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连续流动的管式微反应器酶促合成异槲皮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61388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4 16:34
利用连续流动的管式微反应器酶促合成异槲皮苷的方法,采用微米级别内径的连续流动的管式微反应器,以pH9的甘氨酸-NaOH为缓冲液配制浓度为0.01~5g/L的芦丁母液,以橙皮苷酶为催化剂,酶用蒸馏水按浓度0.001g/mL~0.1g/mL配比,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离子液体[Bmim][BF4],芦丁母液、酶液和离子液体分别按体积比72:18:10配比,用微量注射泵以0.1~100μL/min的流速,将反应液泵入微反应器中进行酶促反应,温度控制在20-60℃。该方法是一种省时高效的生物催化(转化)方法,有利于大规模制备异槲皮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化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连续流微反应器酶促合成异槲皮苷的方法。
技术介绍
异槲皮苷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和降血糖等生物活性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是食品着色剂(Enzymatically modified isoquercitrin) EMIQ的合成中间体(Food Chem.,2009,116(1):214-219)。异槲皮苷可以从桑叶、田基黄等植物中提取,如CN102827220A公开了从荷叶中用柱层析法来分离得到异槲皮苷,但是天然产物中异槲皮苷含量极低,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此外,异槲皮苷可通过化学法制备,如CN1817876A公开了一种在高压反应爸里加热水解芦丁制备异槲皮苷,但是产物中异槲皮苷和槲皮素共存,其中异槲皮苷最高得率只有13%,大部分是槲皮素。因此,考虑到提取法和化学法成本过高,近年来酶促选择性水解芦丁制备异槲皮苷是公认的有效途径。以价格低廉的芦丁为底物,对其鼠李糖苷键进行酶法选择性水解获得异槲皮苷,为异槲皮苷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如Petr等用鼠李糖苷酶催化芦丁水解产异槲皮苷,反应 25h 转化率可达 93%(Bioresour.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利用连续流动的管式微反应器酶促合成异槲皮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微米级别内径的连续流动的管式微反应器,以pH9的甘氨酸?NaOH为缓冲液配制浓度为0.01~5g/L的芦丁母液,以橙皮苷酶为催化剂,酶用蒸馏水按浓度0.001g/mL~0.1g/mL配比,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离子液体[Bmim][BF4],芦丁母液、酶液和离子液体分别按体积比72:18:10配比,用微量注射泵以0.1~100μL/min的流速,将反应液泵入微反应器中进行酶促反应,温度控制在20?60℃。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连续流动的管式微反应器酶促合成异槲皮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微米级别内径的连续流动的管式微反应器,以PH9的甘氨酸-NaOH为缓冲液配制浓度为0.01~5g/L的芦丁母液,以橙皮苷酶为催化剂,酶用蒸懼水按浓度0.001g/mL~0.lg/mL配比,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离子液体[Bmim] [BF4],芦丁母液、酶液和离子液体分别按体积比72:18:10配比,用微量注射泵以0.1~100 μ L/min的流速,将反应液泵入微反应器中进行酶促反应,温度控制在20-60°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连续流动的管式微反应器酶促合成异槲皮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微反应器设有依次连接的进样口(4)、微管道(2)和出样口(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顾双双魏贤彬崔红生吴福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