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互换构件的容器的系统和制造它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797418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2 0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一方面针对于一种具有可互换的容器主体(110,210)和封罩(150,250)的容器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两种具有不同三维几何结构的容器主体和至少两种具有不同三维几何结构的封罩。封罩中的每一个包括可联接到容器主体中每一个的联接结构(130,230)的配件,由此向封罩中的每一个提供联接到容器主体中每一个的能力,反之亦然。因此,形成仅仅两种不同的封罩和两种不同的容器主体导致通过简单地重新布置封罩/容器主体组合而形成四种不同容器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容器,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包括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所希望的美观的单独构件(诸如容器主体和封罩)的容器。
技术介绍
在本领域中已知在多构件容器中分配个人护理产品,诸如沐浴露、洗液、液体肥皂和其它可流动产品。在一种类型的已知的多构件容器中,容器包括两个单独构件,即容器主体和封罩。封罩通常通过在容器主体的联接结构与封罩的配件之间的可操作配合而联接到容器主体。封罩常常包括用于打开和闭合分配孔口的盖,分配孔口与喷嘴的通路流体连通。在包括容器主体和封罩的现有容器中,容器主体的联接结构和封罩的配件被具体地设计为仅仅彼此可操作地配合。因此,任何具体容器的容器主体可仅与被具体地设计用于该特定容器的单个封罩联接。因此,现有容器不允许制造商在不形成不同模具和更改工具的情况下提供在美观上不同的容器。虽然已做出努力以形成可用于同一容器主体上的在美观上不同的封罩,但这些努力是不足的,因为它们受到单个容器主体的美观的限制。因此,在美观上不同的容器的可能数量受限制。因此,存在对于允许制造商组合多种美观上不同的封罩与多种美观上不同的容器主体的容器的系统的需要,从而增大可实现的美观上不同的容器的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一方面针对于一种具有可互换的容器主体和封罩的容器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两种具有不同三维几何结构的容器主体和至少两种具有不同三维几何结构的封罩。封罩中的每一个包括可联接到容器主体中每一个的联接结构的配件,由此向封罩中的每一个提供联接到容器主体中每一个的能力,反之亦然。因此,形成仅仅两种不同的封罩和两种不同的容器主体导致了通过简单地重新布置封罩/容器主体组合来形成四种不同容器的能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可为一种具有可互换构件的容器的系统,包括第一容器主体、第二容器主体、第一封罩以及第二封罩,第一容器主体包括:第一产品容纳部分、具有第一环形边缘的第一肩部部分以及第一喷嘴;第二容器主体包括:第二产品容纳部分、具有第二环形边缘的第二肩部部分以及第二喷嘴;第一封罩包括第一封罩主体以及第一配件,第一封罩主体包括具有第一分配孔口的第一封罩壁、用于打开和闭合第一分配孔口的第一盖以及止于第三环形边缘的第一环形裙部(skirt);第二封罩包括第二封罩主体以及第二配件,第二封罩主体包括具有第二分配孔口的第二封罩壁、用于打开和闭合第二分配孔口的第二盖以及止于第四环形边缘的第二环形裙部;第一产品容纳部分、第二产品容纳部分、第一封罩主体和第二封罩主体中的每一个具有彼此不同的三维几何结构;并且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环形边缘中的每一个具有基本上彼此相同的配置;第一配件被配置成:(I)将第一封罩联接到第一容器主体,使得第一环形边缘与第三环形边缘彼此配合并且第一分配孔口与第一喷嘴的通路流体连通,从而形成第一容器;以及(2)在备选方案中,将第一封罩联接到第二容器主体,使得第二环形边缘与第三环形边缘彼此配合并且第一分配孔口与第二喷嘴的通路流体连通,从而形成第二容器;并且第二配件被配置成:(I)将第二封罩联接到第一容器主体,使得第一环形边缘与第四环形边缘彼此配合并且第二分配孔口与第一喷嘴的通路流体连通,从而形成第三容器;以及(2)在备选方案中,将第二封罩联接到第二容器主体,使得第二环形边缘与第四环形边缘彼此配合并且第二分配孔口与第二喷嘴的通路流体连通,从而形成第四容器。在另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可为一种具有可互换构件的容器的系统,包括第一容器主体、第二容器主体、第一封罩以及第二封罩,第一容器主体包括具有第一三维几何结构的第一产品容纳部分和第一喷嘴;第二容器主体包括具有第二三维几何结构的第二产品容纳部分和第二喷嘴;第一封罩包括具有第三三维几何结构的第一封罩主体和第一配件;第二封罩包括具有第四三维几何结构的第二封罩主体和第二配件;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三维几何结构中的每一个彼此不同;第一配件被配置成:(I)将第一封罩联接到第一容器主体以形成第一容器;以及(2)在备选方案中,将第一封罩联接到第二容器主体以形成第二容器;并且第二配件被配置成:(I)将第二封罩联接到第一容器主体以形成第三容器;以及(2)在备选方案中,将第二封罩联接到第二容器主体以形成第四容器。在又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可为一种具有可互换构件的容器的系统,包括第一容器主体、第二容器主体、第一封罩以及第二封罩,第一容器主体包括具有第一三维几何结构的第一产品容纳部分和第一联接结构;第二容器主体包括具有第二三维几何结构的第二产品容纳部分和第二联接结构,第二联接结构与第一联接结构基本上相同;第一封罩包括具有第三三维几何结构的第一封罩主体和第一配件;第二封罩包括具有第四三维几何结构的第二封罩主体和第二配件,第二配件与第一联接结构基本上相同;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三维几何结构中的每一个彼此不同;并且其中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中的每一个可联接到第一联接结构和第二联接结构中的每一个。在还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可为一种制造四种容器的方法,包括:a)形成多个第一容器主体,其包括:具有第一三维几何结构的第一产品容纳部分、第一喷嘴以及第一联接结构山)形成多个第二容器主体,其包括:具有第二三维几何结构的第二产品容纳部分、第二喷嘴以及第二联接结构;c)形成多个第一封罩,其包括:具有第三三维几何结构的第一封罩主体和第一配件;d)形成多个第二封罩,其包括:具有第四三维几何结构的第二封罩主体和第二配件;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三维几何结构中的每一个彼此不同;以及(e)经由在第一配件或第二配件与第一联接结构或第二联接结构之间的可操作配合将第一封罩和第二封罩之一联接到第一容器主体和第二容器主体之一以形成容器。