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臂架系统及起重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77749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06:45
一种起重机臂架系统,包括主臂、与主臂铰接的副臂及安装在副臂与主臂之间的防后倾油缸,副臂包括副臂主体及油缸安装组件,防后倾油缸的一端设有铰接块,防后倾油缸的另一端的两侧设有两个凸轴,油缸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在副臂主体上的凹形板和滑轨,凹形板开设有凹槽,滑轨设有滑槽;防后倾油缸具有工作状态和运输状态;防后倾油缸处于工作状态时,两个凸轴抵卡在凹形板的凹槽内,铰接块与主臂铰接;防后倾油缸处于运输状态时,两个凸轴从凹形板的凹槽内脱离并进入滑轨的滑槽中且沿着滑槽滑动,铰接块与副臂的副臂主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起重机臂架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现有起重机臂架系统中的防后倾油缸不便拆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起重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重机臂架系统及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且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臂架系统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起重机臂架系统在突然卸载的情况下,由于变幅机构的作用,副臂极易发生后倾事故。为了避免副臂后倾事故的发生,起重机臂架系统的主臂和副臂之间通常设置防副臂后倾的防后倾油缸。在现有技术中,防后倾油缸一般采用蓄能器油缸。蓄能器油缸又称为油气弹簧缸,是将油和气结合,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作为油气悬架的弹性元件,利用油液的流动阻力实现减震,同时又利用油液的不可压缩性实现较为准确的运动和力的传递。因此,蓄能器油缸不仅具有运行平稳、无外接油源、弹性良好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够实现副臂角度变化的良好控制,可以很好的起到防止副臂后倾事故发生的作用。在现有的起重机臂架系统中,蓄能器油缸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主臂和副臂铰接,且在蓄能器油缸的两端与主臂和副臂之间安装有卡板、螺栓等止动装置,以防止蓄能器油缸的两端与主臂和副臂脱开。因此,蓄能器油缸一旦安装完成之后就不便拆卸了。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起重机臂架系统常需根据不同需要重新布置其自身的结构;或者在运输过程中,为了方便运输将蓄能器油缸从起重机臂架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臂架系统,包括主臂、与所述主臂铰接的副臂(100)及安装在所述副臂(100)与所述主臂之间的防后倾油缸(10),所述副臂(100)包括副臂主体(20)及油缸安装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后倾油缸(10)的一端设有铰接块(14),所述防后倾油缸(10)的另一端的两侧设有两个凸轴(16),所述油缸安装组件(30)包括固定在所述副臂主体(20)上的凹形板(32)和滑轨(34),所述凹形板(32)开设有凹槽(320),所述滑轨(34)设有滑槽(340);所述防后倾油缸(10)具有工作状态和运输状态;所述防后倾油缸(10)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两个凸轴(16)抵卡在所述凹形板(32)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臂架系统,包括主臂、与所述主臂铰接的副臂(100)及安装在所述副臂(100)与所述主臂之间的防后倾油缸(10),所述副臂(100)包括副臂主体(20)及油缸安装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后倾油缸(10)的一端设有铰接块(14),所述防后倾油缸(10)的另一端的两侧设有两个凸轴(16),所述油缸安装组件(30)包括固定在所述副臂主体(20 )上的凹形板(32 )和滑轨(34 ),所述凹形板(32 )开设有凹槽(320 ),所述滑轨(34 )设有滑槽(340);所述防后倾油缸(10)具有工作状态和运输状态;所述防后倾油缸(10)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两个凸轴(16)抵卡在所述凹形板(32)的凹槽(320)内,所述铰接块(14)与所述主臂铰接;所述防后倾油缸(10)处于运输状态时,所述两个凸轴(16)从所述凹形板(32)的凹槽(320)内脱离并进入所述滑轨(34)的滑槽(340)中且沿着所述滑槽(340)滑动,所述铰接块(14)与所述副臂(100)的副臂主体(20)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主体(20)包括多个腹杆(203),所述凹形板(32)的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个相邻的腹杆(203)上,所述滑轨(34)固定在所述副臂主体(20)的腹杆(203)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板(3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缺槽(322)与第二缺槽(324),所述第一缺槽(322)与所述第二缺槽(324)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