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137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9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抑制车宽方向上的机体宽度增大的同时,特别地提高排气管布局的最优化和空气滤清器的维护性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该跨骑型车辆(2)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具有内燃机(1)及在其后方配置的空气滤清器壳体(40),且将它们的上方由乘员用座椅(33)覆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前面,设有朝向所述内燃机延伸的连接软管(6),该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左右侧的一侧成为排气管(37)的空间,在该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左右侧的另一侧设有用于维护内部的滤清器元件(9)的开口盖部(47),并且在该空气滤清器壳体的上部配置有空气进入口(48),在该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后部,延伸设置有收纳向所述内燃机供给点火能量的蓄电池(8)的蓄电池收纳部(43)。(*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跨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
本技术涉及能够提高维护性的跨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跨骑型车辆,其中,在发动机的后方具有空气滤清器壳体,在其车宽方向的左侧配置有蓄电池,并在右侧配置有空气滤清器壳体的盖部。根据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内容,在车身右侧配置有排气管和消音器的跨骑型车辆中,要求了一种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其在空气滤清器的滤清器元件的更换等维护中,需要设法使排气管的处理避开空气滤清器壳体的盖部,并提高排气管布局的最优化和更进一步的维护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11558号公报(图1~图6)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以在具有内燃机及在其后方配置的空气滤清器壳体,且将它们的上方由乘员用座椅覆盖的跨骑型车辆中,提供一种在抑制车宽方向上的机体宽度增大的同时,特别地提高排气管布局的最优化和空气滤清器的维护性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为课题。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I所述的技术为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该跨骑型车辆具有内燃机及在其后方配置的空气滤清器壳体,且内燃机及空气滤清器壳体的上方由乘员用座椅覆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前面,设有朝向所述内燃机延伸的连接软管,该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左右侧的一侧成为排气管的空间,在该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左右侧的另一例设有用于维护内部的滤清器元件的开口盖部,并且在该空气滤清器壳体的上部配置有空气进入口,在该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后部,延伸设置有收纳向所述内燃机供给点火能量的蓄电池的蓄电池收纳部。技术方案2所述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中,在所述内燃机与其后方的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之间配置有后缓冲器,所述连接软管以避开所述后缓冲器的方式沿车宽方向迂回形成,所述开口盖部配设在与所述连接软管相同的车辆侧面侧。技术方案3所述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中,所述连接软管的进气通路与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偏上部连接,并在该连接软管的下部形成 有接收来自内燃机的窜气的通气回流室。技术方案4所述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中,在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中,在后部的所述蓄电池收纳部的左右,设有一对车身安装凸起部。技术方案5所述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中,从所述内燃机延伸且与所述通气回流室连接的通气软管,以在俯视下呈S字形折曲的方式配置在该内燃机的曲轴箱的上部。技术方案6所述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或5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中,所述通气回流室形成在所述连接软管的凹部与所述滤清器元件的支承板之间,并经由设在所述支承板上的气液分离通路而与上方的连接软管的进气通路连通。技术效果根据技术方案I的技术的跨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由于使蓄电池支承在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后部上,所以蓄电池的维护能够以抬起乘员用座椅的方式容易地进行,能够与蓄电池互不干扰地高效率地配置进气系统。由于排气管与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开口盖部配置在空气滤清器壳体的车宽方向相反侧,所以能够谋求排气管布局的最优化,能够抑制车宽方向上的机体宽度的增大,并且滤清器元件等进气系统的维护能够不受排气管等的干扰地进行,提高了维护性。