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送系统和混凝土泵送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0490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送系统,包括两个主油缸、两个输送缸、箱体,主油缸和输送缸分别安装在箱体两侧,输送缸内设置有砼活塞,主油缸的活塞杆与砼活塞连接,箱体上设置有两个洗涤室,还包括泵水装置,在两个洗涤室相互连通的通路中设置有第一水阀门,在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密封两个洗涤室的盖板,每个洗涤室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泵水装置的进水管路与进水口相通,泵水装置的出水管路与出水口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具有该泵送系统的混凝土泵送设备。该泵送系统既具有泵送混凝土的功能,又具有泵水功能,还具有自动向洗涤室加水功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送系统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泵送系统和具有该泵送系统的混凝土泵送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混凝土泵送设备的泵送系统包括:主油缸、洗涤室、输送缸、砼活塞、摆阀油缸、搅拌系统、料斗和S管阀等主要零部件组成。在泵送状态时,在主油缸la、lb的作用下,砼活塞4b前进,4a后退,此时摆阀油缸5b处于伸出状态,5a处于后退状态,通过摆臂作用,S管阀8接通混凝土输送缸3b,3b里面的混凝土在活塞4b的推动下,由S管进入输送管道;而料斗7里的混凝土被不断后退的活塞4a吸入混凝土输送缸3a。当4b前进,4a后退到位以后,控制系统发信号,使摆阀油缸5a伸出,5b后退,摆阀油缸5a、5b换向到位后,发出信号,使主油缸la、Ib换向,推动活塞4a前进,4b后退,上一轮吸进输送缸3a里的混凝土被推入S管8进入输送管道,同时,输送缸3b吸料。如此反复动作完成混凝土料的泵送。反泵时,通过反泵操作使吸入行程的混凝土缸与S管阀8连通,使处在推送行程的混凝土缸与料斗连通,从而将管路中的混凝土泵回料斗。搅拌系统6用于对料斗7中的混凝土进行再次搅拌,以防止混凝土泌水离析和坍落度损失,保证其可泵性。故在泵送状态下搅拌系统6处于工作状态。在停机等料状态时,摆阀油缸5a、5b和主油缸la、lb停止动作,而搅拌系统6仍处于工作状态,以防止混凝土泌水离析和坍落度损失,保证其可泵性。洗涤室2内装满有冷却水,泵送系统在泵送混凝土等稠密流体时,冷却水用于冷却、清洗、密封砼活塞。目前,洗涤室2不具备自动加水功能,而且洗涤室2不能用作泵水的压力腔。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泵送系统和混凝土泵送设备,以解决泵送系统既具有泵送混凝土的功能,又具有泵水功能的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泵送系统,包括两个主油缸、两个输送缸、箱体,主油缸和输送缸分别安装在箱体两侧,输送缸内设置有轮活塞,主油缸的活塞杆与轮活塞连接,箱体上设置有两个洗涤室,还包括泵水装置,在两个洗涤室相互连通的通路中设置有第一水阀门,在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密封两个洗涤室的盖板,每个洗涤室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泵水装置的进水管路与进水口相通,泵水装置的出水管路与出水口相通。进一步地,第一水阀门为截止阀,截止阀设置在两个洗涤室的进水口相互连通的管路中。进一步地,第一水阀门为隔板,隔板设置在两个洗涤室之间。进一步地,泵水装置包括水箱、进水单向阀、出水单向阀、进水阀门、出水阀门,进水管路与水箱连通,进水单向阀和进水阀门设置在进水管路中,出水单向阀和出水阀门设置在出水管路中。进一步地,泵水装置还包括两个溢流阀,两个溢流阀的出口与水箱连通,一个溢流阀的进口与一个洗涤室的进水口连通;另一个溢流阀的进口与另一个洗涤室的进水口连通。进一步地,泵水装置还包括溢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溢流阀的出口与水箱连通,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溢流阀的进口连通,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进口分别与两个洗涤室的进水口连通。进一步地,泵水装置还包括两个背压单向阀,两个背压单向阀的出口与水箱连通,一个背压单向阀的进口与一个洗涤室的进水口连通;另一个背压单向阀的进口与另一个洗涤室的进水口连通。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上述的泵送系统。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泵送系统和混凝土泵送设备,在箱体上设置有两个洗涤室,泵送系统在泵送混凝土时,两个洗涤室通过第一水阀门实现互通,水在两个洗涤室内相互流动,冷却、清洗、密封砼活塞。泵送系统在泵水时,第一水阀门关闭,两个洗涤室为两个密封的压力腔,两个洗涤室均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泵水装置的进水管路相通,出水口与泵水装置的出水管路相通。洗涤室作为泵水装置的压力腔,实现吸水和泵水的功能。如果洗涤室缺水时,可以打开进水阀门,水箱内的水自动流到洗涤室,实现自动加水功能。本技术既具有泵送混凝土的功能,又具有泵水功能,还具有自动向洗涤室加水功倉泛。