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025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17
在托盘(P)的侧壁面安装有基板(21)。从该基板(21)突出设置的连结杆(22)能够沿着该基板(21)的表面(21a)移动。在安装于机器人臂(R)的壳体(1)形成有插通孔(18),在该插通孔(18)插入连结杆(22)。从上述基板(21)突出设置有与上述连结杆(22)的轴向平行的两个销(23)、(24)。该销(23)、(24)插入壳体(1)的支承孔(19)、(20)。(19)、(20)。(19)、(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第二部件能够装卸地连结于第一部件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这种将第二部件能够装卸地连结于第一部件的装置中,存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092180号公报)所记载的装置。其以往技术如下那样地构成。
[0003]以往的连结装置是将从连结对象物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设置的连结杆能够装卸地连结于连结装置的壳体的装置。筒状的引导套筒以能够向左右方向移动并且向上下方向(轴向)的移动被限制的方式插入到该壳体的缸孔内。多个卡合球能够向筒孔的半径方向移动地插入该引导套筒的筒壁。该引导套筒的筒孔与形成在壳体的上壁的引导孔连通。筒状的切换套筒能够向所述半径方向移动地外嵌在该引导套筒的外侧。在该切换套筒的内周壁,形成有将卡合球向半径方向的内侧推出的楔面。使该切换套筒向上下方向移动的活塞以密封状能够向上下方向移动地插入该切换套筒的外周面与壳体的缸孔之间。而且,在连结装置对连结杆进行连结时,将连结杆从引导孔插入引导套筒的筒孔后,使活塞向下方移动。于是,切换套筒使卡合球向半径方向的内侧移动,使卡合球与形成在连结杆的末端部的卡止部卡合。由此,连结装置对连结杆进行连结。
[0004]在先技术文件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0921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在上述以往的连结装置中,即使连结杆的轴心相对于引导孔的轴心偏心,引导套筒和切换套筒也能够相对于活塞向半径方向移动而消除偏心,在这一点上是优异的。并没有设想到将这样的以往的连结装置横向设置于第一部件的侧壁等在由包括连结杆在内的连结对象物(重物)的自重产生的应力通过连结杆作用于连结装置的状况下使用的情况。假设在横置状态下使用连结装置的情况下,作用有由该连结对象物产生的载荷的连结杆在切换套筒的筒孔内向一个方向强力地推压引导套筒、卡合球或使引导套筒、卡合球旋转。由此,在多个卡合球中的一部分卡合球与杆的卡止部之间产生间隙,载荷仅作用于多个卡合球中的其它的卡合球。其结果,将活塞的驱动力经由卡合球传递到连结杆的力减弱。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外力沿与轴心交叉的方向作用于连结装置,也能够强力地连结的连结装置。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例如如图1至图5所示,将第一部件R和第二部件P能够装卸地连结的连结装置如下那样地构成。
[0012]在安装于所述第一缸体R的壳体1上形成有缸孔2。输出构件5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
方式插入到所述缸孔2中。能够在所述缸孔2的半径方向上移动的多个卡合构件16、38被支承在所述壳体1或所述输出构件5上。该卡合构件16、38通过所述输出构件5向所述轴向的移动而向所述半径方向的内方移动。插通孔18在所述壳体1的末端面开口。至少一个支承孔19、20以与所述插通孔18的轴向平行的方式形成在壳体1上。从安装在所述第二部件P的侧壁面上的基板21突出设置的连结杆22能够沿着该基板21的表面21a移动。该连结杆22能够插入所述插通孔18。在所述连结杆22的外周壁上沿周向形成能够与所述卡合构件16、38抵接的卡止部34。至少一个支承构件23、24以与所述连结杆22的轴向平行的方式从所述基板21突出设置。该支承构件23、24插入到所述支承孔19、20中。
[0013]上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作用效果。
[0014]从所述连结装置的基板突出设置有支承构件,并且连结杆以能够沿着基板的表面移动的方式突出设置。因此,例如,当连结装置例如在横置状态下被使用的情况下,由第二部件的自重引起的铅垂向下的载荷等由支承构件承受,并且连结杆沿着基板的表面移动,从而不作用在连结杆上。其结果是,即使在某些外力作用于第二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输出构件的驱动力经由球可靠地传递至连结杆。
[0015]所述连结装置优选具备下述(1)至(5)的结构。
[0016](1)例如,如图1至图4所示,筒状的支承构件14从所述壳体1的末端壁1b朝向所述轴向的基端侧突出设置在所述缸孔2内。在所述支承构件14的筒壁上沿所述缸孔2的半径方向贯穿有引导孔15。所述卡合构件16能够向所述半径方向移动地插入所述引导孔15。能够与所述卡合构件16抵接的楔部17形成在所述输出构件5的内周壁上。由所述支承构件14的筒孔构成的所述插通孔18在所述壳体1的末端面开口。