根据技术方案2的技术,在技术方案I的技术的效果的基础上,连接软管与滤清器元件的维护能够从相同方向进行,由此,可以缩短维护时间,并进一步提高维护性。尤其在比赛等中维护时间的缩短变得更重要,所以非常有效。根据技术方案3的技术,在技术方案2的技术的效果的基础上,通气软管、排水管的排水管盖等通气系统的维护也能从与滤清器元件的维护相同的方向进行,并进一步提高了维护性。根据技术方案4的技术,在技术方案I?3中任一项技术的效果的基础上,使空气滤清器壳体作为支承在其后部的蓄电池收纳部的左右的结构,由此,空气滤清器壳体高效率地支承很重的蓄电池,并且还能增大开口盖部,并提高了维护性。根据技术方案5的技术,在技术方案3的技术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以呈S字形折曲的方式配置通气软管,能够确保通气软管的长度,能够使内燃机与空气滤清器壳体的相互之间的动作被吸收,并且,能够相对于车辆的大幅倾斜而蓄留流入至通气软管内的混入油,并限制其流出。根据技术方案6的技术,在技术方案3或5的技术的效果的基础上,能够使气液分离结构简单化,并且,使供窜气通过的气液分离结构成为沿上升方向与连接软管的进气通路连接的结构,由此能够谋求高效率的气液分离,且降低窜气对内燃机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的二轮摩托车的右视概要图。图2是图1中的二轮摩托车的空气滤清器周围的主要部分的右视图。图3是图1中的二轮摩托车的内燃机和空气滤清器的主要部分的左视图,空气滤清器壳体以将覆盖其左侧面开口的开口盖部取下而露出了内部的状态进行表示。图4是图1中的二轮摩托车的内燃机和空气滤清器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连接软管和空气滤清器壳体大致表示基于图3中的IV-1V向视的剖面。图5是示意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的主要部件的构成的展开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的左视图。图7是基于图6中的VI1-VII向视的空气滤清器的后视图。图8中的(a)部分是连接软管的左视图,(b)部分是基于(a)部分中的b_b向视的后端面图。图9是元件支承板的后视图,大致相当于图6中的IX-1X向视图。图中,为了便于说明,用虚线重叠表示了位于前方的连接软管。附图标记说明1-内燃机,2-二轮摩托车(本技术中的“跨骑型车辆”),4-空气滤清器,6-连接软管,6a_ 凹部,7-元件支承板(本技术中的“支承板”),7a_ 进气开口,8-蓄电池,9-滤清器元件,9a-元件开 口,9b_ 插孔,20-车身架,22-主车架,22a_急倾斜部,25-后支撑杆(back stay),31-后缓冲器,33-乘员用座椅,35-进气管,36-化油器,37-排气管,38-消音器,40-空气滤清器壳体,40a-凹部,42L-左侧安装凸起部(本技术中的“一对车身安装凸起部”),42R-右侧安装凸起部(本技术中的“一对车身安装凸起部”),43-蓄电池收纳部,45-前面开口,47-开口 盖部,48-空气进入口,50-前壁面,50a_ 紧固孔,52-排水管,52a-排水管盖(drain cap),55-保持板,55a_ 紧固孔,60-进气通路,61-分隔壁,62-通气回流室,62a_窜气回流接头,63-通气软管(breather tube),64-L字形接头,65-凸缘部,65a_ 紧固孔,67-连通通路,71-紧固螺栓,72-紧固螺母,73-插孔,75-窜气通过孔(本技术中的“气液分离通路”),76-窜气回流孔(本技术中的“气液分离通路”),77-润滑脂涂敷区域,80-蓄电池保持带,91-元件保持架,91a_ 固定腿,91b_ 支柱,93-按压金属件,94-壳体侧钩状件,95-支承板侧钩状件。【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至图9,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跨骑型车辆(2)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所述跨骑型车辆具有内燃机(1)及配置在其后方的空气滤清器壳体(40),且所述内燃机和空气滤清器壳体的上方由乘员用座椅(33)覆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40)的前面,设有朝向所述内燃机(1)延伸的连接软管(6),该空气滤清器壳体(40)的左右的一侧成为排气管(37)的空间,在该空气滤清器壳体(40)的左右的另一侧设有用于维护内部的滤清器元件(9)的开口盖部(47),并且在该空气滤清器壳体(40)的上部配设有空气进入口(48),在该空气滤清器壳体(40)的后部,延伸设置有收纳向所述内燃机(1)供给点火能量的蓄电池(8)的蓄电池收纳部(43)。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21 JP 2012-2791211.一种跨骑型车辆(2)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所述跨骑型车辆具有内燃机(I)及配置在其后方的空气滤清器壳体(40),且所述内燃机和空气滤清器壳体的上方由乘员用座椅(33)覆盖,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40)的前面,设有朝向所述内燃机(I)延伸的连接软管(6), 该空气滤清器壳体(40)的左右的一侧成为排气管(37)的空间, 在该空气滤清器壳体(40)的左右的另一侧设有用于维护内部的滤清器元件(9)的开口盖部(47),并且在该空气滤清器壳体(40)的上部配设有空气进入口(48), 在该空气滤清器壳体(40)的后部,延伸设置有收纳向所述内燃机(I)供给点火能量的蓄电池(8)的蓄电池收纳部(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壳体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燃机(I)与其后方的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40)之间配置有后缓冲器(31),所述连接软管(6)以避开所述后缓冲器(31)的方式沿车宽方向迂回形成, 所述开口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笃久保俊博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