人:江苏宏丰奥凯机电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包括中心设有环形凹腔(8)的壳体(1),壳体(1)中心设有套装发动机曲轴的曲轴通孔(9);环形凹腔(8)内容纳惯性块(5)和轴承带(2),轴承带(2)将惯性块(5)和壳体(1)径向隔开,其特征是:壳体(1)外侧表面设有皮带槽(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跃王山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丰奥凯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