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餐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1101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7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代餐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原料包括质量百分比:原料乳35~70%,增稠剂0.03~0.08%,乳化剂0.08~0.15%,奇亚籽0.5~2%,燕麦颗粒0.5~3%,青稞粉0.2~1%,甜味剂0~7%,蜂蜜0~2%,余量为水;步骤包括:S1、将原料乳预热至75~80℃后,与增稠剂、乳化剂、甜味剂和青稞粉混合均匀,冷却,均质,得预混料;S2、在开水中将燕麦颗粒加热18~22min,再加入奇亚籽,在开水中加热8~12min,得颗粒混合物;S3、将所述颗粒混合物、蜂蜜与所述预混料混合均匀,定容,标准化,进行浸入式超高温瞬时杀菌。该代餐乳饮料具有良好风味、色泽、口感、优良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吃的健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食品不仅仅需要从传统意义上满足饱腹感,更需要健康、真实的口感、全面的营养和附加的功能性。奇亚籽是含Omega-3脂肪酸最丰富,唯一不需加工,可以直接安全食用的纯天然食品。与鱼油相比,奇亚籽的Omega-3脂肪酸含量更高,且无胆固醇,不会引起过敏,无营养富集的海洋污染物。与亚麻籽相比,奇亚籽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且自身含有自然抗氧化物,保护了 Omega-3脂肪酸的品质,不像亚麻籽容易腐坏变质,产生有毒物质和异味。奇亚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更高,是纯牛奶蛋白含量的5倍。尤其是奇亚籽中的蛋白质是含有20种氨基酸的完整优质蛋白,在植物类的蛋白载体中是非常罕见的。自古以来它被作为战士和运动员增强免疫力的高能食物。奇亚籽是优质纤维食品,它的水结合力、阳离子交换力、吸水力均优于亚麻籽、香草、麦麸等,且营养含量也相对较高,可溶性膳食纤维是全麦麸含量的12倍。此外,奇亚籽还可以有效增强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燕麦在我国古代不仅作为一种耐饥抗寒食品,也作为一种药物,如汉古籍中记载燕麦可用于产妇催乳、治疗婴儿营养不良和人的年老体衰等症;《本草纲目》记载:“燕麦性味甘,平,无毒,有润肠、通便作用,治难产等症”;在1985年第二届国际燕麦会上美国著名谷物学家罗伯特指出:“与其他谷物相比,燕麦具有抗血脂成份、高水溶性胶体、营养平衡的蛋白质,它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有着异常重要的价值”;在1996年第五届国际燕麦会上康斯坦斯指出:“燕麦能减轻高血脂症,调节血糖和胰岛素,控制体重,促进肠胃健康”;并在近20多年来,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通过人体临床观察或动物试验,已经确证燕麦具有促进肠胃蠕动、通便、抑制结肠癌的功能,并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还有经常食用燕麦能预防和治疗由高血脂症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控制非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以及治疗肥胖病,而无任何化学药物诱发的毒副作用;因此,燕麦是一种医食同源、药食兼用的粮食作物。牛奶,以其优质的营养、美味和相对较低的热量,被人们公认为健康食品。为了迎合消费者不同的口味需求、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奶制品企业生产了各种口味的牛奶。然而,牛奶与奇亚籽和燕麦颗粒结合的产品在市场上尚属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尚无含有实物颗粒状并具有饱腹感和真实口感的代餐乳饮料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的代餐乳饮料具有良好的风味、色泽、口感和优良的稳定性,货架保质期可长达六个月。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行,适于大规模连续生产。为了实现乳饮料的代餐功能,专利技术人探索到在原料乳中加入奇亚籽、燕麦等大颗粒物质来增加饱腹感和真实口感的方案,但是,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这样的方案会带来两大技术难题:一是难以保证原料乳体系的良好的悬浮稳定性;二是对含有大颗粒的乳饮料杀菌极容易造成管路结焦并堵塞加热管路的困难。