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增力机构的压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28796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增力机构的压缸装置,将第一活塞(10)沿上下方向能够保持密闭移动地插入到壳体(2)中。将第二活塞(20)沿上下方向能够保持密闭移动地插入到该第一活塞(10)的筒孔(14)中,使输出杆(26)从该第二活塞(20)向上述壳体(2)的上方突出。在上述第一活塞(10)以及第二活塞(20)的下侧形成锁定腔(40),并且在上侧形成释放腔(42)。为了对由供给到上述锁定腔(40)的压力流体进行的、将第一活塞(10)朝上方推压的力进行增力变换并向第二活塞(20)传递,在壳体(2)内配置增力机构(52)。另外,在上述壳体(2)内配置切换机构(54),使得上述第一活塞(10)与壳体(2)和第二活塞(20)选择性连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增力机构的压缸装置,将第一活塞(10)沿上下方向能够保持密闭移动地插入到壳体(2)中。将第二活塞(20)沿上下方向能够保持密闭移动地插入到该第一活塞(10)的筒孔(14)中,使输出杆(26)从该第二活塞(20)向上述壳体(2)的上方突出。在上述第一活塞(10)以及第二活塞(20)的下侧形成锁定腔(40),并且在上侧形成释放腔(42)。为了对由供给到上述锁定腔(40)的压力流体进行的、将第一活塞(10)朝上方推压的力进行增力变换并向第二活塞(20)传递,在壳体(2)内配置增力机构(52)。另外,在上述壳体(2)内配置切换机构(54),使得上述第一活塞(10)与壳体(2)和第二活塞(20)选择性连结。【专利说明】带增力机构的压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附设有增力机构的压缸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如下技术:在将工件、模具等被固定物固定时,首先迅速驱动设于压缸装置的输出杆,然后对上述输出杆增力驱动。
技术介绍
在这种带增力机构的压缸装置中,以往具有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268625号公报)所述的压缸装置。该现有技术以如下方式构成。作为输出杆的夹持杆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地插入到壳体中。插入到上述壳体的下部内的增力用的第一活塞能够沿上下方式移动地外嵌于上述夹持杆,并且在该第一活塞的上下两侧形成第一锁定腔和第一释放腔。插入到上述壳体的上部内的杆用的第二活塞固定在夹持杆上,并且在该第二活塞的上下两侧形成第二锁定腔和第二释放腔。而且,在锁定驱动上述夹持杆时,向上述第一锁定腔和第二锁定腔供给压缩空气,将上述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朝向下驱动。于是,首先,在上述锁定驱动的低负载行程时第二活塞将该夹持杆向下驱动,在之后的高负载行程时第一活塞经由增力机构将该夹持杆向下增力驱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686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将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朝上下方向配置为直排状,因此壳体的高度增高,压缸装置的形状变大。另外,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需要划分在第一活塞的上侧形成的第一锁定腔和在第二活塞的下侧形成的第二释放腔,因此需要在壳体的中途高度部设置厚壁的分隔壁。因此,壳体的高度进一步增高,压缸装置的形状进一步大型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将带增力机构的压缸装置制作成小型。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例如以图1?图3、图4、图5、图6A?图6D、图7各自所示,以下述方式构成带增力机构的压缸装置。第一活塞10沿轴向可保持密闭移动地插入到壳体2中。该第一活塞10具有沿轴向贯通的筒孔14。第二活塞20沿轴向可保持密闭移动地插入上述第一活塞10的上述筒孔14中。该第二活塞20具有向上述壳体2的外侧突出的输出杆26。通过上述第一活塞10以及上述第二活塞20将上述壳体2内沿轴向划分形成锁定腔40以及释放腔42。在上述锁定腔40以及释放腔42中供给、排出压力流体。配置有增力机构52,其对由供给到上述锁定腔40的压力流体进行的、将上述第一活塞10朝上述释放腔42侧推压的力进行增力变换并传递到上述第二活塞20。另外,配置有切换机构54,其将上述第一活塞10与上述壳体2和上述第二活塞20选择性连结。该切换机构54在上述第二活塞20的低负载行程时,使上述第一活塞10能够被该壳体2挡住地与上述壳体2连结,在上述第二活塞20的高负载行程时,使上述第一活塞10经由上述增力机构52与上述第二活塞20能够驱动地连结。本专利技术起到下述作用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使第二活塞插入到在第一活塞上贯通的筒孔中,将上述两个活塞并排状地配置,因此与将两个活塞直排状地配置的所述现有技术不同,大幅度地减小壳体的高度,从而紧凑地制作压缸装置。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的两端侧形成释放腔和锁定腔,因此与所述现有技术不同,不需要在壳体的中途高度部设置厚壁的分隔壁。因此,壳体的高度降低,压缸装置的形状进一步小型化。