通过下文提供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另外的适用领域将变得显然。应了解,详细描述和具体实例虽然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仅仅意图出于说明目的且并不意图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附图说明】将从详细描述和附图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容器的透视图; 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容器的透视图; 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三容器的透视图; 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四容器的透视图; 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用于图1至图4的容器中的两个容器主体上设置的通用肩部部分的后视图; 图6为图5的通用肩部部分的透视图: 图7为图1的第一容器的纵截面图; 图8为图2的第二容器的纵截面图; 图9为图3的第三容器的纵截面图; 图10为图4的第四容器的纵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多个)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在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且绝不意图限制本专利技术、其应用或用途。根据本专利技术原理的说明性实施例的描述意图结合附图来阅读,附图被认为是整个书面描述的一部分。在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对方向或方位的任何参考预期只是为了便于描述,而绝不意图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诸如“下部”、“上部”、“水平”、“竖直”、“上方”、“下方”、“上”、“下”、“顶”和“底”以及其派生词(例如“水平地”、“向下”、“向上”等)的相对术语应被理解为表示当时所描述或在所讨论的附图中示出的方位。这些相对术语只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要求该设备以特定方位来构造或操作,除非明确地指示为这种情况。诸如“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可互换构件的容器的系统,包括:第一容器主体,其包括:第一产品容纳部分;第一肩部部分,其具有第一环形边缘;以及第一喷嘴;第二容器主体,其包括:第二产品容纳部分;第二肩部部分,其具有第二环形边缘;以及第二喷嘴;第一封罩,其包括第一封罩主体和第一配件,所述第一封罩主体包括具有第一分配孔口的第一封罩壁、第一盖以及止于第三环形边缘的第一环形裙部;第二封罩,其包括第二封罩主体和第二配件,所述第二封罩主体包括具有第二分配孔口的第二封罩壁、第二盖以及止于第四环形边缘的第二环形裙部;所述第一产品容纳部分、所述第二产品容纳部分、所述第一封罩主体和所述第二封罩主体中的每一个具有彼此不同的三维几何结构;并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环形边缘中的每一个具有基本上彼此相同的配置;所述第一配件被配置成:(1)将所述第一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一容器主体,使得所述第一环形边缘和第三环形边缘彼此配合并且所述第一分配孔口与所述第一喷嘴的通路流体连通,从而形成第一容器;以及(2)在备选方案中,将所述第一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二容器主体,使得所述第二环形边缘和第三环形边缘彼此配合并且所述第一分配孔口与所述第二喷嘴的通路流体连通,从而形成第二容器;并且所述第二配件被配置成:(1)将所述第二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一容器主体,使得所述第一环形边缘和第四环形边缘彼此配合并且所述第二分配孔口与所述第一喷嘴的通路流体连通,从而形成第三容器;以及(2)在备选方案中,将所述第二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二容器主体,使得所述第二环形边缘和第四环形边缘彼此配合并且所述第二分配孔口与所述第二喷嘴的通路流体连通,从而形成第四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可互换构件的容器的系统,包括: 第一容器主体,其包括:第一产品容纳部分;第一肩部部分,其具有第一环形边缘;以及第一喷嘴; 第二容器主体,其包括:第二产品容纳部分;第二肩部部分,其具有第二环形边缘;以及第二喷嘴; 第一封罩,其包括第一封罩主体和第一配件,所述第一封罩主体包括具有第一分配孔口的第一封罩壁、第一盖以及止于第三环形边缘的第一环形裙部; 第二封罩,其包括第二封罩主体和第二配件,所述第二封罩主体包括具有第二分配孔口的第二封罩壁、第二盖以及止于第四环形边缘的第二环形裙部; 所述第一产品容纳部分、所述第二产品容纳部分、所述第一封罩主体和所述第二封罩主体中的每一个具有彼此不同的三维几何结构;并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环形边缘中的每一个具有基本上彼此相同的配置; 所述第一配件被配置成:(I)将所述第一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一容器主体,使得所述第一环形边缘和第三环形边缘彼此配合并且所述第一分配孔口与所述第一喷嘴的通路流体连通,从而形成第一容器;以及(2)在备选方案中,将所述第一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二容器主体,使得所述第二环形边缘和第三环形边缘彼此配合并且所述第一分配孔口与所述第二喷嘴的通路流体连通,从而形成第二容器;并且 所述第二配件被配置成:(I)将所述第二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一容器主体,使得所述第一环形边缘和第四环形边缘 彼此配合并且所述第二分配孔口与所述第一喷嘴的通路流体连通,从而形成第三容器;以及(2)在备选方案中,将所述第二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二容器主体,使得所述第二环形边缘和第四环形边缘彼此配合并且所述第二分配孔口与所述第二喷嘴的通路流体连通,从而形成第四容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环形边缘的配置为三维轮廓。