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一体式惯质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901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3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一体式惯质悬架。其由弹性元件、阻尼元件、惯质蓄能器三种元件组成。结合飞轮旋转式滚珠丝杠惯质蓄能器的特点,在其飞轮室注满油液并进行严格密封,利用飞轮旋转时与油液的粘滞力实现阻尼效果。惯质蓄能器与阻尼在同一飞轮室内进行工作,极大的节省了悬架的安装空间。弹簧经预紧后安装在行程室与飞轮室之间起到支撑保护作用,同时也防止飞轮室内油液的泄漏。通过更换不同的油液,可获得不同的悬架阻尼系数,方便可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惯质蓄能器运用于车辆悬架中,可有效提升悬架性能,且结构紧凑,便于安装,不需要外界能量输入与复杂的控制器,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一体式惯质悬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悬架结构,特指一种车辆一体式惯质悬架结构。
技术介绍
悬架作为缓冲和衰减路面不平度冲击的重要部分,其很大程度决定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悬架可分为主动、半主动和被动悬架三种。主动悬架与半主动悬架的应用,由于控制器设计复杂、成本昂贵、时滞等因素受到限制,因此充分挖掘被动悬架的潜力仍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惯质蓄能器的产生完善了传统的机电比拟理论,实现了电学元件中电容、电阻、电感与机械元件中惯质蓄能器、阻尼、弹簧的严格对应。惯质蓄能器也被许多学者运用于机械隔振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惯质蓄能器的实现形式有机械式、液力式等,其中机械式主要分为齿轮齿条式和滚珠丝杠式。滚珠丝杠式惯质蓄能器主要运用滚珠丝杠副将滚珠丝杆的绕轴向旋转运动转换成滚珠丝杠螺母的沿轴向的直线运动,也可将滚珠丝杆的轴向直线平动转换成滚珠丝杠螺母的旋转运动。飞轮旋转式滚珠丝杠惯质蓄能器即采用将丝杠螺母的上下平动,转换为丝杆(含飞轮)的旋转运动。其惯质系数表达式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一体式惯质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吊耳(1)、飞轮(2)、密封结构(3)、活塞杆(4)、丝杠螺母(5)、下吊耳(6)、行程室(7)、弹簧(8)、油液(9)和飞轮室(10);所述上吊耳(1)与飞轮室(10)上端相铰接,飞轮室(10)为密闭腔体,飞轮(2)设于飞轮室(10),飞轮室(10)中布满油液(9),活塞杆(4)上端与飞轮(2)的下端相铰接或键连接,飞轮(2)与活塞杆(4)共同做旋转运动;活塞杆(4)从飞轮室(10)的下端伸出,活塞杆(4)与飞轮室(10)之间设有弹性密封结构(3),活塞杆(4)与密封结构(3)配合部分为圆柱轴,其余部分为螺旋丝杆;弹簧(8)套在活塞杆(4)上,弹簧(8)经预紧后设于飞轮室(10)和行程室(7)之间;丝杠螺母(5)与活塞杆(4)的丝杆部分为螺旋啮合,丝杠螺母(5)与行程室(7)的上端铰接为一体,活塞杆(4)穿过丝杠螺母(5)伸入行程室(7)内,行程室(7)的下端与下吊耳(6)相铰接;上吊耳(1)与车身相连,下吊耳(6)与车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一体式惯质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吊耳(I)、飞轮(2)、密封结构(3)、活塞杆(4)、丝杠螺母(5)、下吊耳(6)、行程室(7)、弹簧(8)、油液(9)和飞轮室(10);所述上吊耳(I)与飞轮室(10)上端相铰接,飞轮室(10)为密闭腔体,飞轮(2)设于飞轮室(10),飞轮室(10)中布满油液(9),活塞杆(4)上端与飞轮(2)的下端相铰接或键连接,飞轮(2)与活塞杆(4)共同做旋转运动;活塞杆(4)从飞轮室(10)的下端伸出,活塞杆(4)与飞轮室(10)之间设有弹性密封结构(3),活塞杆(4)与密封结构(3)配合部分为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沈钰杰杨晓峰汪若尘袁朝春黄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