【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泵送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泵送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泵送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泵送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泵送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2所示,本技术优选的第一实施例泵送系统,包括两个主油缸1、两个输送缸2、箱体4,主油缸I和输送缸2分别安装在箱体4两侧,输送缸2内设置有轮活塞3,主油缸I的活塞杆与砼活塞3连接,箱体4上设置有两个洗涤室,在两个洗涤室相互连通的通路中设置有第一水阀门,第一水阀门为隔板40,隔板40将箱体4分隔成两个洗涤室。每个洗涤室上设置有进水口 41和出水口 42,泵水装置的进水管路与进水口 41相通,泵水装置的出水管路与出水口 42相通。在箱体4上设置有用于密封两个洗涤室的盖板。箱体4也分成两个箱体,一个箱体设置一个洗涤室,箱体相互独立。需要说明的是,隔板40和盖板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一体成型。泵水装置包括水箱10、两个进水单向阀8、两个出水单向阀5、两个进水阀门7、一个出水阀门6、两个溢流阀9。两个进水单向阀8的出口分别与两个洗涤室的进水口 41相连通,两个进水单向阀8的进口分别与水箱10相连通。两个出水单向阀5的进口分别与两个洗涤室的出水口 42相连通,两个出水单向阀5的出口分别与泵水装置的水枪相连通。两个进水阀门7分别设置在两个洗涤室的进水口 41与水箱10连通的管道中(即进水管路中)。出水阀门6设置在两个洗涤室的出水口 42与水枪相连通的管道中(即出水管路中)。两个溢流阀9的出口与水箱10连通,一个溢流阀9的进口与一个洗涤室的进水口 41连通;另一个溢流阀9的进口与另一个洗涤室的进水口 41连通。另外,进水阀门7也可以设置一个,出水阀门6也可以设置一个,进水阀门7和出水阀门6可以为截止阀、二位二通换向阀等。泵送系统在泵送混凝土时,首先打开隔板40,使得两个洗涤室相互连通,打开用于密封两个洗涤室的盖板,使得两个洗涤室与大气相通,达到散热的目的。打开进水阀门7,水箱10内的水通过进水单向阀8和进水阀门7进入两个洗涤室内,当两个洗涤室内冷却水装满后,关闭进水阀门7。两个洗涤室内的水在两个洗涤室内往返流动,冷却、清洗、密封砼活塞3。泵送系统在泵水时,首先合上隔板40,阻止两个洗涤室互通,盖上用于密封两个洗涤室的盖板,使得两个洗涤室行成两个密封的压力腔。打开进水阀门7和出水阀门6,在主油缸I的驱动下,一个洗涤室通过进水阀门7和进水单向阀8从水箱10吸水,另一个洗涤室通过出水阀门6和出水单向阀5泵出。通过调节溢流阀9的溢流压力,来调节泵水装置的出水口压力。如果洗涤室内的压力超过溢流阀9的溢流压力时,洗涤室内的水通过溢流阀9流回水箱10,达到保护泵送系统的目的。如图3所示,本技术优选的第二实施例泵送系统,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泵送系统不同在于: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送系统,包括两个主油缸(1)、两个输送缸(2)、箱体(4),主油缸(1)和输送缸(2)分别安装在箱体(4)两侧,输送缸(2)内设置有砼活塞(3),主油缸(1)的活塞杆与砼活塞(3)连接,箱体(4)上设置有两个洗涤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水装置,在两个洗涤室相互连通的通路中设置有第一水阀门,在箱体(4)上设置有用于密封两个洗涤室的盖板,每个洗涤室上设置有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泵水装置的进水管路与进水口(41)相通,泵水装置的出水管路与出水口(42)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送系统,包括两个主油缸(I)、两个输送缸(2)、箱体(4),主油缸(I)和输送缸(2)分别安装在箱体(4)两侧,输送缸(2)内设置有砼活塞(3),主油缸(I)的活塞杆与砼活塞(3)连接,箱体(4)上设置有两个洗涤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水装置,在两个洗涤室相互连通的通路中设置有第一水阀门,在箱体(4)上设置有用于密封两个洗涤室的盖板,每个洗涤室上设置有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泵水装置的进水管路与进水口(41)相通,泵水装置的出水管路与出水口(42)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水阀门为截止阀(14),截止阀(14)设置在两个洗涤室的进水口(41)相互连通的管路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水阀门为隔板(40),隔板(40)设置在两个洗涤室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泵水装置包括水箱(10 )、进水单向阀(8 )、出水单向阀(5 )、进水阀门(7 )、出水阀门(6 ),进水管路与水箱(10 )连通,进水单向阀(8 )和进水阀门(7 )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任邱剑黄勃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