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流式冷凝器及具有该冷凝器的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272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0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行流式冷凝器及具有该冷凝器的空调。冷凝器包括芯体和框架,框架由两侧集流管与上下边板焊接而成,两侧集流管下部外壁上分别固联有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一侧集流管设有高温高压制冷剂入口,一侧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上设有低温低压制冷剂入口、低温低压制冷剂出口;芯体包括扁管组件,扁管组件包括单通道扁管及双通道扁管;双通道扁管的其中一通道连通集流管内腔,另一通道连通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通道扁管的一通道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可对另一通道内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进行冷却,以使高温高压制冷剂释放更多热量,提升冷凝速度及单位面积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凝器适用于各种空调制冷系统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行流式冷凝器及具有该冷凝器的空调
本技术属于制冷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平行流式冷凝器,及具有该冷凝器的空调。
技术介绍
空调制冷系统的主要部件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冷凝器是一个可以将气态物质凝结成液态的设备,一般会利用冷却的方式使物质凝结。空调制冷系统的应用范围极广,以车辆
为例,现有车辆中使用的冷凝器多为平行流式冷凝器,与普通的管带式冷凝器相比虽然在热交换性能上有一定提高,但是若还想提高换热量就只能增大换热面,而由于发动机舱空间有限,冷凝器不能任意加大体积,因此使得换热量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行流式冷凝器,其双通道扁管中的一通道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可对另一通道内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进行冷却,使高温高压制冷剂可释放更多热量,有效提升了冷凝速度及单位面积换热效率;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的平行流式冷凝器的空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平行流式冷凝器,包括芯体和框架,所述框架由两侧的集流管与上下的边板焊接而成,所述芯体包括与集流管内腔连通且与边板平行设置的扁管组件,两侧集流管下部的外壁上分别固联有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一侧集流管设有与压缩机排气口连通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入口,与该集流管同侧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上由上至下设有与蒸发器排气口连通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入口、与压缩机吸气口连通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出口;所述扁管组件包括多根单通道扁管、位于单通道扁管下方的多根双通道扁管;每一双通道扁管的其中一通道连通两侧的集流管内腔,另一通道连通两侧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的内腔。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每一双通道扁管包括外管及套装于外管内的多孔内管;所述外管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侧的集流管内腔中,多孔内管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侧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的内腔中。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高温高压制冷剂入口所处的集流管上还设有与节流阀吸气口连通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出口 ;所述高温高压制冷剂出口与低温低压制冷剂入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作为对本技术的另一种限定,两侧的集流管内腔中设有若干将内腔分隔的挡板。本技术还有一种限定,一侧集流管上固定有储液干燥器。技术还提供了 一种空调,它包括上述的平行流式冷凝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冷凝器的双通道扁管会接收来自空调系统蒸发机输送过来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到多孔内管后,会对外管内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进行冷却,使高温高压制冷剂可释放更多的热量,以提升制冷器冷凝速度及单位面积换热效率。本技术的冷凝器在具有其他冷凝器相同的功率下,可减小体积,方便布置。本技术的冷凝器适合用于各种空调制冷系统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不意图(图中,单线空心箭头表不闻温闻压制冷剂流动的方向,双线空心箭头表示低温低压制冷剂流动的方向);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3-4分别为图2中单通道扁管12、双通道扁管4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上边板;2、右集流管;3、储液干燥器;4、双通道扁管;41、多孔内管;42、外管;5、下边板;6、低温低压制冷剂出口 ;7、低温低压制冷剂入口 ;8、高温高压制冷剂出口 ;9、挡板;10、左集流管;11、高温高压制冷剂入口 ;12、单通道扁管;13、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平行流式冷凝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平行流式冷凝器,包括芯体和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框架由左右平行设置的左集流管10、右集流管2及上下平行设置的上边板1、下边板5焊接而成。左集流管10、右集流管2内腔中分别设有两个挡板9,用于将相应的内腔分隔成三部分。左集流管10、右集流管2下部的外壁上分别固联有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13。右集流管2上固定有储液干燥器3。左集流管10于上挡板9的上方设有与压缩机排气口连通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入口 11,于下挡板9的下方设有与节流阀吸气口连通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出口 8。左侧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13上由上至下设有与蒸发器排气口连通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入口 7及与压缩机吸气口连通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出口 6。其中高温高压制冷剂出口 8与低温低压制冷剂入口 7在同一水平面上。芯体包括与两侧集流管内腔连通的扁管组件。扁管组件由单通道扁管12及双通道扁管4组成,如图2-4所示。单通道扁管12设有多根,与上下边板平行设置,其中位于最下方的单通道扁管12位于低温低压制冷剂入口 7的上方,单通道扁管12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侧集流管的内腔中。双通道扁管4设有多根,与上下边板平行设置。每一双通道扁管4包括外管42及套装于外管42内的多孔内管41,如图4所示。外管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侧的集流管内腔中,多孔内管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侧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13的内腔中。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制冷剂在扁管组件内流动,被冷却空气沿扁管组件的外部流动,制冷剂遇冷被冷凝,放出制冷剂中的热量,从而使制冷剂由气体变为液体。从空调系统压缩机输送过来的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从高温高压制冷剂入口 11流入到左集流管10的上部后均匀分配到单通道扁管12中,在单通道扁管12内循环后进入储液干燥器3中冷凝成液体,然后液体制冷剂一部分会由下方的单通道扁管12经高温高压制冷剂出口 8流入到节流阀中,另一部分会流入到双通道扁管4的外管42中(图1中的单线空心箭头表示高温高压制冷剂流动方向)。与此同时,空调系统蒸发机输送过来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从低温低压制冷剂入口 7流入到左集流管10的下部后均匀分配到双通道扁管4的多孔内管41中,低温低压制冷剂会对外管42内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进行冷却(图1中的双线空心箭头表示低温低压制冷剂流动方向),使高温高压制冷剂可释放更多的热量,以提升制冷器冷凝速度及单位面积换热效率。实施例2 —种空调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只在于:它的冷凝器为平行流式冷凝器,与实施例1的结构完全相同。本空调其它部分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行流式冷凝器,包括芯体和框架,所述框架由两侧的集流管与上下的边板焊接而成,所述芯体包括与集流管内腔连通且与边板平行设置的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侧集流管下部的外壁上分别固联有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一侧集流管设有与压缩机排气口连通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入口(11),与该集流管同侧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上由上至下设有与蒸发器排气口连通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入口(7)、与压缩机吸气口连通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出口(6);所述扁管组件包括多根单通道扁管(12)、位于单通道扁管(12)下方的多根双通道扁管(4);每一双通道扁管(4)的其中一通道连通两侧的集流管内腔,另一通道连通两侧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的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行流式冷凝器,包括芯体和框架,所述框架由两侧的集流管与上下的边板焊接而成,所述芯体包括与集流管内腔连通且与边板平行设置的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两侧集流管下部的外壁上分别固联有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 一侧集流管设有与压缩机排气口连通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入口(11),与该集流管同侧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上由上至下设有与蒸发器排气口连通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入口(7)、与压缩机吸气口连通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出口(6); 所述扁管组件包括多根单通道扁管(12)、位于单通道扁管(12)下方的多根双通道扁管(4);每一双通道扁管(4)的其中一通道连通两侧的集流管内腔,另一通道连通两侧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流通管的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双通道扁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李国庆段福海何秋燕惠辉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