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包括第一联接结构,该第一联接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一配件可操作地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一容器主体,以及在备选方案中与所述第二配件可操作地配合以将所述第二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一容器主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喷嘴包括第二联接结构,该第二联接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一配件可操作地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二容器主体,以及在备选方案中与所述第二配件可操作地配合以将所述第二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二容器主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结构和第二联接结构基本上彼此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3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结构和第二联接结构中的每一个包括凹槽和凸缘。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基本上彼此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裙部从所述第一封罩壁向下延伸,并且所述第二环形裙部从所述第二封罩壁向下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肩部部分和第二肩部部分基本上彼此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基本上彼此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中的每一个包括管状套筒,其具有从所述管状套筒的内表面突出的凸缘。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边缘为形成于所述第一肩部部分中的第一横向凸部,并且所述第二环形边缘为形成于所述第二肩部部分中的第二横向凸部。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其中对于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一环形裙部的外表面在形成于所述第一环形边缘与所述第三环形边缘之间的界面处与所述第一产品容纳部分的外表面基本上齐平; 其中对于所述第二容器,所述第一环形裙部的外表面在形成于所述第二环形边缘与所述第三环形边缘之间的界面处与所述第二产品容纳部分的外表面基本上齐平; 其中对于所述第三容器,所述第二环形裙部的外表面在形成于所述第一环形边缘与所述第四环形边缘之间的界面处与所述第一产品容纳部分的外表面基本上齐平;以及 其中对于所述第四容器,所述第二环形裙部的外表面在形成于所述第二环形边缘与所述第四环形边缘之间的界面处与所述第二产品容纳部分的外表面基本上齐平。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环形边缘形成当从笛卡尔坐标系的X-Z平面观察时闭合的周边并且在所述笛卡尔坐标系的Y方向上起伏。14.一种具有可互换构件的容器的系统,包括: 第一容器主体,其包括:第一产品容纳部分,其具有第一三维几何结构;以及第一喷嘴; 第二容器主体,其包括:第二产品容纳部分,其具有第二三维几何结构;以及第二喷嘴; 第一封罩,其包括:第一封罩主体,其具有第三三维几何结构;以及第一配件; 第二封罩,其包括:第二封罩主体,其具有第四三维几何结构;以及第二配件;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三维几何结构中的每一个彼此不同; 所述第一配件被配置成:(1)将所述第一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一容器主体以形成第一容器;以及(2)在备选方案中,将所述第一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二容器主体以形成第二容器;并且 所述第二配件被配置成:(1)将所述第二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一容器主体以形成第三容器;以及(2)在备选方案中,将所述第二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二容器主体以形成第四容器。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基本上彼此相同。16.根据权利要求14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其中所述第一喷嘴包括第一联接结构,该第一联接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一配件可操作地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一容器主体,以及在备选方案中与所述第二配件可操作地配合以将所述第二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一容器主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喷嘴包括第二联接结构,该第二联接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一配件可操作地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二容器主体,以及在备选方案中与所述第二配件可操作地配合以将所述第二封罩联接到所述第二容器主体。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结构和第二联接结构基本上彼此相同。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其中对于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封罩主体的外表面在形成于所述第一封罩主体与所述第一产品容纳部分之间的界面处与所述第一产品容纳部分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C克劳福德
申请(专利权)人:高露洁棕榄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