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阶梯栅氧化层有源漂移区结构的N型LDMOS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阶梯栅氧化层有源漂移区结构的N型LDMOS (横向双扩散场效应管),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属于半导体
。
技术介绍
常规的横向双扩散场效应管分为场氧漂移区结构和有源漂移区结构,分别如图1、图2所示。两者主要的区别是漂移区的氧化层形成的方法不一样,场氧漂移区结构的阶梯氧化层部分为0.3-lMffl的厚的氧化层,由于这部分是集成电路工艺的场氧化工艺制作的。多晶硅栅与场氧化层要进行套刻。场氧漂移区结构,由于多晶下的氧化层厚,耐压特性好;而有源漂移区结构,利用栅极多晶盖在薄氧化层上的优势,栅极多晶与薄氧化层形成自对准,可以降低芯片尺寸。在导通时,通过加栅极多晶对薄氧化层下的漂移区的杂质浓度进行影响,可以有效降低导通电阻,所以导通特性要优于场氧漂移区结构。目前这两种结构在集成电路工艺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对于30V以下的工艺平台,有源漂移区有很大的优势。对于40V以上的工艺,有源漂移区耐压的劣势就慢慢表现出来,不如场氧漂移区结构应用广泛,而普遍采用的是场氧漂移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阶梯栅氧化层有源漂移区结构的N型LDMOS,包括淡掺杂的硅基材料、N阱、漂移区掺杂、阶梯氧化层、多晶、栅极氧化层、P型体区内部的浓N型、P型体区、P型体区内部的浓P型、浓N型、场氧化层;所述淡掺杂的硅基材料为最底层基础;淡掺杂的硅基材料的上层为N阱;N阱的上层包括多晶构成LDMOS的栅极,N阱、漂移区掺杂和浓N型构成LDMOS的漏极,P型的体区构成LDMOS的沟道区,P型体区内部的浓N型构成LDMOS的源极;P型体区内部的浓P型与P型体区掺杂,构成LDMOS的衬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氧化层设置在多晶与P型体区之间,所述阶梯氧化层设置在多晶与LDMOS的漏极之间,阶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梯栅氧化层有源漂移区结构的N型LDMOS,包括淡掺杂的硅基材料、N阱、漂移区掺杂、阶梯氧化层、多晶、栅极氧化层、P型体区内部的浓N型、P型体区、P型体区内部的浓P型、浓N型、场氧化层;所述淡掺杂的硅基材料为最底层基础;淡掺杂的硅基材料的上层为N阱;N阱的上层包括多晶构成LDMOS的栅极,N阱、漂移区掺杂和浓N型构成LDMOS的漏极,P型的体区构成LDMOS的沟道区,P型体区内部的浓N型构成LDMOS的源极;P型体区内部的浓P型与P型体区掺杂,构成LDMOS的衬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氧化层设置在多晶与P型体区之间,所述阶梯氧化层设置在多晶与LDMOS的漏极之间,阶梯氧化层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卫东,朱光荣,易法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晶源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