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轴农用无人飞行器起落架与机身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2709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轴农用无人飞行器起落架与机身总成,设备仓(15)位于中间位置,在所述设备仓(15)的外围设置有四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悬臂(16),在每个悬臂(16)的外端均设置有电机仓(17);起落架的底管(22)由中间的平直段(22A)和前后两端的翘起段(22B)组成,在两根底管(22)上方设置的支撑管(14)由中间的水平段(14A)和左右两边的倾斜段(14B)组成;在所述支撑管(14)的倾斜段(14B)与同侧底管(22)所对应的翘起段(22B)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管(2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体积小、而且强度可靠,既能确保农用飞行器正常降落,又通过对起落架进行方便拆装,能够快速对药箱进行更换,从而有效提高了飞行器的作业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四轴农用无人飞行器起落架与机身总成,设备仓(15)位于中间位置,在所述设备仓(15)的外围设置有四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悬臂(16),在每个悬臂(16)的外端均设置有电机仓(17);起落架的底管(22)由中间的平直段(22A)和前后两端的翘起段(22B)组成,在两根底管(22)上方设置的支撑管(14)由中间的水平段(14A)和左右两边的倾斜段(14B)组成;在所述支撑管(14)的倾斜段(14B)与同侧底管(22)所对应的翘起段(22B)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管(23)。本技术不但体积小、而且强度可靠,既能确保农用飞行器正常降落,又通过对起落架进行方便拆装,能够快速对药箱进行更换,从而有效提高了飞行器的作业效率。【专利说明】四轴农用无人飞行器起落架与机身总成
本技术属于农用飞行器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四轴农用无人飞行器上的起落架与机身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农田大范围地喷洒农药、施肥等工作逐步由无人飞行器来完成。现有的农用无人飞行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重量较重,严重制约了其大规模地推广应用。以机身为例,机身是农用飞行器上的重要部件,但现有的机身不仅重量及体积大、结构强度较差、容易损坏,而且加工制作比较困难。另外,起落装置的底管通常为直管,当农用飞行器斜向下降落时,底管的端部容易扎入地里或土中,从而会影响农用飞行器的正常降落,并有可能造成飞行器因碰撞发生损伤。除此之外,农用无人飞行器起落架与机身之间的连接结构虽然较为牢靠,但是拆装操作繁琐,并且必须要借助工具,既费时又费力;农用飞行器在作业时,当药箱内的药液喷洒完毕之后,必须通过药箱上设置的灌装口进行重新灌装后才能再次作业,这样将大大降低了飞行器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能确保农用飞行器正常降落、并能方便拆装的四轴农用无人飞行器起落架与机身总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四轴农用无人飞行器起落架与机身总成,包括起落架和机身(12),所述机身(12 )由设备仓(15 )、悬臂(16 )和电机仓(17 )组成,所述设备仓(15)位于中间位置,该设备仓(15)为上端敞口下端封闭的鼓形,在所述设备仓(15)的外围设置有四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悬臂(16),该悬臂(16)的内端与设备仓(15)的环壁连为一体,在每个悬臂(16)的外端均设置有电机仓(17);所述起落架具有左右两根相互平行的底管(22),该底管(22)由中间的平直段(22A)和前后两端的翘起段(22B)组成,在两根底管(22)的上方设有前后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管(14),所述支撑管(14)由中间的水平段(14A)和左右两边的倾斜段(14B)组成,所述倾斜段(14B)的下端与对应底管(22)的平直段(22A)相焊接固定,倾斜段(14B)的上端与水平段(14A)相连,每根支撑管(14)的水平段(14A)通过两个紧固件与机身(12)的设备仓(15)连接;在所述支撑管(14)的倾斜段(14B)与同侧底管(22)所对应的翘起段(22B)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管(23),所述第一加强管(23)与底管(22)的平直段(22A)之间具有40-50°的夹角。本技术中的设备仓为鼓形,造型美观,高度尺寸小,内部空间大,可在设备仓内安装自动驾驶仪和控制药泵的电子调速器,而四个电机仓内可分别安装电机。本技术造型简单,加工制作容易,体积小巧;机身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一方面重量轻,能有效减轻飞行器的重量,另一方面,结构强度可靠,不易发生损坏。