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联结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联结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4809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2
提供紧凑的联结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联结器装置具有第一接头(3)和第二接头(4)。副阀室(27)和主阀室(28)在该第二接头(4)内沿上下方向连续地形成。在该副阀室(27)内,副阀构件(33)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以密封状插入。该副阀构件(33)被第二闭阀弹簧(40)朝向形成于上述副阀室(27)内的副阀座(32)向下方施力。在该副阀构件(33)内形成有连通路(35)。该连通路(35)构成使上述副阀室(27)和上述主阀室(28)连通的流路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分离地连接形成于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的给排路的联结器装置


技术介绍

1、这种联结器以往有在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昭60-67042号公报)及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3-117748号公报)中记载的联结器。其以往技术如下那样地构成。

2、专利文献1的联结器具有阳栓和阴栓。在该阴栓的栓壳内,出入口阀和主阀呈直列地设置。使该出入口阀的阀室与主阀的阀室连通的流路设置在栓壳内且这些阀室的径向外侧。在形成于该流路的中途部的环状空间,安装有环状的防护过滤器。

3、专利文献2的快速接头具有作为第一接头的插头和作为第二接头的插座。在该插头的外壳内呈直列地设置有第二流路和止回阀室。在该第二流路中插入有第二封闭构件,并且在止回阀室中插入有止回构件。使该第二流路与止回阀室连通的流路形成在壳体内且第二封闭构件的径向外侧。在该流路上安装有圆筒过滤器。

4、在先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67042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177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在专利文献1的联结器的阴栓中,在该阀室的外侧形成有连通主阀的阀室和出入口阀的阀室的流路,在该流路的中途部安装有过滤器。因此,阴栓的径向的尺寸增大了与流路、过滤器的距离相应的量。

3、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快速接头的插头中,使第二流路和止回阀室连通的流路形成在第二封闭构件的径向外侧,在该流路的中途部安装有筒状的过滤器。因此,插头的径向的尺寸增大了与流路、过滤器的距离相应的量。

4、专利文献1及2的联结器装置(联结器、快速接头等)的直径一般较小,例如为20mm左右。要求维持或比以往增加能够流入该小的联结器装置内的流体的流量,并且使其整体尺寸比以往的联结器装置紧凑。

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的联结器装置。

6、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例如如图1至图3、图4至图6所示,如下那样地构成了联结器装置。

8、上述联结器装置具有第一接头3和能够装卸地与所述第一接头3连接的第二接头4。在所述第一接头3内设置有第一给排路5。能够装卸地与所述第一给排路5连接的第二给排路6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4内。副阀室27和主阀室28从轴向的末端侧向基端侧连续地形成在所述第二接头4内。副阀构件33能够沿所述轴向移动并经由密封构件34以密封状插入所述副阀室27内。该副阀构件33被第二闭阀弹簧40朝向形成于所述副阀室27内的副阀座32向末端侧施力。该副阀构件33具有能够与所述副阀座32抵接的副阀面41。主阀构件43能够沿所述轴向移动并以密封状插入在所述主阀室28内。该主阀构件43能够与所述副阀构件33抵接。另外,主阀构件43被第三闭阀弹簧48朝向形成于所述主阀室28内的主阀座42向末端侧施力。作为所述第二给排路6的一部分的连通路35形成在所述副阀构件33内。

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本专利技术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10、在本专利技术的联结器装置中,在所述副阀构件内形成作为第二给排路的一部分的连通路。因此,与在阀室的外侧形成连通副阀室和主阀室的连通路的上述以往的联结器装置相比,能够紧凑地制作本专利技术的联结器装置。

11、本专利技术优选添加下述(1)~(3)的结构。

12、(1)例如,如图1至图3、图4至图6所示,所述连通路35的一端部在所述副阀构件33的外周面上且由所述密封构件34密封的部分与所述副阀面41之间开口。所述连通路35的另一端部同所述副阀构件33与所述主阀构件43之间且所述副阀室27连通。

13、在该情况下,在插入副阀室内的副阀构件内形成有连通路。换言之,连通路形成为收纳在副阀室内。另外,由该连通路连通的两个空间(划分形成在副阀室的内周面和副阀构件的外周面、且由密封构件和副阀面以及副阀座密封的空间、和由连通路形成在副阀构件和主阀构件之间的空间)也被设置成收纳在副阀室内。因此,与在阀室的外侧形成连通路的上述以往的联结器装置相比,能够紧凑地制作本专利技术的联结器装置。

14、(2)在上述连通路35的中途部安装有过滤器38。

15、在该情况下,能够在插入副阀室内的副阀构件的内部收纳连通路和过滤器。因此,与在阀室的外侧设置连通路和过滤器的以往的联结器装置相比,能够紧凑地制作本专利技术的联结器装置。

16、(3)从上述连通路35的壁面突出设置的支承构件36支承圆盘状的过滤器38。所述副阀构件33能够经由所述支承构件36和所述过滤器38与所述主阀构件43抵接。

17、在该情况下,在圆盘状的过滤器中,与支承构件抵接的部分(以下称为被支承部分)等支承该过滤器的部分不发挥去除异物的功能。因此,通过尽可能减少支承过滤器的部分,从而减小联结器装置的整体尺寸。在本专利技术的联结器装置中,将不发挥异物去除功能的部分仅设为外周缘部和被支承部分。因此,与以往技术(专利文献1)那样需要中央开口部及其中央开口部的内周缘部和外周缘部相比,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不需要以往的内周缘部的按压量,所以能够将联结器装置的整体尺寸制作得较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结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结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结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结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联结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结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里明
申请(专利权)人:克斯美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