在本专利技术中,例如如图1?图3、图5、图6A?图6D各自所示的那样,所述切换机构54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S卩,所述切换机构54当在所述第一活塞10能够被该壳体2挡住地与所述壳体2连结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二活塞20向所述释放腔42侧进入规定的低负载行程时,解除上述第一活塞10与上述壳体2的上述连结,并且将上述第一活塞10经由所述增力机构52与上述第二活塞20能够驱动地连结。另外,本专利技术例如如图1?图3、图5、图6A?图6D各自所示的那样,优选增加下述结构。导向筒6从所述壳体2的两个端壁2a、2b中的一个的端壁2a (或者2b)朝向另一个的端壁2b (或者2a)突出,形成在所述第二活塞20的外周的导向面32插入到该导向筒6中。所述增力机构52具备:支承孔56,其沿周向隔着规定的间隔地形成在上述导向筒6的筒壁6a上,并且沿径向贯通;卡合球58,其插入到各支承孔56中;凸轮面62,其形成在上述第二活塞20的外周以卡合上述卡合球58,且形成为随着朝向所述锁定腔40而靠近轴心;增力面64,其形成在所述第一活塞10的所述筒孔14中,并且形成为随着朝向上述锁定腔40而靠近轴心。在这种情况下,起到以简单结构紧凑地制作增力机构这样的作用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例如在图1?图3、图5、图6A?图6D各自所示的那样,优选增加下述结构。在所述增力机构52开始增力驱动时用于将所述卡合球58朝径向的内侧推出的推压部66、即当所述第二活塞20的所述的低负载行程时将上述卡合球58朝向所述第二活塞20的所述导向面32且朝径向的内侧推压的推压部66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10上。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结构中,优选使该推压部66形成为上述推压部66将上述卡合球58朝径向的内侧推压的力小于上述增力面64将上述卡合球58朝径向的内侧推压的力。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推压部将卡合球推压向第二活塞的力能够设定为规定的较小值,因此作用于该第二活塞的摩擦力变小,第二活塞顺畅地移动。进而,在本专利技术中,例如如图1?图3、图5、图6A?图6D各自所示的那样,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所述切换机构54。所述的切换机构54由所述推压部66、所述卡合球58、所述导向面32与所述凸轮面62构成。在所述低负载行程时,由上述导向面32朝径向的外侧推出的上述卡合球58将上述推压部66从所述释放腔42侧挡住,由此,留下所述第一活塞10而使所述第二活塞20向上述释放腔42侧移动。另外,在所述增力驱动的开始时,上述推压部66使上述卡合球58与上述凸轮面62进行卡合,由此,上述第一活塞10的所述增力面64经由上述卡合球58和上述凸轮面62驱动上述第二活塞20。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所述增力机构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用作切换机构。因此,压缸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进一步紧凑地制作。在本专利技术中,例如在图1?图3所示,优选将所述第二活塞20的活塞主体24的受压面积设定为大于所述输出杆26的受压面积的值。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顺畅地释放驱动第二活塞。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例如在图1?图3所示,优选将所述第二活塞20的活塞主体24的外径尺寸设定为大于所述导向筒6的内径尺寸的值。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第二活塞强力地锁定驱动。在本专利技术中,例如在图1?图3所示,也可以使所述输出杆26向所述壳体2的外方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增力机构的压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带增力机构的压缸装置具备:第一活塞(10),其沿轴向可保持密闭移动地被插入到壳体(2)中,具有沿轴向贯通的筒孔(14);第二活塞(20),其沿轴向可保持密闭移动地被插入到上述第一活塞(10)的上述筒孔(14)中,具有向上述壳体(2)的外侧突出的输出杆(26);锁定腔(40)和释放腔(42),该锁定腔(40)和释放腔(42)是通过上述第一活塞(10)以及上述第二活塞(20)将上述壳体(2)内沿轴向划分而形成的,将压力流体供给、排出;增力机构(52),其对由供给到上述锁定腔(40)的压力流体进行的、将上述第一活塞(10)向上述释放腔(42)侧推压的力进行增力变换并传递到上述第二活塞(20);以及切换机构(54),其将上述第一活塞(10)与上述壳体(2)和上述第二活塞(20)选择性连结,当上述第二活塞(20)的低负载行程时,使上述第一活塞(10)能够被上述壳体(2)挡住地与该壳体(2)连结,并且,当上述第二活塞(20)的高负载行程时,使上述第一活塞(10)经由上述增力机构(52)与上述第二活塞(20)能够驱动地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田英明米泽庆多朗
申请(专利权)人:克斯美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