本技术通过两根底管和两根支撑管组成框架式起落架结构,两根支撑管的水平段共同对农用飞行器的机身进行固定支撑,不但造型简单、加工制作容易、生产成本较低,而且重量较轻、支撑整个农用飞行器的稳定性好;另外,本技术底管的两端向上翘起,这样能有效防止飞行器降落时底管的端部扎入地里或土中,从而确保了飞行器平稳、正常地降落,避免了飞行器碰撞损伤的情况发生。起落架上的第一加强管能起到增加结构强度的作用,以防止支撑管朝着底管翘起段的方向变形或歪斜。为了方便第一加强管装配,并确保第一加强管与底管及支撑管之间连接牢靠,所述第一加强管(23)的上下端头均压扁成扁耳,第一加强管(23)上端的扁耳与支撑管(14)的倾斜段(14B)铆接固定,第一加强管(23)下端的扁耳与底管(22)的翘起段(22B)铆接固定。在两根所述支撑管(14)同一侧的倾斜段(14B)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管(24),该第二加强管(24)的前后两端头均压扁成扁耳,各扁耳与对应倾斜段(14B)的上端相铆接固定,且所述第二加强管(24)与底管(22)的水平段(22A)相平行。此设计为了方便第二加强管装配,并确保第二加强管与底管及支撑管之间连接牢靠。所述紧固件具有上定位块(I)和下定位块(2 ),该上定位块(I)和下定位块(2 )均由航空铝制成,上定位块(I)通过螺栓固定于机身(12)的设备仓(15)底面,上定位块(I)底面的中部设有上定位槽(la),在上定位块(I)的下方设置下定位块(2),该下定位块(2)顶面的中部设有下定位槽(2a),上、下定位块(1、2)通过相互配合的上、下定位槽(la、2a)将支撑管(14)的水平段(14A)抱紧,所述上定位块(I)的一端与下定位块(2)的对应端相铰接,在上定位块(I)及下定位块(2)的另一端均设有开口,且所述上定位块(I)的开口内设置有横销(3);在所述下定位块(2)的下方设有一个手柄(6),该手柄(6)的一端具有两个并排布置的套环(7),两个套环(7)均偏心地套装在销柱(5)上,所述销柱(5)的中部与连杆(4)的下端相固定,连杆(4)的上端穿过下定位块(2)的开口以及横销(3),连杆(4)与横销(3 )之间螺纹配合;在所述套环(7 )与下定位块(2 )之间设置有压环(8 ),该压环(8 )套装在连杆(4 )上,在所述压环(8 )与下定位块(2 )之间设置有防松环(13 ),该防松环(13 )也套装在连杆(4)上,所述压环(8)受套环(7)厚壁端的压迫,将防松环(13)压紧在下定位块(2)的底面。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起落架的两根支撑管与机身之间通过前后左右共四个紧固件连接在一起:紧固件的上定位块通过螺栓固定于机身的底部,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通过相互配合的上下定位槽将起落架的支撑管抱紧,药箱固定于起落架上。本技术是这样实现装配的:初始时,下定位块通过铰接端与上定位块相连,下定位块的开口端自然下垂;先将机身放置于起落架上,使机身底部的四个上定位块两两为一组通过各自的上定位槽跨骑在对应的起落架支撑管上,接着转动下定位块,使下定位块的顶面转至与上定位块的底面接近或贴合,下定位块的下定位槽与上定位块的上定位槽形成一个圆孔,上下定位块通过该圆孔将起落架的支撑管抱住,然后在水平面内转动手柄,使手柄带动连杆相对于横销旋转,连杆连同压环及防松环向上运动,当防松环贴近下定位块的底面时,在竖直面内上抬手柄,使手柄连同套环绕连杆下端的销柱转动,由于套环与销柱采用偏心方式安装,当套环的厚壁端转动到最高点时,即可实现自锁,使套环的厚壁端通过压环压迫防松环,使得防松环紧紧压迫下定位块的底面,从而防止下定位块及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轴农用无人飞行器起落架与机身总成,包括起落架和机身(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2)由设备仓(15)、悬臂(16)和电机仓(17)组成,所述设备仓(15)位于中间位置,该设备仓(15)为上端敞口下端封闭的鼓形,在所述设备仓(15)的外围设置有四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悬臂(16),该悬臂(16)的内端与设备仓(15)的环壁连为一体,在每个悬臂(16)的外端均设置有电机仓(17);所述起落架具有左右两根相互平行的底管(22),该底管(22)由中间的平直段(22A)和前后两端的翘起段(22B)组成,在两根底管(22)的上方设有前后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管(14),所述支撑管(14)由中间的水平段(14A)和左右两边的倾斜段(14B)组成,所述倾斜段(14B)的下端与对应底管(22)的平直段(22A)相焊接固定,倾斜段(14B)的上端与水平段(14A)相连,每根支撑管(14)的水平段(14A)通过两个紧固件与机身(12)的设备仓(15)连接;在所述支撑管(14)的倾斜段(14B)与同侧底管(22)所对应的翘起段(22B)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管(23),所述第一加强管(23)与底管(22)的平直段(22A)之间具有40?50°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相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泰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