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此付出了大量时间和心血,最终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代餐乳饮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代餐乳饮料的原料包括下述成分:原料乳35%?70%,增稠剂0.03%?0.08%,乳化剂0.08%?0.15%,奇亚籽0.5%?2%,燕麦颗粒0.5%?3%,青稞粉0.2%?1%,甜味剂O?7%,蜂蜜O?2%,余量为水,所述的百分比为各原料占代餐乳饮料的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其中,所述的燕麦颗粒为经过压片处理的燕麦颗粒;所述的增稠剂为结冷胶和黄原胶,或者结冷胶;当所述的增稠剂为结冷胶和黄原胶时,结冷胶和黄原胶的质量比为(2:I)?(4:1);所述的乳化剂为将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和蔗糖脂肪酸酯复配使用,或者将单,双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和卡拉胶复配使用;所述的代餐乳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原料乳预热至75?80°C后,与增稠剂、乳化剂、甜味剂和青稞粉混合均匀,冷却,均质,得预混料;S2、在开水中将燕麦颗粒加热18?22min,再加入奇亚籽,在开水中加热8?12min,得颗粒混合物;其中,步骤SI和步骤S2的先后顺序不限;S3、将S2中所述的颗粒混合物、蜂蜜与SI中所述的预混料混合均匀,定容,标准化,再进行浸入式超高温瞬时杀菌,即可。较佳地,所述的代餐乳饮料的原料包括下述成分:原料乳50%?70%,增稠剂0.03%?0.06%,乳化剂0.08%?0.12%,奇亚籽1%?1.5%,燕麦颗粒1%?2%,青稞粉0.5%?0.7%,甜味剂5%?6%,蜂蜜1%?2%,余量为水,所述的百分比为各原料占代餐乳饮料的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更佳地,所述的代餐乳饮料的原料包括下述成分:原料乳70%,增稠剂0.04%,乳化剂0.1%,奇亚籽1%,燕麦颗粒2%,青稞粉0.5%,甜味剂5%,蜂蜜2%,余量为水,所述的百分比为各原料占代餐乳饮料的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原料乳为本领域常规的各种可食用的动物乳,较佳地为生鲜乳或复原乳,更佳地为生鲜乳,进一步更佳地为生牛乳。所述的复原乳是指把牛奶浓缩、干燥成浓缩乳或乳粉,再添加适量水,制成与原乳中水、固体物比例相当的乳液。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的增稠剂为结冷胶和黄原胶时,所述的结冷胶和黄原胶的质量比较佳地为3: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乳化剂较佳地为将单,双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复配使用时,所述的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和蔗糖脂肪酸酯的质量比较佳地为(I:2)?(3:1),更佳地为1:1。所述的乳化剂较佳地将单,双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和卡拉胶复配使用时,所述的单,双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和卡拉胶的质量比较佳地为(10:9:1)?(15:5:1),更佳地为12:7: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甜味剂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甜味剂,较佳地包括蔗糖、甜菜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乳糖、果葡糖浆、糖醇类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阿斯巴甜和甜蜜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地为蔗糖、木糖醇或赤藓糖醇,尤其更佳地为赤藓糖醇。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压片处理可为本领域常规处理方法,较佳地为:将生燕麦颗粒经过滚轴压片机压片即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水较佳地为软化水。步骤SI中,所述的混合均匀的方式为本领域常规的搅拌混合使原料混合均匀。步骤SI中,所述的均质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为在温度70?75°C,压力18?22Mpa下均质。步骤S2中,所述的将燕麦颗粒加热的时间较佳地为20min。所述的在开水中加热的时间较佳地为lOmin。