[0017]根据该结构,能够将输出构件的驱动力经由球可靠地传递至连结杆。
[0018](2)例如,如图5所示,所述输出构件5的一部分形成为筒状,在所述输出构件5的筒壁上,引导孔37沿所述缸孔2的半径方向贯穿。所述卡合构件38能够向所述半径方向移动地插入所述引导孔37中。能够与所述卡合构件38抵接的楔部39形成在所述缸孔2的内周壁上。
[0019]根据该结构,能够将输出构件的驱动力经由球可靠地传递至连结杆。
[0020](3)例如,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支承构件23、24具有将所述连结杆22夹在中间而分别从所述基板21突出设置的第一支承构件23和第二支承构件24。所述支承孔19、20具有供所述第一支承构件23插入的孔形状为圆形的第一支承孔19和供所述第二支承构件24插入的孔形状为圆形的第二支承孔20。所述第一支承件23的外周壁形成为圆柱状,所述第二支承件24在与连结所述第一支承件23和所述第二支承件24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圆柱状的外周壁的两侧设置有突起部24a。
[0021]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第一支承孔与第二支承孔之间的间距尺寸和第一支承构件与第二支承构件之间的间距尺寸之间存在误差的情况下,第二支承构件也能够在第二支承孔内沿连结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的方向移动。另外,在以横置状态使用连结装置的情况下,作用于第二部件的铅垂方向的载荷经由所述突起部和第二支承孔而被第一部件承受。
[0022](4)所述支承构件23、24具有将所述连结杆22夹在中间而分别从所述基板21突出设置的第一支承构件23和第二支承构件24。所述支承孔19、20具有供所述第一支承构件23插入的孔形状为圆形的第一支承孔19和供所述第二支承构件24插入的孔形状为圆形的第
二支承孔20。所述第一支承构件23的外周壁形成为圆柱状。所述第二支承件24形成为与连结所述第一支承件23和所述第二支承件24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为长轴的跑道柱状。
[0023]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第一支承孔与第二支承孔之间的间距尺寸和第一支承构件与第二支承构件之间的间距尺寸之间存在误差的情况下,第二支承构件也能够在第二支承孔内沿连结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的方向移动。另外,在横置状态下使用连结装置的情况下,作用于第二部件的铅垂方向的载荷经由跑道柱状的第二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孔由第一部件承受。
[0024](5)所述支承构件23、24具有将所述连结杆22夹在中间而分别从所述基板21突出设置的第一支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连结装置,将第一部件(R)与第二部件(P)能够装卸地连结,其特征在于,该连结装置具备:缸孔(2),形成于安装在所述第一部件(R)上的壳体(1);输出构件(5),能够向轴向移动地插入所述缸孔(2);多个卡合构件(16、38),以能够沿所述缸孔(2)的半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1)或所述输出构件(5),且通过所述输出构件(5)向所述轴向的移动而向所述半径方向的内方移动;插通孔(18),在所述壳体(1)的末端面开口;至少1个支承孔(19)、(20),以与所述插通孔(18)的轴向平行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壳体(1);连结杆(22),从安装在所述第二部件(P)的侧壁面的基板(21)突出设置,并且能够沿该基板(21)的表面(21a)移动,且能够插入所述插通孔(18);卡止部(34),以能够与所述卡合构件(16、38)抵接的方式沿周向形成于所述连结杆(22)的外周壁;以及至少1个支承构件(23)、(24),以与所述连结杆(22)的轴向平行的方式从所述基板(21)突出设置,且插入所述支承孔(19)、(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结装置,其特征在于,筒状的支承构件(14)从所述壳体(1)的末端壁(1b)朝向所述轴向的基端侧突出设置于所述缸孔(2)内,引导孔(15)沿所述缸孔(2)的半径方向贯穿于所述支承构件(14)的筒壁,所述卡合构件(16)能够向所述半径方向移动地插入所述引导孔(15),能够与所述卡合构件(16)抵接的楔部(17)形成于所述输出构件(5)的内周壁,由所述支承构件(14)的筒孔构成的所述插通孔(18)在所述壳体(1)的末端面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构件(5)的一部分被形成为筒状,在所述输出构件(5)的筒壁上沿所述缸孔(2)的半径方向贯穿有引导孔(37),所述卡合构件(38)能够向所述半径方向移动地插入所述引导孔(37),能够与所述卡合构件(38)抵接的楔部(3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村典昭
申请(专利权)人:克斯美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