步骤S3中,所述的混合均匀的方式为本领域常规的搅拌混合使原料混合均匀,所述的搅拌的时间较佳地为8?12min,更佳地为lOmin。步骤S3中,所述的定容和所述的标准化是指为了保证各批产品的蛋白质、脂肪等指标稳定一致的同时要求产品的总量也一致,即生产I吨产品时,最后需要用水和牛乳来定容到I吨并需要标准化到所需的蛋白质和脂肪的指标。步骤S3中,所述的浸入式超高温瞬时杀菌是指产品喷射进入高温食品级蒸汽进行杀菌的过程,可为常规的操作条件,一般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产品经过管式热交换器预热至75°C,然后喷射进入杀菌仓中被瞬间升温到130°C以上,再经I?6秒保温后快速降温;较佳地条件为在135?152°C、1?6s杀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代餐乳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代餐乳饮料的原料包括下述成分:原料乳35%~70%,增稠剂0.03%~0.08%,乳化剂0.08%~0.15%,奇亚籽0.5%~2%,燕麦颗粒0.5%~3%,青稞粉0.2%~1%,甜味剂0~7%,蜂蜜0~2%,余量为水,所述的百分比为各原料占代餐乳饮料的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其中,所述的燕麦颗粒为经过压片处理的燕麦颗粒;所述的增稠剂为结冷胶和黄原胶,或者结冷胶;当所述的增稠剂为结冷胶和黄原胶时,结冷胶和黄原胶的质量比为(2:1)~(4:1);所述的乳化剂为将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和蔗糖脂肪酸酯复配使用,或者将单,双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和卡拉胶复配使用;所述的代餐乳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原料乳预热至75~80℃后,与增稠剂、乳化剂、甜味剂和青稞粉混合均匀,冷却,均质,得预混料;S2、在开水中将燕麦颗粒加热18~22min,再加入奇亚籽,在开水中加热8~12min,得颗粒混合物;其中,步骤S1和步骤S2的先后顺序不限;S3、将S2中所述的颗粒混合物、蜂蜜与S1中所述的预混料混合均匀,定容,标准化,再进行浸入式超高温瞬时杀菌,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代餐乳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代餐乳饮料的原料包括下述成分:原料乳35%~70%,增稠剂0.03%~0.08%,乳化剂0.08%~0.15%,奇亚籽0.5%~2%,燕麦颗粒0.5%~3%,青稞粉0.2%~1%,甜味剂O~7%,蜂蜜O~2%,余量为水,所述的百分比为各原料占代餐乳饮料的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其中,所述的燕麦颗粒为经过压片处理的燕麦颗粒;所述的增稠剂为结冷胶和黄原胶,或者结冷胶;当所述的增稠剂为结冷胶和黄原胶时,结冷胶和黄原胶的质量比为(2:1)~(4:1);所述的乳化剂为将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和蔗糖脂肪酸酯复配使用,或者将单,双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和卡拉胶复配使用; 所述的代餐乳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将原料乳预热至75~80°C后,与增稠剂、乳化剂、甜味剂和青稞粉混合均匀,冷却,均质,得预混料; 52、在开水中将燕麦颗粒加热18~22min,再加入奇亚籽,在开水中加热8~12min,得颗粒混合物;其中,步骤SI和步骤S2的先后顺序不限; 53、将S2中所述的颗粒混合物、蜂蜜与SI中所述的预混料混合均匀,定容,标准化,再进行浸入式超高温瞬时杀菌,即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代餐乳饮料的原料包括下述成分:原料乳50%~70%,增稠剂0.03%~0.06%,乳化剂0.08%~0.12%,奇亚籽1%~1.5%,燕麦颗粒1%~2%,青稞粉0.5%~0.7%,甜味剂5%~6%,蜂蜜1%~2%,余量为水,所述的百分比为各原料占代餐乳饮料的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较佳地,所述的代餐乳饮料的原料包括下述成分:原料乳70%,增稠剂0.04%,乳化剂0.1%,奇亚籽1%,燕麦颗粒2%,青稞粉0.5%,甜味剂5%,蜂蜜2%,余量为水,所述的百分比为各原料占代餐乳饮料的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乳为生鲜乳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于鹏任璐苗君莅肖杨蔡涛姜雪
申请(专利权)人: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